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城。
一处极为著名的酒楼内,此时正坐着七位年龄各异的锦衣男子。
他们的面容略显沉重,但无人说话,目光却出奇的一致,纷纷看向坐在东道主位置上的汪玉和。
若是有明眼人看见,必然会震惊失色。
因为这小小的包间之内,一共做了八个人,却是整个江南道权势的中心。
江南道共有七郡,这里也聚集了七位郡守。
只要这些人愿意,江南道足以翻天。
“今天请诸位过来的原因,想必你们也清楚了。”
“现如今陛下派遣十万大军前来江南道平叛,大家怎么看?”
其中一位郡守开口道:“既然大军是来平定叛乱的,自然是好事,我等定然全力配合。”
此话一出。
除了汪玉和以外,众人神色都有所变化;有人神色古怪,有人认真点头。
面对众人的反应,汪玉和似乎并不意外,笑眯眯道:“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汪大人于我有知遇之恩,您说如何,那便如何。”
其他人纷纷附和。
汪玉和这才满意地点头,“其实我觉得江南道内乱是咱们自己的事情,大家不如将各自兵权交予我手。”
“由本官集结大军亲自带兵剿叛。”
“这样一来,等到陛下派遣的军队到江南的时候,只需进行收尾工作就可以。”
“也借此机会证明,我江南的官员也不比波山道的差。”
“更可以为大家谋取功劳和封赏。”
这话说得有些唐突,但却不无道理。
大炎朝虽是州郡制,州牧便是一州的最高长官,但为了稳固地方政权,朝廷并不允许他们调兵。
反而是各个郡县的郡守各自统领辖区内的地方军,以此来互相制衡。
波山道的叛军出现,秦轩下旨让康有乐集结兵马平叛,可是特例。
正常情况下,州牧也无权对郡县的兵权有所调动。
这也是江南道会出现叛军的原因。
他们以为,江南道乱起来,也会如同波山道一般允许汪玉和独揽兵权。
可没想到,慕容昭雪的出现,改变了秦轩的决定,从而才有了十万大军平叛的行动。
听到汪玉和的话,最先开口的那位郡守眉头微微皱起。
沉声道:“汪大人,此举似与律法不和,朝廷可是有明确规定,州牧可调兵而不可统兵。”
“郑大人此言差矣,隔壁波山道的唐大人不同样是州牧吗,现在打得波山道叛军四窜逃逸,不还是地方军的功劳?”
“人家为何能够掌兵,统兵?”
“现在咱们江南叛军四起,情况要比波山严峻得多,陛下虽然没有下旨,但在下觉得,此事可行。”
其他两位官员也是纷纷附和。
“卑职也觉得此事可行。”
“的确如此,卑职愿意缴纳郡守兵权与州牧大人。”
在场一共七位郡守,几乎眨眼之间就已经有一半的官员同意汪玉和的意思。
“好,此餐过后,诸位同僚便将手中兵符交予州牧府。”
郑甘雄正要说话,汪玉和,已经起身来到他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笑道:“少数服从多数,郑大人可不要选错,你在包和商号存着的10万两白银可不是什么干净来路。”
“你小舅子在天水郡欺男霸女的事,也同样没少干,随便哪一条被人抖搂出去,谁还能护得住你天水郑家?”
听到这话,郑甘雄神色一怔,猛地瞪大眼睛看着汪玉和。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平日里与人为善的州牧大人竟会暗中调查自己,甚至还查到了亲戚那边。
豆大的汗珠开始顺着郑甘雄的额头滴下。
他吞咽了一口唾沫,艰难开口,“卑职愿意为汪大人马首是瞻。”
很快,一顿饭局结束,整个江南,七个郡县无一例外,兵权都被汪玉和以各种理由收复。
可谓是大炎版的杯酒释兵权。
酒足饭饱,包间内的众人离去,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窗外,还有一个身穿夜行衣的倩影驻留许久。
“郑甘雄,楚秋,唐宗来……”
慕容昭雪俏脸冰寒的低声呢喃着数个人名,很快便消失不见。
两天的时间飞速而过。
自从汪玉和得到各大郡县的兵权之后,山河会叛军仿佛受到了指令一般,出奇的安静。
就像直接消失了一般。
各地方军在他的指挥下,不仅没有对境内的山河会叛军进行搜剿,反而开始集中调遣至峰口窄道。
峰口窄道,地如其名。
该位置地势险要,位于江南道和寒水道之间,两侧都是高山,这里就好像是个联通的口子一般。
封锁这里,几乎就是封锁了江南道和京都地联系。
林清武率兵抵达。
等斥候兵将情况汇报的时候,他不由得眉头紧皱。
但很快舒展。
在之前的密信中,秦轩已经提到,他此次前行很可能面对的不是山河会叛军,而是江南一州之地。
现在看来,的确得到了验证。
“原地扎营,命诸位将军来大帐议事。”
……
皇宫内,秦轩正在御书房处理奏折,虽然他更关心江南道的战事。
可一个国家实在太过庞大,如今朝廷不设宰相,个部统筹自然也需要秦轩亲自处理。
也在这时,薛亭秋的尖锐嗓音便悄然响起。
“陛下,户部尚书韩中生求见。”
“让他进来。”
韩中生走进御书房,行礼过后,便开口道:“陛下,明日便是九月初一,您看是否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九月初一?
秦轩疑惑,“九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吗?”
“不是节日,可陛下难道忘了,明天是大炎通票正式流通的日子。”
“货币改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非凡,还望陛下慎重。”
听到这里,秦轩才想起来,之前宣布大炎通票的发行时,考虑全国各地统一政策需要时间。
便往后延迟了几天。
秦轩摆了摆手,摇头道:“没有什么可慎重的。”
“正常发行就可以,如今各地州府兑换出去多少银票了?”
听见这个问题,韩中生面露苦涩,“回陛下,效果很不理想。”
“除了京都有许多人兑换外,其他地区都只是换出去了一些十两面额的银票。”
“这很显然只是小门小户的存余,稍微有点实力的家族势力都没有动作。”
“毕竟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银子去换别人手里的一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