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的问题是问那个生物是什么,这和淡水有什么关系?”我有点不解,难不成海中的鱼还有向往淡水的?我活了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听说过这个说法。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想…”
我和程峰听到这都示意她赶紧讲下去不要卖关子。
“你看我们都排除了那不是蓝鲸,毕竟蓝鲸的体型外貌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是那个样子,蓝鲸和它比起来简直小的不是一个档次…”
她说完后停住,观察了一下我们,见我们都正色的看着她,邵兰清了清嗓子简直就和说书先生一样。
她正襟危坐,连语气都换的沉稳起来。
“在《列子。汤问》中就有过记载,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得得得~!我听出来了,天池就算了,还有鱼其广数千里,别逗了哪有那么大的?我说兰妹子你在哪里看的童话故事啊。”
其实不仅是程峰,就连我听到这段话都有些想笑,《列子。汤问》我是知道的,其中就详细的描述了传说中的一种大鱼,叫做:鲲,说它生活在北海天池中,体型巨大无比绵延数千里。邵兰竟然将古人记载的文献都搬出来引用了。
“你说的是传说里的鲲鱼…”我看着邵兰说道。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除了那个,我想不到别的生物。”
“得了!这一下疯了俩,我说!什么鱼能数千里那么大?就算是水下的那个鱼,一个脑袋有三十米宽,按照这个比例,体长也就一百米多米三四个蓝鲸那么大,根本就不符合数千里的说法啊。”程峰简直就是一副打击封建迷信嘴脸,不停的举例抨击邵兰的说辞。
“我说了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想!而且也许是古人故意夸大的也说不定啊…”邵兰有点生气的说道。
“你又不是古人,你干嘛这么肯定。”
“哎呀!闭嘴你个死峰子!”
程峰见到邵兰面色不悦也闭上了嘴,但还是不服气的往火堆里添了点柴火。
对于邵兰的这个说法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宁愿相信那是什么别的海洋生物,也不太愿意去相信那是什么鲲鱼。
这个话题暂且跳过,我们都开始沉默起来。
我想了想那个地下水潭,为什么水面下降就会有外面的水流灌溉进来,而且灌溉进来的水全都是淡水,那么下降的那些水又去哪里了?
邵兰将一直放在火堆前烘烤的记事本拿了起来,那本子早就湿的不成样子,上面的很多字都被水泡的花了起来。
邵兰有些心疼的叹了口气:“其实我还有一个猜想,关于水位上升下降的想法,嘴上说不出来,我得画出来,肯定是我想的那样。”
她的话刚好落在我一直思考的点上,我惊讶的转过头看着她。
就见她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自顾自的言语着,结果越说越兴奋,我和程峰都瞪着眼莫名其妙的看着她,不知道她在搞什么。
“兰妹子,我知道我刚才话有点重,但你也不至于一心都琢磨那个水潭和那条鱼吧?咱们都出来了不是吗?”
程峰就是那种只顾眼前的人,对于很多摸不着头脑的根本就不会去过问。所以他有这个想法也是属于正常。
邵兰就不同了,她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兴奋的用手在空气中比划,嘴里也不停的念叨:“就这样,就是这样,他们的目的肯定不会错。”
“完了,兰妹子要是疯了就只能交给你何飞管了。”程峰摇头苦叹。
我没有说话,就看着邵兰手舞足蹈,最后她将一页纸撕了下来,然后在火堆前不停的摆动着,想要迅速的烘干这张纸。
也就一根烟的功夫,她将笔拿了出来甩了甩,将里面的积水都甩了出去。
那张纸我看到根本就没有完全干透,但邵兰等不及,见到能画出来后迅速的提起笔刷刷的开始画了起来。
我见状慢慢的起身坐在她身边,程峰也好奇的凑了过来。
她在纸上面画出的东西我看了下确实有些意思,是平面图,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想表达的东西。
毕竟是高文华高水平的人,对待一些猜想都非常的严谨。
尽管她总是说术业有专攻,但我和她比起来,我这点知识量也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半晌,她画完,见到我们都围了过来,指着图上说道。
“你们看,这都是我的假设啊,这是外面的大海,根据潮水起落原理,同时也会影响到这个连通到外面的水潭…然后你们看”
她用笔指着周围的通道连通的其他远处的水池:“它们的位置肯定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随着潮起,水潭中底部的海水会到达外面的水池上…”
“等等,我程峰虽然笨但也不是傻,那是海水,外面下来的是淡水,我是喝了个半饱!你这说法不成立!”
“这就是关键点,我猜这些底部的通道肯定是有古人制作的一些特殊的过滤机构,能够将海水彻底的转变成淡水!”
“这有点困难,海水转变成淡水的话需要蒸馏等一系列操作才能成淡水并且饮用,我们现在的科技都要耗费很大的成本,古人是怎么做到的?”我摇了摇头说道。
“所以这是本次猜想中唯一的一个疑点,但值得肯定的是,海水确实是转化成了淡水!我想是很多年前古人特意这么干,就是为了能够拥有足够的干净水源。”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那条鱼怎么回事?”程峰立刻发问。
“我觉得是时间久远的缘故,这里有淡水的味道,那条鱼喜欢淡水,就每次都能掐着点从深海中浮上来享受享受,要说那是什么,我还是坚持认为那就是传说中的大鲲!”
“哎!你这么一解释,我倒是有点相信了,他娘的看来我也疯了”程峰扶着脑袋晃了晃头。
我点了点头:“如果你的猜测是真的,那真的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不仅鲲鱼是存在的,就连古人的海水转化技术都领先我们现代人。”
“猜测啊!你们要是有更好的想法可以说出来啊!”邵兰以为我实在嘲讽她,皱着眉头说道。
我和程峰都闭上嘴不吭声。
邵兰的逻辑很有说服力,至少我是暂时拿不出来能够反驳的观点和论证。
那恐怖的水下生物是传说中的鲲鱼,深不见底的水潭是古人为了获取干净水资源特意制作的超大工程。
我打趣邵兰,说鲲鱼的这个猜想,是你所赋予它的一种美好猜想。
她问我为什么,我说鲲鱼是一种很温柔的大鱼,传说它在大海中遨游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天池,今天它竟然能出现在那个水潭里,看来水潭就是所谓的“天池”,这难道不是一种美丽的猜想吗?
邵兰听后立刻笑了出来:“我倒是希望是这样,最起码能在逻辑上给我们一些安慰,事实究竟是怎样,没有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永远都不会有人知道。”
我点了点头,看着燃烧的火堆不再言语。
程峰听完我们的对话后说道:“我就说呢!想找个心理安慰还不简单吗?直接告诉自己刚才的事没有发生,把它忘了不就好了?瞧你们正儿八经胡说八道的样子…”
我有点奇怪的道:“忘了?这事能说忘就忘啊?你还有这个超能力?”
“这有何难?”程峰坐了起来,脑袋一歪,眼睛朝着上方看去:“瞧好了啊…”
他这个样子保持了几秒种后就回过神:“好了,我已经忘记了。”
嗯?我和邵兰对视一眼,这家伙把我们当傻子吗?
程峰回过神后看着我们道:“呀!你俩谁啊?”
我笑着捡起一个小石头就扔了过去:“闹够了没有!”
“嘿嘿嘿!活跃一下气氛!”程峰挠着头躺在石头上:“我说你们啊,就是没有幽默细胞,要我说,该吃吃该喝喝,哪来的那么多烦心事!”
哎,我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家伙是典型的没心没肺,也就是这样我才能和他关系这么好吧,因为我自己本来就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人。
当你觉得别人很复杂的时候,那么你自己一定不简单。
邵兰打了个哈欠:“浑身都是湿的,又累又饿,我先休息了。”
说着她就侧着身躺在地面的石头上,程峰已经闭上了眼,我也感觉有些困乏。
起身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手电筒已经快要不行了,以后的夜里再出现什么情况也只能举着火把当野人。
周围是一片漆黑的夜,除了眼前散发出来的火光外远处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四周也只有一些小虫子的低鸣和阵阵的风。
这个季节的风说凉也不凉,说燥也不燥,我站起来吹了一会的风后反而精神了不少,可是一坐下后浑身上下传来的疼痛和疲倦感简直就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
我强忍着困意将手枪掏出来拆解清理,将弹匣中的子弹一颗颗的退出来放在火堆的不远处烘干,不然的话受潮是非常要命的,要是关键时刻子弹都哑火了可就真的完蛋了。
清点了一下子弹的残余量,十七发子弹,最后我将邵兰叫醒,让她把子弹都拿出来,我要烘干,她迷迷糊糊的伸手从外套的里面将弹匣拿出来递给我,她闭着眼睛,丝毫没注意到她经常记东西的笔记本也掉了出来。
我接过弹匣,刚想提醒她笔记本掉出来了她就闭着眼睡着了,看来这女人今天也是累坏了。
我接过弹匣将子弹都依次的推出来烘干,最后数清楚一共有二十七发。
能暂时解决一些危险,但是还不够,天亮的话我必须要想办法打点野生动物来,我们都太饿了,没有吃的可不行。我注意到这里是一片山石地带,估计想打猎的话是有点费劲。
我将子弹都压进弹匣中收起来,枪械也做了简单的检查,确定没有问题后我也歪在一边想要休息,这里是安全的,所以我并不打算站岗守夜之类的。
就当我刚想闭眼的时候,邵兰掉出来的那个笔记本忽然吸引了我,我慢慢的坐了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伸手将笔记本拿了起来。
认识她这么长时间以来,她很多时候都会在这个笔记本上记载着什么,一开始我以为是工作手册,后来发现她每次一写都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我就推测是日记,这些年写日记的风潮是比较流行的,邵兰肯定也受到了影响,将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都记在了这个笔记本上。
这个笔记本是一个棕色的皮革封面,上面印着不知名的logo,有两个指头那么厚,里面塞满了便签,我十分的好奇,想打开它看看邵兰的小秘密,于是我定了定神,将它放在地上,慢慢的伸出手将它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