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父子情深临别依依
午夜兰花2021-03-02 16:312,050

  “这是人家的家事,别搅合!”

  “不!不是家事!”

  荆竺很认真地看着徐东成,“就是这个裴桢要我去云南的。”

  “他这是什么意思?”徐东成也觉得很费解。

  “这也是我要弄清楚的,他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

  “所以你才决定分组前往云南?”

  荆竺似乎没有听见徐东成的问话,嘴里念叨着,“他自幼练习‘裴将军’的家传剑法,因为痴迷武功而上了少林寺,苦练‘擒拿手’和‘旋风掌’,学成返乡遇到楚王,从此改变一生。”

  “人生之路随时都在改变。”徐东成说道,“路,要靠人自己去走;方向,要靠自己去把握。”

  “父亲今日似乎也多了些许感触啊!”

  “那我接着说。”徐东成微笑道,“裴桢痴迷武学,年轻时与人接触甚少,所以初见楚王时闹了个小笑话,从此改名为‘上官南’。”

  荆竺静静地站立着。

  “那些官员在楚王面前都是自称‘卑职’和‘下官’,所以楚王问他的话时,裴桢很自然就称呼楚王‘上官’,楚王误以为他复姓上官。”

  “怎么会这样?”荆竺也觉得有些滑稽。

  徐东成放下茶杯站起身,“我给你学学就明白了。”

  “这位英雄,请问高姓大名啊?”

  徐东成说完就换了个角度,朝着刚才站立的位置抱拳拱手说道,“上官,小民……。”

  “上官小民?”徐东成又转了个身,“这个名字不好听。”

  “不不不!小民没说清楚,小民叫‘裴桢’,裴松之的‘裴’,桢干的‘桢’。”

  “这不是跟楚王同名了吗?太巧了!”荆竺说道。

  “太祖有过旨意,民间取名无需避讳,何况还是藩王。”徐东成回应道,“楚王爱才,加上裴桢救他脱险,当即让裴桢跟随大军班师,因为是在云南相遇,便给裴桢赐名‘上官南’。”

  “原来还真有故事!”

  “这件事知道的人没几个,你千万不要提起。”徐东成提醒道,“你准备怎样了?”

  “按原计划,明叔他们三个午后便出发。”荆竺回应道,“父亲带上小幽,申时跟随小波去联络小叶四个人,我和昆仑等着何大哥的通知。”

  “霍雷那么些人怎么安排?”

  “我这就跟小幽交待。”

  荆竺进入后院跟德公公、应虚等人道别,随即走到二堂叫来小幽,把人手分配事宜详细交待清楚了。

  “父亲,这件狐皮袍子素淡了些,先凑合着穿。”荆竺把包袱交给徐东成,“里面有五千两银票。”

  徐东成接过包袱,往身上一背,一把搂住了荆竺,“我们在昆明见,你也要保重,是父亲拖累你了!”

  “我身上流的是你的血!”荆竺含着泪说道,“再说这种话,以后我真的不认你了!”

  荆竺一转身,任凭泪水滑落,“昆仑,我们走!”……

  按照部署,甘九龄、韦吉平、蒙亦明这一组告别德公公和赵修远(应虚)最先离开别院,相隔一个时辰后,徐东成、小幽、小波出发。

  荆竺和昆仑并没有什么行李,假作不知何罗闪已经换了住处,仍然往城南车马店走去,掌柜的告知已搬离,索性就开房入住,直到吃完饭才看到何罗闪。

  三人出了车马店,找了个僻静的小路停下,四周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尤为空旷。

  “先生,都安排好了吗?”

  “都走了。”

  “南叔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来自卫所的李大人,一个是楚王府的锦衣卫袁忠。”何罗闪轻声说道,“我估计还有卫队在城外待命。”

  “是嘛?”

  “我们刚吃完饭,袁忠离开车马店不知去向。”

  “南叔没说别的什么吗?”

  “只是问了先生去了何处,我按照先生的意思告知了大致的行动路线。”何罗闪回应道,“南叔说,明日一早他要去附近几个寺庙敬香,午后出发,所以我先出来告知先生。”

  是啊!上官南曾经出家为僧,见庙烧香也就不足为奇了,民间的善男信女也有此习俗。

  荆竺来回走了几步才开言,“何大哥,你还记得在封丘和单县两个堂口的情景吗?”

  “当然记得,这才多久的事情!”

  “当时我跟李台分析过,这些堂口都不适合安营扎寨。”荆竺说道,“我一直关注着卫所,而忽略了一个极为特别的军事机构。”

  “有的卫所是纯粹的军事营地,负责镇守州城府县,保一方平安;有的是‘军民屯’,家眷随迁屯田驻守。”何罗闪回应道,“此外就没有其他官方军事组织了。”

  “说得好!”荆竺点点头,“我朝恰好就有一种非官方的军事组织,全都是青壮年乡民组成,当地德高望重的老者也常常参与治理,而朝廷并不负责军饷,通常以腰刀和弓箭为主要武器。”

  “我知道,是巡检司,负责镇甸、村寨、隘口以及偏僻地带的巡检,盘查行踪可疑之人,追查逃兵,缉拿走私,从大宋朝就有。”何罗闪说道,“卫所基本上不干涉巡检司的行动,除非遇到突发事件,这跟青龙会堂口有关吗?”

  “先别急。”荆竺示意往河边靠过去。

  “我这几天问过徐师父和德公公他们几个,了解了一些情况。”荆竺说道,“太祖初定天下时,除了设立卫所,还沿用和改良了前朝的‘巡检司’组织,洪武初年设立的巡检司上千处,湖广、广东、广西、江西还有福建等五个布政司的巡检司就占了一半。”

  “这么多?我都没有怎么关注过。”

  “随着天下逐步安定,各地卫所又接纳了诸多移民,县衙官署职责稳定,一些要塞和关隘的巡检司被裁撤。”荆竺说道,“洪武十三年十月,吏部裁汰天下巡检司,‘凡非要地者悉罢之’,仅这一次就裁撤了三百五十四处,豫东的七个堂口应该就属于被裁撤的巡检司。”

  “对啊!鹿邑堂口不远就是武平卫,既然设立了卫所也就不需要那个巡检司了。”

  “青龙会的谋划可谓是大手笔,策划之人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继续阅读:第230章 人手分配集思广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江山风雨之国士无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