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我们四家,吃独孤一家!”
“如果是三家吃两家,那就不可能了!”
南宫老家主看向这位李家国公,说道:“该给你们的好处,你们自己拿着就可以了,就不要多想了!”
四家吃一家!
皇甫家、南宫家、长孙家、李家,吃独孤一家!
而要是皇甫、南宫、李家,吃长孙和独孤两家!
那就另当别论了,甚至可能吃不下,还会被反噬。
五大家族中,自然是李家最大,掌握着全国几十上百万大军和各地的军政大权。
其他四个家族,在各地也有十来万兵马的掌控权,同时掌握着佛教、道教、盐铁、海运和陆运等生意,四家吃一家,是在绝对的优势情况下的,若是吃两家!
比如太子李长安这种,要被吃的话!
极有可能引导匈奴和大楚之兵,南北夹击。
其他三家,可未必有能够平定这样乱局的势力,所以长孙家,目前动不得,也灭不得。
这位李家国公暗自叹息一声,只感觉若是能顺势干掉太子李长安,便可以自己支持二皇子给扶持上去了,再不济,也可以恢复到二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三分朝堂的局面,可惜了啊。
“什么?”
“该死的!”
皇甫老家主气愤的拍桌而起。
南宫老家主看到前面的情况,也是大怒至极,“该死的,天晟!”
“华西大法师,你找死!”皇甫老家主气愤不已,他看到了华西大法师,领着一万道门信众,居然去支持独孤家去了!
这一万道士,可是皇甫家的兵力啊!
而同样杀出来一万两千个和尚,也是南宫家的兵力。
两大家族看到和尚和道士背叛了自己,支持独孤家和四皇子去了,顿时气的暴跳如雷。
“天晟!”
“华西!”
“你们两个杂税,居然真的背叛了!”
南宫老家主气愤的看向自己的儿子,说道:“去,调集所有商家和小家族的家丁家将,给老夫凑齐一万人,冲击这些秃瓢,要将这些和尚,全部斩尽杀绝!”
身侧的皇甫老家主,同样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独孤家和长孙家,因为四皇子和太子的缘故,在京城各自多了两三万兵马。
不算皇子,他们两个家族在京城的巅峰兵力,大概两三万左右。
而皇甫和南宫家也是如此,他们其中一半的人,源自于皇城近卫军、本家族的家臣和家将,再加下辖商铺和小家族的家丁等,合计一万多左右!
剩下一万便是道士和和尚。
等同于独孤家,抽走了皇甫和南宫两家各一半的兵力,合出了两万两千和尚道士出战。
一万道士从北面夹击靠山王!
一万两千和尚,从南面夹击南宫明,双方在诸多街道上爆发混战。
四皇子几近癫狂的喊着:“杀,今夜灭了三大家族,杀掉太子李长安,明日,我就是皇太子!”
“你们个个都有赏!”
“佛教和道教,全都会成为我朝国教!”
“天晟大禅师、华西大法师,本殿下许诺你们!”
“只要成功,你们各个都是国公,两大教派不需要交税给朝廷!”
“杀!”
随着两万生力军的加入!
靠山王和南宫明都陷入焦作作战中。
独孤家府邸外面的李长安,派人进去打探,发现自己外公他们还在于独孤明血战,短时间内抽不出人手来,现在局面一时间僵持住了。
佛教和道教的背叛,协助四皇子!
是李长安的作为。
李长安不知道四皇子野心这么大,更不知道五城兵马司的情况,所以才会主动让着两万人投靠四皇子,以为四皇子会依靠着这两万人造反,谁知道四皇子现在单单在京城便已经有五万多人了。
再算上独孤家被围困在府邸内冲杀的几千人,已经接近六万!
这还没算城外的三万大军。
算下来,在各方的支持下!
四皇子的势力反而一跃成为最强,但也成为了各方共击的目标。
皇甫家,五皇子!
南宫家,二皇子!
长孙家,太子!
三大家族,三大皇子共击四皇子。
可现在都有些僵持不下,很多老将甚至都判断,除非是道士和尚们撑不住,否则四皇子真未必会败。
李长安现在计算着京城中的兵力,五城兵马司,七万五千人,现在三万在这里,七千崩溃,还有三万多,其中南宫家和皇甫家合计要分走一万多,长孙家分走几千。
五城兵马司没有多少人了!
十万近卫军,两万在皇城!
八万在外面!
六卫兵马十来万,其中两三万在城外与刘.金杰统帅的两万血战。
此刻之下,只有皇城那两万人可以调动,那是父皇的兵马。
李长安不由得看向皇城,心中忐忑,父皇会来镇压一切吗?
此战若是胜!
天下道佛两门皆要被取缔。
如此大的蛋糕,足够各家吃饱喝足了。
李长安似乎听到了两个家主的咆哮声,不由得庆幸些许,这次的造反!
佛门和道门不参与其中,是李长安故意引导为之的,只有道门和佛门的在这一战中出现,事后才可以名正言顺处理天下道门。
而现在看来,似乎有些,不太完全打得过啊。
李长安和南屏郡主一千三百精锐,现在还剩八百人左右,还在硬抗!
靠山王的万人,分成两部分,对付五城兵马司和道士。
南宫明的万人,也是如此,收尾分别对付五城兵马司和和尚。
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皇城脚下,两万近卫军,已经完成集结。
城外的八万近卫军中,数千人,连带着六卫的三万人,正在猛攻刘.金杰的两万部众。
数万近卫军和数万六卫大军,在外围包围了这批反叛的独孤家和四皇子的军队!
这数十万大军,是李家、皇甫家和长孙家、南宫家的!
最内部是刘.金杰两万,外面是独孤家四万,再外面是四家的十几万大军鏖战。
城池内外同时开战。
李鸿钧亲自集结两万近卫军,准备清场的时刻,一个关键消息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