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钧彻底弄明白了李长安所谓的这一套收割的玩法!
这一套玩法是远超过朝廷政治上下手的玩法的!
在政治上的博弈,以李鸿钧为主的李家皇室,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不少的亲王是支持不同的家族的,有的亲王支持皇甫家,有的亲王支持南宫家,或者是长孙家。
而李鸿钧一旦对这些家族动手,最好,也是最能用的办法,就是在他们族人担任的官位上!
比如南宫家的族人,最高的一个在外面掌握着一州之地十五万人的兵权!
而这样的兵权,只要被动了,就等于释放出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所有人都会反应过来。
而李鸿钧是借口去拿掉这个兵权,还是顺势而为等等,这些举动在其他家族的人眼里,那就是明晃晃的,满不足任何人,都会被所有人知道!
那个时刻,南宫老家主就会知道,噢,原来你李鸿钧在对付我们的南宫家族啊!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宫家会弃车保帅,丢出来一些人,而这些被处理之后,李鸿钧要是还想要动那人的兵权,南宫家可就不会退让了,会开始攻击李家的国公。
没有人是干净的,只要想要找证据,无论如何都找得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家国公或者郡王,必定会出事。
比如某某郡王,作奸犯科,贪污腐败等等,而南宫家会拿着这个事情,找到李鸿钧,私底下去谈,你放过我掌握一州之地的大将军族人,我放过你的国公!
你皇帝要是不答应,我就这信息公布天下,到时候你李鸿钧,为了维持朝廷的运转,安抚百姓,就必须杀掉这个国公,而到这一步,李鸿钧还要下手,南宫家还会继续。
而李家也会继续,一旦两大家族开始冲击,李鸿钧要是不退让,会变成非常残酷的血腥斗争。
一旦双方的家族,不断有人从高位跌落下来,其他的皇甫家和长孙家看到这个情况,就会知道,是李家要对南宫家对手,唇亡齿寒,他们必定动手开始攻击李家的郡王和国公。
具体手段便是找对方的作奸犯科证据,也不通报什么刑部,直接昭告天下!
让天下百姓和无数的士大夫,再加上读书人去攻击,问责李鸿钧为什么不抓捕这些人。
而李鸿钧还不退让,也用这个办法,等到最后,就是三大家族造反,直接干李家。
同时还会出现,三大家族引导其他国家军队入侵,出现内外夹击的情况,所以李鸿钧知道现在的情况,只能是保持平衡,动不得这些家族,动独孤家,是偶尔的清理!
独孤家这个位置让出来了,他们的利益被四个家族吃了之后!
四个家族是会让新的家族入场,保持平衡的,这个新家族或许是孔家,或许是颜家。
总而言之,京城会保持四个家族的格局,哪怕李鸿钧不答应也没用,甚至李鸿钧要是敢造次,毒杀皇帝的事情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李家诸多亲王,要是和三大家族谈好了,到时候把李鸿钧卖了,换个皇帝上来,照样可以。
而新换上来的这个皇子,要么是二皇子,要么是五皇子,或者六皇子!
三皇子不参与,四皇子谋反被杀,大皇子李长安势力太强,不会被考虑。
当然,那是最危险的一步,谁都不愿意走到哪一步。
而像是李鸿钧,抬头便能看到结束,内心苦熬也是因为如此,他发现自己除去裹挟大胜之威的外,没有办法对付几个家族,而李长安这个手段却完全可以。
百分之一千的利润!
这是谁都会疯狂的事情!
而只要他们进来,利用那金融长刀,疯狂砸盘房价,到时候钱财就被李鸿钧和李长安拿走!
届时,针对的是长孙家,但是原本有几百上千万两积蓄的长孙家,一夜之间没了,再面对铁矿出问题等等,他便是想要造反,都没有资本了,因为造反最需要的是钱!
人到位了!
军队到位了!
那需要给钱,人吃马嚼什么不要钱啊?
长孙家要是没钱,就是李鸿钧逼着他们造反,他们都不敢造反。
而这样的办法,可以对付长孙家,也可以对付皇甫家和南宫家,甚至包括李家皇室的诸多亲王和郡王、国公等等,只要成功一次,便是大获全胜,甚至可以用在草原各国的身上。
李长安看向李鸿钧,说道:“父皇,这个法子,最主要是最后的收割!”
“以及让他们相信,房价永远不会下跌!”
“如此一来,他们的钱财,就会一直用在这个房价里面运转,直到被我们一次性拿走!”
“但是切记,到时候要配合好,不能出问题,同时也要安抚各方,提前知会看破这一点的人!”
他表示无论是这个国家,还是这个家族,实际上就这一笔钱!
长孙家和南宫家这笔钱的数量,大概在千万两左右。
朝廷这笔钱的数量,大概在三千万两左右!
如果这些钱被某个家族,某个国家用这样的方式拿走,他们将毫无办法,甚至未来成长空间都会被收割,彻底成为废物家族,废物国度。
“你给朕好好说说!”
“具体的执行情况!”
“朕这边,可以完全配合你!”
“同时,如果你需要钱财,朕这里可以支持!”李鸿钧决定选择李长安,梭哈一把!
因为他知道,政治上想要对付这些家族,那和做梦没有区别。
而唯独这种商业收割的办法可行了!
但是刚刚听李长安所言,这好像还是一个一环扣一环的东西,单独一个还不行啊。
李长安随即说道:“父皇,原本我们各城市是有路引的,百姓是不能到处走的,但是现在,为了促进商业,我们必须要将路引取消!”
“同时我们要针对士大夫!”
“我们现在是农业化国家,我们必须转型为初等工业商业化国家,才能玩转这一步,帝国的重心必须迁移,不能在在农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