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到文新鸿的话,各自露出尴尬的神色。
李长安喃喃道:“文新鸿将军,咳咳,你好好想想!”
文新鸿脸色一变,细细一想,顿时瞳孔放大,心想确实不能这么做!
他不由得心想,糟糕,殿下是真的睡了两个堂妹和一个表姐了!
这要是让大儒出来背书,到时候孔家和颜家的大儒,站出来指着独孤明月和独孤辰月,以及南屏郡主,只怕会出现当初孔令文和颜月被揭破的情况!
我方大儒便毫无办法可言。
毕竟,书内容不全是虚假,里面有那十分之一的内容,可能是真的,就单单是这一点,就解释不清楚了!
诸将汗颜,也知道李长安要那三个女人是做什么的。
独孤明月和独孤辰月,那就是李长安官配的太子妃和太子侧妃。
南屏郡主,是因为要对付二皇子!
但这玩意说出去,百姓不一定信啊。
百姓对皇家各种政令可能不感兴趣,但是百姓对皇家秘闻,香艳故事可有兴趣的。
百姓一有兴趣,那些写野史的家族们,直接放飞自我,开始乱编,指不定到时候,能写李长安当街抓着女子那啥,写的会比这本书更狂野。
众人也不都不言语了!
李长安落寞扬天喃喃,“难道孤,真的要背千古yin魔这个名头了嘛?”
他心中无限惆怅,感慨要是做了,被人这么骂,也就算了,可是没做,至少没这么张狂啊。
独孤二女和南屏这件事,结果是一样,但是过程和出发点不一样。
但有这三个,后面缥缈郡主和和硕郡主,长孙家三个姑姑,李长安就很难洗清楚了。
李长安靠在走廊上,望着外面的天空,听着府邸外百姓叫骂的声音,一时百感交集!
他原本想要依靠着冷处理来解决这件事的。
现在一看,再冷处理下去,自己就快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了。
“殿下!”
“不如这样!”
成管家想了想,站出来,说道:“我有一策,物极必反!”
他自信满满的说道:“我们亲自来编排,将殿下您写成万古大那个啥,每天夜驾百女,男女通吃!”
李长安眼神别致的看向成管家,没好气道:“管家,孤已经快洗不清了,你这么写,再传播下去,孤可就名扬千年了啊!”
“这历史耻辱柱,孤就是想下,都下不去了啊!”
李长安心中更悲愤了,心想着,夜驾百女?这是拿孤当神仙吗?
成管家一本正经道:“殿下,正所谓物极必反,我们采取夸张的手段,让百姓们认为您不可能是这样的人!”
“您想一想,夜驾百女,男女通吃!”
“这已经超越了百姓们认知,等到合适的时刻,您在亲自展现出亲民的情况!”
“如此一来,谣言不攻自破!”
李长安细细思索着。
刘。金杰没好气道:“这要是没作用,殿下可真是万古第一大yin魔了啊!”
穆金坤思索一阵子,看向成管家,说道:“如果没作用,先生,殿下的恶名,至少传播千年以上,到时候,我们哪怕澄清,也没有丝毫作用了啊!”
“这是兵行险招啊,先生,还是不要用了吧!”
真要是他们这帮人也这么宣传!
要是没有物极必反,以后李长安路过街上,只怕就是街边的狗,都得躲着李长安。
李长安这名声,极有可能导致无法继位,因为满朝文武,谁能允许一个顶着‘万古大yin魔’头衔的太子上位啊,朝廷还要不要脸了啊?
李长安也没想到,孔家、颜家和南宫皇甫四家的报复来到这么迅猛!
接着小彼得的事情,乘着民愤爆发的时候,从而这样宣传。
李长安想着成管家的建议,想了想,说道:“成管家,你就这样做吧,写的再夸张点,招一千个,不,一万个说书人去说,孤破罐子破摔了,要么物极必反,要么,孤不要脸了!”
他已经做好了顶着‘万古第一yin魔’的头衔继续生活下去的心理准备了!
毕竟,只能这样了!
“好!”
“殿下,我已经想好了!”
成管家开始描述内容,大概是李长安夺人妻子,抢人未婚妻,夺人女儿,杀人全家,夜驭百女,一日无十女不欢,每天还要吃两个少女的心脏,这几年已经玩死了十几万个少女和少妇了!
众人听完之后,陈神通、王童、红棉等人眼神戏谑。
穆金坤、文新鸿、刘.金杰等人眼神不善。
刘.金杰心想,好家伙,你是早就想这么做了吧?
当时我们灭掉独孤家,你这家伙活下来了,现在是你抓着机会报仇了是吧?
李长安自然知道,这么写,太夸张了,已经超出人的范畴,会有作用,但也认为成管家是公报私仇,毕竟其是独孤家的家臣,但想着需要这样。
他便只能说道:“可以,去吧,印刷十五万本,散于天下,物极必反”
“孤还不相信了,孤主动将自己弄成这样,那百姓还能相信?”
“到时候,孤给他们弄些慈善机构,孤不信这名声能不好?”
他看着刘.金杰,说道:“你快马回到京城,找所有能找到的大儒,去写文章,一篇文章,一千个字,五十两银子一片,内容必须全都是对孤歌功颂德,歌颂孤是个好人,不是yin魔的文章!”
“等到合适的时候,一波放出去,这几个家族,和孤完舆论战?”
“孤弄死你们,另外,你们几个!”
李长安看向陈神通和红棉他们,说道:“孤有一个生意,想要找靠山王和成亲王做,至少是年收入百万两的生意,你去找他们,最好让他们来青州,这个生意必须面谈!”
他还需要在青州一段时间,处理小彼得的事情,所以只能两个亲王过来了!
陈神通和红棉等人,听到这话,顿时困惑起来,但还是相继离开,去找两个亲王了。
没多久,新的书籍刊印出来。
在青州,上千个说书人,开始说这本书,聚集了诸多百姓。
一开始百姓听得津津有味,顺带着咒骂李长安是个臭名昭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