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
“大王,魏国灭了。”荆轲出现在燕丹面前,禀报道。
燕丹没有半分惊讶,冷声道:“寡人已经知道了,魏王跟魔族勾结,自甘堕落,坠入魔道,荼毒无辜百姓,死有余辜。”
当得知魏王荼毒了魏国无数无辜百姓的消息时,他当场就怒了,原本还打算支援魏国的他就将兵马遣回,即便嬴政没有杀了魏王,他也要把他杀了,这样的人,如何配做一国君主。
荆轲道:“大王,如今秦国已经攻占了魏国,秦国下一个目标是谁尚未可知,秦王嬴政如今在闭关修炼,应该是在炼化魏国气运,到时他的修为必然大涨。”
燕丹神色凝重,道:“魏王被嬴政所杀,那魏王手中的九州鼎也必然落入了他的手中,九鼎齐聚,加上轩辕剑,这天下谁能与之匹敌,除非圣人出手,可圣人不会插手世俗之事,是不可能出手的,魏国灭了,也为诸国敲响了警钟,是时候合纵诸国了,唯有如此才有一线生机。”
荆轲提议道:“大王,秦国如今强将众多,一但打起来,五国加起来也无法与之抗衡,微臣提议派遣暗影杀手暗杀秦国将领,一可以削弱秦军的实力,二可以震慑秦国,削弱秦军士气。”
燕丹眉头微皱,刺杀虽然下作,可两国交战,兵不厌诈,没有卑鄙下作一说,刺杀敌国将领是时常发生的,犹豫再三,还是点头同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寡人培养暗影就是为了今日,荆轲,由你率领暗影去刺杀秦国将领,炼神宗师太过强大,不是你们能刺杀的,只需刺杀炼窍境的武者即可。”
荆轲道:“大王,微臣已经渡过了一次雷劫,如今已是人仙修为,配合暗影术,即便是炼神宗师微臣也能刺杀。”
“你突破渡劫境了。”燕丹一惊,仔细打量了他一眼,果真已经达到人仙修为了,荆轲是他身边唯一一个突破人仙境的炼气士,以他的手段,的确是可以刺杀炼神宗师,道:“刺杀炼神宗师非同小可,你必须时刻警惕小心,一但刺杀失败,必须立即撤退,这是旨意。”
荆轲道:“微臣遵旨。”
燕丹即刻写下亲笔信,派出使臣出使楚赵韩齐四国,要合纵抵御秦国,若是不合纵,他们任何一国都无法抵挡秦国百万秦军。
赵国。
赵王赵括收到了燕丹命使臣带来的亲笔书信,望向燕国使臣,道:“燕王想要合纵,好啊!不过这个合纵长必须是寡人。”
“这。”使臣犹豫了,这么重大的事,他可不敢替大王答应,道:“我定会将赵王的意愿如实回复大王。”
“去吧!”赵括向使臣下达了逐客令。
下方站着的丞相郭开开口道:“大王,燕王组织合纵,怕是意在合纵长的位置,必然不会轻易答应让出合纵长之位的。”
赵括冷然道:“燕丹这小子满口的仁义道德,寡人倒要看看他是否真心想要合纵,若是他不答应让出合纵长的位置,那合纵一事就免谈,我赵国如今背后有佛门全力支持,何惧秦国。”
郭开道:“大王所言甚是,燕王这些年仗着他墨家钜子的身份招揽了一些江湖豪客效命,就自我膨胀了,企图染指合纵长的位置,真是不自量力,诸国中唯有大王有资格做这个合纵长的位置,除了大王,谁做这个合纵长,我郭开第一个不服。”
这一顿马屁把赵括拍得极为舒服,赵括一高兴,道:“说得好,等寡人坐上合纵长的位置,就可以号令诸国一举灭掉秦国,到时一统天下,谁敢不从,寡人成为了人皇,你就是天下的丞相。”
郭开连忙跪伏在地,谢恩道:“微臣谢大王恩典。”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能坐上丞相的位置,全靠一张嘴,拍马屁也是一种技术活。
使臣回到了燕国,将赵王的话原封不动的带给了燕王,恰好丞相燕壬也在一旁,燕壬开口道:“大王,赵王果然想要做这个合纵长的位置,他继位以来,亲小人远贤臣,扶持佛门为国教,打压道家,将横跋扈,他若是坐上合纵长的位置,那合纵也是必败无疑,绝不能将合纵长的位置让出去。”
对于赵王,燕丹是极为了解的,因为当年他在赵国为质时,就跟赵括相识,对他的性子再了解不过了,睚眦必报,小肚鸡肠,毫无王者之风,他坐上合纵长的位置,的确是百害而无一利,只会害了合纵诸国。
他开口道:“此事寡人会再三斟酌,若真到了那个地步,寡人愿意让步,少了赵国的力量,依靠四国国力也是难以取胜,我们不能败,败了那就是亡国的下场,嬴政绝不会再给我们翻身的机会。”
“也只能如此了。”燕壬何尝不知事情的严重性,当务之急,对抗秦国才是首要大事,该妥协时还是得做出妥协,一时的妥协也只是为了顾全大局。
魏国。
秦国已经彻底将魏国掌控,为了安抚百姓,许行当即在魏国施行土地改革制度,他作为户部尚书,土地改革制度是他一手抓的,有权将土地分给百姓,加上他农家亚圣的声望,赢得了魏国百姓的支持,至于那些贵族,跟魏国百姓比起来,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而百万秦军的威慑力足以震慑这些贵族,让他们不得不乖乖把土地交出来,即便有个别势力要负隅顽抗,挑起事端,也直接被秦军镇压,按照秦国律法惩处。
将挑起事端的贵族势力大杀一通后,一个个的都乖巧了。
这些年魏王大肆收刮民脂民膏,增加赋税,让百姓民不聊生,百姓早就怨声载道了,如今秦国灭了魏国,将土地分给他们,他们对秦国是感激涕零,对秦国有了归属感,嬴政一直宣扬以民为本,不论什么时候,百姓都排在第一位,收得了一大波民心,嬴政在魏国百姓眼中的形象从暴君变成了圣明之君。
其实百姓不会在乎掌权者是谁,他们在乎是掌权者上位后是增加赋税,还是减少赋税,对他们好,那就是圣明之君,残暴不仁,那就是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