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司马徽等人留宿农家
三寸阳光2025-07-28 18:472,608

  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进入了兖州,他们将家眷先派人送去了兖州城。

  陈宫得知这是司马徽等人的家眷,知道这是焦天麟去荆州抓来的壮丁……不对,是邀请来的人才,亲自出面接见。

  这人那个的一众家眷受宠若惊,这可是陈宫,兖州现在的州牧大人,竟然亲自委身见他们,这就是无上的荣耀。

  而司马徽等一众人打算一路游走,见识见识麒麟将军治下的百姓。

  他们经过一个村落,见得树下,有七八个孩童在读书,其中一人有十岁左右,其余都是五六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的是论语,这让他们有些怀疑人生,这一个小村落,竟然有人读得起书?

  众人开了过去,发现每一个孩子手中都抱着书刊,都有一本《大汉字典》,遇见不会读的字,会自己查。

  司马徽一众人对视了一眼,眼中再是不可思议,不因为其他,因为孩子们手中有得四五本书籍,现在村落都是这样富余的吗?

  “清哥,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一个小孩问语另外一个孩子。

  这孩子看了后,说道:“这我们先生还没有教,明天我去求教了,回来再与你解析。”

  “好的,谢谢清哥。”

  司马徽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顾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对于学问之事和国家之事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细微地思考,谨慎地发表言论,还能够向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求教,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一众孩子才发现路边有得几人,问问题的这个孩子起身,说道:“谢谢爷爷解惑。”

  司马徽等人走了过去,刚才回答问题的孩童起身,问道:“爷爷你是先生吗?”

  司马徽道:“对,我是先生,现在要去当先生。”

  一众孩子起身,躬身道:“拜见先生。”

  司马徽道:“好孩子们,请起,请起。”

  司马徽问道大岁的孩子:“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这孩子回答道:“回先生,晚生徐清。”

  司马徽道:“徐清,你们怎么在这里学习,怎么不去学堂读书?”

  徐清回答道:“今天是休息日,所以没有去学堂。”

  这他们能理解,他们也是十天半月的休息几天。

  司马徽问道:“你们都上学了吗?”

  徐清回答道:“没有,只有我一人,麒麟将军限制了如雪年纪,十岁之上才能入学学习。”

  这也是没有办法,村村落落都是一群文盲,都没有去的学堂,若是将所有人都招去,做都坐不下,所以卡了年龄。

  庞大公道:“你这是回来教弟弟妹妹们学习?”

  徐清点头:“是,很多我不能解惑,只能待他们读读书,识识字。”

  黄承彦道:“好孩子,这已经很好了,在他们入学,学起来会更轻松,这可都是你的功劳。”

  司马徽想看看学堂,便道:“孩子,你可以带我们去看看你们的学堂吗?”

  徐清道:“好!”

  徐庶等人心中有些羡慕,若是他们小时候如此,那该有多好。

  七八个孩子走在前面,司马徽等人走在后面。

  当他们来到学堂,门前有得一块匾,上面写有‘林山书院’四个大字。

  进入学院,正对大门,立有一块碑,上面真是焦天麟搬出来的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司马徽等人自然听说过,他们在听得这话后,也是惊雷入魂海,震撼不已,这就是读书人的职责。

  庞德公开口道:“麒麟将军,可媲美圣人。”

  每当读得这句话,心中宛如有万马奔腾,心潮难平。

  学院不大,可容纳数百人。

  司马徽问道:“孩子,有得多少学生?”

  徐清道:“回先生,总共有九十一个学生。”

  司马徽轻声道:“这么大,似乎有些空旷了。”

  徐清道:“先生,学院只有两个老师。”

  现在少的就是老师,这里还算好了,有些地方,一百多个人,就一个老师。

  在一众孩子带领下,众人游览了一遍学院,进入教室,众人的眼睛被墙上黑黝黝的黑板给吸引了。

  庞德公上前,从课桌上,拿起了白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赞说道:“好,这太好了,将解析写在黑板上,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了。”

  徐清这时对司马徽道:“先生,你可以教我们读书吗?”

  司马徽和蔼微笑道:“我很乐意叫你们念书,但我不能留下来当你们的先生。”

  徐清道:“教导今天就可以。”

  他明白,这些人都是有得大能力的先生,他可是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弄明白,这是个好机会。

  司马徽笑说道:“你这孩子,还真是有几分聪明劲,好,我答应你。”

  八个孩子安静做了下来,眼睛轱辘的看着司马徽。

  司马徽可是真正的大儒,无论孩子们问什么问题,都能为其解析,这一趟课,让得八个孩子受益匪浅。

  一直到傍晚,天色黑了,才结束。

  徐清带着其余七人,对着司马徽行礼道:“多谢先生的教导。”

  庞德公等人点头,人虽不是很聪明,但是这行为举止很得体,将来当能考入仕途。

  待所有人出了学校,一众家长急匆匆找了来。

  没有见得孩子,他们可是急坏了,要不是听人说看得他们来了学校,他们都要报官了。

  一种家长拉过来自己的孩子,神色警惕的看着司马徽等人。

  一番解释下,他们才松了口气,当听得司马徽等人都是教书先生时,徐清的父母邀请他们一同回家,说什么要报答他们教导之恩。

  司马徽见天色已晚,也便答应了,打算今夜留宿徐清家,不过不能白吃白住,要给钱的。

  去了徐清家,三间瓦房,四间茅草屋,这似乎不是一个寻常百姓家能有的。

  还喂有牲口,四只羊,一条毛驴,三只猪,十一二只鸡。

  徐清的父亲名叫许宽,他邀请众人入堂而坐,赶紧去杀了两只鸡,烧了一块香薰肉,住了一锅白米饭,还拿出了几坛酒水。

  众人看了,都不由得感叹,这生活,赶上了地主生活。

  特别是爆炒香薰肉,众人闻了,不由得流口水。

  许宽是个老实人,他有幸见过关羽关将军,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他看得出司马徽等人身上的气质,较之县老爷还有高贵,更有的关将军那个样的从容。他便知道这些人不会是寻常人,一定是像关将军那样,能为麒麟将军分忧的人,所以要好生招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也打开了话匣子,黄承彦问道:“主人家,你们种地,粮食交多少的税收啊?”

  许宽憨厚微笑道:“三成,我家分了三亩地,一亩田,山地玉米、小麦分季种,一年能收入粮食三十余石,再加上水稻,有得三十五石,一年上交十一石,年年有余。”

  原本亩产只能有得三百斤不到,可是在焦天麟的改革下,亩产能达到五百到六百斤,家家有余粮。

  徐庶道:“家家如此吗?”

  许宽道:“对啊,我家算是少了,就我们村里,戚家有得八口人,分了十六亩田地,他们上交税收五十石左右,一年留存下来的粮食都六七十石。”

  庞统等人听了,无不露出叹服,心中对焦天麟由衷的尊敬,这样的天下才是太平天下。

  许宽喝了酒,他眼神有些迷离,说道:“若是老汉没有猜错,诸位大人该是麒麟将军麾下的能臣吧?”

  ……

继续阅读:第一百三十五章 庞统、孔明、徐庶讨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从整合青州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