第一百三十二章 李代桃黄琬知内情
江左白衣2025-07-02 20:104,146

董卓闻言,不由得呵呵一笑,说道:“到底是四世三公之后啊,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犹然敢质问老夫,好胆量!本官奉旨进京,乃是西凉刺史董卓是也!”

  袁绍不由得大惊,想不到面前这人就是董卓,想起之前叔父袁隗所说过的话,不禁大喜,“原来是董刺史啊,你来的正好,诸葛圭带着天子逃入北邙山中,还不快快将天子找回!”

  在袁绍看来,自己乃是四世三公之后,在士族门阀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这个身份仅仅算是在皇室之下了。而董卓不过是马贼出身,地位卑贱,自然应该听从自己的指挥。

  想着董卓只要找回刘辩,那么自己就可以将刘辩高高供起来,到时候随便给董卓一个将军的头衔让他在外征战,在配合自己在河北的雄厚实力,袁家真的要发达了!

  就在袁绍做着千秋功业的美梦的时候,只见董卓冷哼一声,不屑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敢命令本官,说你是四世三公之后你还真就得意忘形了?来人,将这一帮人给老夫监押起来,待老夫找到天子之后再行发落不迟!”

  一声令下,一万西凉铁骑迅速奔涌而出,将袁绍所剩的几千人马瞬间包围起来,而袁绍也被两名精壮士卒反手捉住。

  “你……你好大的胆子!”

  袁绍不由得双眼喷火,万万没想到董卓竟然会这样做!但形势不由人,看着董卓身后望不到边际的西凉兵,经历过最初的咒骂之后,袁绍还是很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董卓根本就没把袁绍放在眼中,老子生平最恨的就是你们这些自视甚高的家伙,一个个虚伪得要命,现在刀把子在老夫手里,看你们还敢不敢蹦跶。

  不再理会袁绍,董卓下令道:“李傕、郭汜、樊稠、张济何在,你四人各率两万人马进山搜索,务必要找到天子,剩下的人立刻包围北邙山,绝不能放任何一个人出去!”

  “末将领命!”

  四员大将向董卓一抱拳,便各自点起兵马向北邙山中进发,至于吕布则是淡然地留在原地,身后三千狼骑纹丝不动,不光如此,高顺等手下将领率领着吕布的嫡系军队也并未听从董卓的号令,依旧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一切董卓看在眼里,想要发怒却无奈李儒在一旁低声劝阻,这才按压下怒气,打马离开此地,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北邙山说起来大,但在足足八万人马的搜寻力度下,不过半天功夫就已经被翻了个底朝天,只是李傕四人却是竹篮打水一场,连刘辩等人的毛都没找到。

  说来也是,黄承彦亲手设计的机关消息,若是能被董卓这么容易就找到,那墨家也就枉负天下第一机关铸造的名头了。

  李儒见此情形不由得眉头大皱,再看看此时的时辰,已经是正午时分,然而搜寻的西凉兵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犹豫片刻,好似下定决心一般来到董卓身边,说道:

  “主公,不能再这么找下去了,一旦洛阳城的消息传开,那么天下诸侯定然会闻风而动,不如假装已经找到天子,赶紧收兵回到洛阳,只留下两万人马包围住北邙山,主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持朝政,只要占据中原大地,再加上手上的兵马,足可与诸侯对抗!”

  董卓此时也是烦躁不堪,听了李儒的话哪里还有什么意见,说道:“就听文优你的!传令,张济率领两万兵马驻守北邙山,其余诸将率本部人马随老夫赶回洛阳。”

  李傕四人赶紧领命,只是这时郭汜突然站了出来:“主公,那袁绍那小子和他那几千人马怎么办?不如…………”

  说着,郭汜横掌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个手势,示意董卓干脆将袁绍等人就地解决。

  而董卓一样颇为意动,只是之后董卓却是看向了李儒,想要问问自己这个手下第一智囊是怎么想的。

  李儒沉思片刻之后,开口说道:“不妥,袁绍虽然骄狂自大,但他毕竟是四世三公之后,而且袁家在洛阳士族之中占有不低的地位,主公想要立足洛阳,现在还离不开士族的支持。

  更何况我们现在并没有找到天子,就必须需要那些士族大家为我们鼓吹天子已经在我们手中,主公可好言劝慰袁绍,带他回到洛阳,以袁绍为引控制士族门阀,否则一旦洛阳城中有变,诸侯在外侵略,则势如累卵也!”

  董卓听了点头道:“文优说得在理,老夫就暂且安抚袁绍,以图后事!”

  说罢,便示意郭汜退下,自己带着李儒向监押袁绍的地方走去。

  而袁绍此时被董卓留下的西凉兵监押着,心中暗自恼恨:“好你一个董卓,竟然敢如此羞辱于我,若是被我等到机会,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就在这时,袁绍带着李儒来到袁绍面前,急忙下马将监押袁绍的士卒喝退,亲自将袁绍扶起,松开绑缚在袁绍身上的绳索,一副颇为自责的样子对袁绍说道:

  “哎呀呀,本初受苦了,先前是老夫鲁莽了,本初乃是四世三公之后,朝廷栋梁,老夫刚刚因为找不到天子十分急躁,这才怠慢了本初,万望恕罪啊!”

  袁绍被董卓的架势搞得不由得有些懵逼,抬眼见董卓旁边的李儒显出一副意味深长的表情,不由得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刘辩和诸葛圭等人的踪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董卓并没有找到刘辩啊,怪不得会如此行迹。

  找不到刘辩,董卓就无法以刘辩为资本号令诸侯,而这就意味着诸侯讨伐董卓就有了名正言顺的借口——擅入京师重地,意图伤害天子性命!

  而董卓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洛阳城中士族的支持,不是有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嘛,董卓势必要安抚洛阳本地士族,而袁家,就是洛阳士族的领头羊!

  想通了这一点,袁绍不禁挺起了身子,现在是董卓有求于自己,刚才董卓话里也说了,自己是朝廷栋梁,这就说明董卓必须依靠自己去稳定洛阳士族。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但袁绍这次没有犯糊涂,毕竟能够认清现在自己的处境,要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还在董卓手里。

  “君子报仇,十年不稳,只要回到洛阳城内,我看你能奈我何?!”袁绍心中暗自想到,面上却是装出一副感激的样子,急忙躬身施礼道:

  “将军谬赞了,早就听闻将军英勇盖世,麾下精兵无数,将军才是这大汉的中流砥柱,绍不过是萤火之光,愿倾尽所有辅佐将军,成就功业!至于刚刚冒犯之处,还请将军多多见谅。”

  董卓听了大笑道:“哈哈,好说好说,本初果然是聪明人啊,只要你能做到你所说的,老夫定然不会亏待于你。”

  还算识相,董卓心中暗自冷哼道,但愿你袁本初真的能够做得像你说得那样好,否则,老夫定然不会让你安生!

  在一旁一直冷眼旁观的李儒自然一眼就看穿了袁绍是口不应心,但也没有放在心上,他已经看出来了,袁绍此人不过是色厉内荏,外强内干罢了,成不了大事。

  也许这就是政治,上一秒还恨不得撕碎彼此的董卓和袁绍,此刻已经并辔而行,把手言欢了,不得不让人感慨。

  留下张济率兵封锁北邙山之后,董卓带着剩下的西凉精锐并一干谋士猛将便往洛阳走去,接下来,洛阳就是我董卓做主的时候了!

  不过在李儒的提醒下,董卓还是找到了一辆马车,里面空无一人却由重兵护卫,好像刘辩就在里面一样。

  只是董卓不知道的是,在他率领大军走后,北邙山中一位白衣中年人悄然出现,轻易地躲过守卫士兵的视线,施展轻功便往洛阳城中而去!

  ………………………………………………………………

  ………………………………………………………………

  ………………………………………………………………

  洛阳城中。

  麟德殿前,太傅袁隗,,太尉黄琬,司徒王允,议郎蔡邕,中郎将卢植等一干重臣齐聚于此,都是得到何进张让火拼的消息匆匆赶来的。

  谁料众人率领人马扑灭皇宫火焰之后,搜遍皇宫内外,只是找到了何进张让的尸首,以及灵帝和何皇后的遗躯,但太子刘辩、太子妃唐婉、陈留王刘协却是不见踪迹,后宫之中唯有陈留王的生母王美人一个人。

  而且,重臣之中,侍中诸葛圭、车骑将军诸葛玄、帝师王越、西园禁军校尉曹操同样不知何往。

  正在慌乱之间,太傅袁隗突然站出来说道:“诸位勿忧,小侄袁绍已经率领人马前往寻找陛下,皇后,我等暂且为先帝发丧,而后静等小侄归来即可。”

  众人听了不由得颔首,于是在麟德殿内张布白绸,将灵帝遗躯停尸殿内,只等袁绍将刘辩找回。

  相较于其他人的焦虑不安,王允、蔡邕、卢植等人却是面色较为淡然,几人早就接到诸葛圭的送信,所以并不是十分担心。而且相较于袁绍袁隗叔侄两个,王允等人更愿意将刘辩放在诸葛圭的身边保护。而这时,太尉黄琬突然凑到王允身边,略微一拱手,低声说道:“子师似乎看起来并不是十分担心陛下安危,不知其中有何奥秘是老夫不知道的?还请子师相告。”

  王允没想到黄琬竟然能够发现端倪,自己明明做出一副十分忧虑的表情,难道不像?

  兴许是看出了王允的疑惑,黄琬笑着说道:“子师不要多想,老夫同你共事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王允无奈地摆了摆头,见四周没有人注意到这边的情况,低声对黄琬说道:“子琰兄真乃洞若观火,允自愧不如。既然子琰兄问起,允便有一言相告,有诸葛君贡在,必保陛下皇后无恙!”

  黄琬也是汉室元老,袁家是四世三公,而黄家同样不差,乃是四世太尉!而且黄琬从来对汉家忠心耿耿,对于袁隗等人更是深恶痛绝,绝对的汉室死忠,故而王允这才如实相告。

  “想到了,”黄琬听了王允的话,不禁呵呵一笑,并无半点意外之色,“老夫心中本有如此推测,如今得子师证实,心总算是踏实下来。”

  “子琰兄早就知道?”王允不由得讶异道。

  “呵呵……”黄琬仍旧是淡淡的笑容,说道:“诸葛家世代忠于圣上,论资历比起你我丝毫不差,如今形势如此危急,朝班之却内未见诸葛君贡,还有诸葛胤谊,帝师,曹孟德等人,老夫已经有了推测,想必此时这几人已经在陛下身边了?”

  “子琰兄说得不差,”王允不由得略微拱手表示敬佩,“诸葛君贡等人已经保着陛下前往北邙山,据说那里有安身之所,所以我等不必忧虑,只要坐看袁绍小儿无功而返便是。”

  黄琬笑着点头,不由得感慨道:“想不到诸葛君贡竟然安排得如此周全,此等智计,吾所不能及也!”

  王允这时摇头道:“子琰兄这话说得有些偏颇了,诸葛君贡却是用心深远,但主导这一番局势的却另有他人。”

  “哦?”黄琬不由得疑惑,“朝堂之上,还有谁有如此本领,不但使何进张让两败俱伤,还能保护陛下无恙?还请子师解惑。”

  王允神秘地笑了笑,说道:“此人子琰兄也知道,便是诸葛君贡三子,现如今占据并州的诸葛璟,诸葛墨辰!”

  黄琬听了王允的话不禁皱眉沉吟,片刻之后才开口说道:“子师所言是真?那照这么说,护卫边关、抗击异族以及平定并州张杨反叛等丰功伟绩都是这诸葛墨辰一人所为?”

  王允点头道:“正是,子琰兄有所不知,墨辰乃是当世鬼谷传人,天地玄黄四部神通融汇一身,更何况麾下谋士猛将无数,照允看来,将来复兴汉室者,必是诸葛墨辰也!”

  黄琬听了,不由得抚须道:“若是真如子师所言,老夫倒是很想和这位少年奇才结交一番,当初金殿之上,直知此子有无双诗才,没想到他竟然还有如此本领。”

  王允笑着说道:“子琰兄莫急,此番京师重变,诸葛墨辰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子琰兄自然会与他相见。”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三章 弑重臣袁隗谋声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诸葛封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