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抱着囡囡,穿过拟态猴活动的林间平台后,前方的山道突然豁然开朗。
那是一片微微下凹的山坳,四面高林围绕,枝叶交错,阳光在这里被柔化成淡淡的光雾。
一根根细如发丝的枝条垂落下来,其上点缀着一种通体灰白、羽毛短小却灵动十足的小鸟。
它们静静停留,像是听到了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下一秒,囡囡在林远耳边悄悄说了句话。
林远一怔,不敢相信地问:“你刚刚说什么?”
“我说...”
囡囡小声重复,“它们会唱歌,还会模仿我们说话。”
【模仿人话的鸟?又来!果园生态神兽第四弹?】 【别逗了!鹦鹉才会说话,这长得像麻雀,怎么可能?】
林远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试探着朝那些小鸟挥了挥手:“嗨,大家好啊。”
片刻后,一只体型略大的山雀动了动翅膀,从枝头跳上了更高一层的树杈,然后用清脆稚嫩的声音模仿道:
“嗨,大家好呀!”
语调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语尾的小拐弯也没跑偏。
林远当场石化。
“它,它真在学我说话……”
弹幕已经沸腾:
【这次不是学囡囡,是复读主播?】
【妈呀这音调!主播你现在是果园通用语音包了吗?】
【它尾音都模仿上了,这也太可怕了吧。】
又有一只山雀跳到下方枝条,冲着囡囡“叽叽”叫了几声后,清晰说出一句:
“囡囡最聪明!”
这已经不是模仿,而是智能选择模仿内容了!
赵峰院士:
【这并非单纯的声音复制,而是经过情境筛选的“关键词学习”行为,这类学习能力在部分鸣禽中有初步体现,但通常局限在重复简单音节,不包括完整句子。】
黄明丽教授:
【从羽型、体态来看,它可能是山雀属的变异亚种,但其发声机制更接近鹦形目,声带结构极有可能出现了跨类进化!】
【建议尽快采集语频样本进行波谱分析,这种级别的模仿,是语言与鸣禽学研究的重要突破。】
林远已经顾不上这些了,镜头晃晃悠悠地对准那只叫完话的“镜鸟”。
“镜鸟……是它们的名字?”
囡囡点点头,笑眯眯地说:“是外婆起的。它们像镜子一样,把你说的开心话照回来。”
“如果你骂它,它会不理你;如果你说赞美的,它就会记得。”
林远当场肃然起敬。
“它们有情绪识别功能?”
“不是,”囡囡歪头想了想,“是它们会挑喜欢的句子模仿。”
【你别说,这逻辑好像比情绪识别还高一级。】
【鸟类“价值判断”?这进化得有点超纲了吧。】
一只体型更小的镜鸟忽然飞到了囡囡肩膀上,尾巴一翘,用微妙的声音说:“外婆……我想你。”
声音轻柔得像风,稚嫩却极真。
囡囡瞬间眼圈一红,眨巴了好几下眼睛才没哭出来。
林远被这画面震得说不出话,连镜头都抖了一下。
【太真实了……那是囡囡说过的话,对吧?】
【镜鸟竟然能把那段对话储存下来,模仿情绪最饱和的时刻……】
弹幕陷入罕见的安静,一片“……”之后,终于有人刷出:
【你告诉我这还是直播?这明明是精灵森林纪录片现场!】
镜鸟拍了拍翅膀,跳到树杈更高处,接着几十只镜鸟突然“叽叽”一阵,仿佛接收到什么信号,纷纷扑棱飞起。
它们在空中盘旋片刻,居然排出一个环状图形,飞行轨迹正好围绕着中间一处被青苔覆盖的巨大石台。
石台上,太阳光斜洒下来,正好照亮台面中心的一处浅凹。
“外婆说,太阳图腾藏在这里。”
囡囡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压在透明树脂中的叶片。
那是一块形似榆树叶的透明标本,边缘刻着一圈细密字符,中间还有一处晶体突起。
她小心翼翼地把叶片插到石台凹槽。
“启动太阳图腾。”
话音落下,整座石台泛起微光,光线沿着字符轨迹旋转流动。
整个果园地形在空中浮现出一道三维图层,全息般地投影在林间半空,像是古代地图与现代卫星图的结合。
【地图?!是果园的三维结构图?!】
【这果园不是神话重地,我直播剃头吃相机!】
【上头了!快说这是不是外星科技!】
图层上,几个高亮区域闪动着文字标注:
“母树”、“禁区”、“记忆井”、“药园”、“图腾心脉”、“日照通道”。
每一个点位都精确到步数,每条通道之间的温湿度标注也清晰可见。
赵峰院士语气都变了:
【这不是简单果园布图,这是生态数据图!每一条藤蔓的位置,每一处水流落点都经过精准计算与人工调控。】
黄明丽教授震撼发言:
【这像是一个多代人设计下的神话生态系统实验!如果属实,它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现代农业系统模拟!】
囡囡捧着叶片,喃喃说道:
“外婆说……图腾只有愿意守护生态的人才能看见。我们要去‘禁区’,找记忆井。”
林远深吸一口气,将直播镜头调整到最佳角度。
“我们要往禁区出发了。”
他环顾四周。
镜鸟归于林间,静默以待。
而那块叶片,在囡囡手中微微发光。
果园的秘密,才刚刚开始揭晓。
【太阳图腾都亮了,接下来真要触发神话主线了吗?】
【后羿:我只射下九只,现在你们来解锁生态图腾?】
【囡囡这身份……恐怕不仅仅是果农外孙女那么简单。】
下一章,林远与囡囡将直面“禁区”入口。
神话与现实的交汇点,终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