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她的女儿,祝青点。
祝青点向来也是个重孝道之人,不过即便是在如此,她也不敢忤逆自家奶奶一句。
祝青点也明白奶奶所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气话,只是太过于的难听,以至于每个人都会被她所伤心的。
“没事的,娘没事,刚刚的话你不能乱说,听到了没有,否则奶奶不开心的话,爹爹也就会不开心的。”
毕竟这事可是事关她们家的事情,大房绝对不能够再受到魏华的冷落了。
“娘,奶奶为什么那么不喜欢我呀?”
祝青点直接爬到了她的腿上,晃荡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只是这话说出来倒是让柳氏直接愣住了。
孩子是最敏感的,他也知道魏华不喜欢自己的女儿,所以现在反倒来问着自己。
这该怎么说才好,眼泪竟然巴巴地流了下来了。
“娘,别哭,别哭,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让你哭的。我,我不应该……”
“没事,是我不好,是娘的不好。”
柳氏知道对于自己的这两个孩子,小儿子还不懂事,说不上什么,可是这大女儿的话,脑子再怎么不灵光,可是每次看到魏华,越是害怕。
现在,竟然还会提出这样子的问题了,这该如何是好?
而就在这时,门口的祝燕江终于是回来了,推开门一看见这母女二人抱头痛哭,更是觉得烦闷。
“你们俩这是怎么了?请孩子们哭了起来,不知道现在家里一团乱麻,只知道哭,这不是应该知不知道好好安静一下?”
可是这一会儿已经吓得祝青点更加流泪不止了,不过终于是没有了哭声,反倒是直接躲到了柳氏的身后。
“对不起,相公,都是我不好,我不应该哭的,只是刚刚孩子问了一些没头脑的问题,所以就……”
“孩子问些没头脑的问题,你就回答,这孩子可真是越教越不好了,以后找一个下贱男,看你怎么办才好。”
被他这么一说,柳氏吓得立即的拦着祝青点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再也不敢出来一趟了。
只不过祝燕江还是十分的烦躁,现在棉花种子的事情还没有解决,而魏华又坐在门口不吃不喝,只知道望着他呆呆地出神,总不能这样下去,那到时候凉着身体该怎么着?
无奈之下,只能够叹了一口气。
“开了,开了,要开了,要开了!”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了惊呼之声,吓得他们赶紧的跑了出去,而此时,魏华已经在那里狂跳不止了。
“你们看,这棉花,棉花要开了!”
虽然是并没有开放,只不过这花苞的确跟刚刚所看到的有些不同,起码稍稍的白色绒毛已经露了出来。
该不会还真有效吧?
“太好了,谢天谢地,这棉花终于要开了,这样子就不用害怕了。”
魏华立即的围在了周围,不愿意让任何人上前,尤其是那些小屁孩,赶紧的把他们拦住在身后。
“从今天开始谁都不准靠近这棉花,听到了没有,除了我,谁敢靠近?靠近的话小心,我打断谁的腿。”
此话一说出,没有人敢说什么,只不过也是都睁大着眼睛想看看究竟这棉花长的是什么样子。
只是听别人说过,说是白白的,软绵绵的,摸起来其的舒服,尤其是冬天的时候特别的保暖。
那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花儿一样那么的美丽?
不过魏华现在顾不上这许多,既然这棉花已经开始有了要开放的症状,那接下去就是想着怎么把剩下的两个人给排除在外了。
其中最为担心的莫过于就是朱大婶,若是这个人真的抢在她之前先把棉花棉花弄好,那到时候他可真的就没辙了。
也不知道祝燕平这个人究竟把事情办齐全了没有。若是没有的话,看回来怎么收拾!
夜晚终于是再一次来临,此时的祝燕平进来之后更觉得疲惫不堪,不过一看见魏华,身上马上恢复正常。
“娘,我……”
“怎么样,查到了什么?那个朱大婶跟哪个佃农是一伙的?”
“是,是老刘头。”
老刘头?
魏华在宿主记忆里慢慢寻找着,最后哈哈大笑,是他,竟然会是他,竟然是那一个丑不堪言的老刘头。
这一个朱大神看中他什么呀?难不成看中他身体好?
话是这么说,不过想想也是对的,这老刘头什么不行,偏偏年轻的时候是挑山工,所以这身体素质的话绝对比起别人那得上这一大截。
不过年龄确实跟村长差不了多少,相貌绝对能够看得出来,一个年轻一个苍老,没想到这朱大婶还真是骚得慌呀!
为了干这点男女之事,还得找一个跟他老头年龄一样的,也不知道村长知道这时候会不会整个人直接背过气去了。
行啊,这朱大婶平日里就只知道在那边冷嘲热讽,现在就让我看看到时候该怎么先保护好自己了。
“娘,你想怎么做?“
此时的祝燕平立即的睁大眼睛看着他,似乎这一次只要帮得上魏华的忙,恐怕这老大的位置也就……。。
“当然是唱一出好戏了,而且这出好戏的话,要让村长也来瞧瞧,最好是能够在全村人面前上演,那么我相信到时候他应接不暇,也顾不上这棉花种植了,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
魏华早就已经在心中排练好了所有的细节还有计划,现在只差主动出击,便可将其彻底的拿下了。
狡黠的笑已经扬了上来,不过大伙儿都是有那么一丝的担忧,毕竟朱大婶真不是一个好惹的,不小心惹毛了他,甚至不能够彻底的扳倒,那最后受伤的只是他们祝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魏华将棉花幼苗团团的围了一个圈,禁止任何人靠近,之后就已经花枝招展的朝着村口走去了。
村口的地方是佃农最多的,按照这一个时节,既不是丰收的,所以大部分佃农都被主家给放任了,毕竟一个家里不能够养着这么多免费的劳动力,更何况吃的喝的,这些难道不算吗?
于是在这一种打零工的时节里面,村口则是聚集最多佃农的地方,现在随便的一瞧,果真看见了,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老刘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