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靖杨听了这个提议,简直乐开了花,立刻点头,答应骑着马在前面带路,打算把楚月儿的马车送回将军府去。
一路上陆靖杨都在找话题,想待会儿分别的时候该跟楚月儿说些什么,才能挽回一下今天自己的莽撞。
结果正在他冥思苦想之际,咻的一声,紧接着一只飞镖趴的落在了马车车门上。
紧接着又是两只飞镖,一闪而过,拉车的马和赶车的马夫都应声倒地。
这可是在大街上,不过天色已晚,并没有什么行人,陆靖杨第一时间从自己的马上跳了下来,钻进马车里,从靴子里拿出了一把匕首交在楚月儿的手上让她自保,紧接着又冲出来对付刺客。
这一来一回也不过是一眨眼的时间,外头已经被十几名刺客包围了。
陆靖杨并不慌张,从腰间抽出了自己的鞭子,猛的一甩,便抽断了一个刺客的脖子。
陆靖杨甩动着鞭子,一下一下的向这些刺客们发起着进攻。
但他们终究是人太多了,趁着陆靖杨没有防备的时候,一个人钻到了他的身后,直接手持一个短刀插进了他的手臂。
躲在马车里的楚月儿见到陆靖杨受伤,吓得一声惨叫,正要冲出来帮忙,就听不远处传来了铁蹄声。
陆靖杨松了一口气,急忙大喊了起来,护卫军终于到了,刺客逃走了两名,剩下的都被陆靖杨杀了。
楚月儿从马车里冲出来,查看他的伤口,那刀刃上应该是淬了毒的。
陆靖杨很快就嘴唇发紫,浑身发抖了起来,不过为了让楚月儿别担心,他还是轻声安慰着她,竭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楚月儿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在护卫军的守护之下,两人一起来到了将军府。
将军一听说竟然有人敢在城中行刺,还刺伤了七皇子,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了起来,立刻命人彻查此事,绝不容有闪失。
楚月儿全程陪在陆靖杨的身边,这让陆靖杨虽然觉得身上疼得要命,但心里头却美滋滋的。
楚月儿一边看着太医给陆靖杨包扎,一边思考起了两人回来路上遇刺这件事儿,越想越觉得陆靖远的王府里肯定是有人泄露了风声。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宋岚和陆靖远岂不是危险了?
楚月儿越想越觉得担忧,站起身来,便想立刻赶回去通风报信,却被陆靖杨一把拉住了手腕。
陆靖杨虽然十分虚弱,但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不过你先别去,这种事情没有证据,就算说出来也没什么意思。”
“反而容易打草惊蛇,咱们先把这件事忍下来,让将军好好调查着,一次不成肯定还有下一次,他早晚会露出马脚的。”
“好,就按你说的办吧。”
楚月儿知道陆靖杨是为了保护自己,才受了这样的伤,因此心中十分愧疚,自告奋勇的照顾他。
楚将军并不傻,很快就看出这两人你侬我侬,心里立刻咯噔了一下。
找了个借口把楚月儿支了出去,抱拳拱手对陆靖杨说,“七皇子,感谢您对小女的抬爱,不过一入宫门深似海,我实在是不希望这个女儿进入皇室的大门,还希望您另觅佳偶。”
楚将军的话说的非常直白,完全不同意两个人在一起。
“另外,而且我已经替月儿选好了一处人家,我们双方门当户对,结成亲家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争端,只要我的女儿能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我也就不求什么其他的了。”
其实楚将军这么做很容易理解,他是个出了名的刚正不阿之人,对于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他既没有兴趣也不想参与,更不会轻易的站队。
相比于三王妃,楚月儿才是他的亲女儿,所以他更要为楚悦儿考虑,不希望女儿参与到这场斗争中来。
陆靖杨从来没有被人这样拒绝过,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胡乱的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便让楚将军派人将自己送回了王府,没有让楚月儿亲自照顾自己。
楚将军虽然觉得这样做心中有愧,但也没有留他,当晚就把人送走了。
陆靖杨回到自己的王府之后,立刻派人通信给陆靖远,希望能快点把自己的毒给治好。
陆靖远得到通知说陆靖杨中了毒,急忙带着师傅一起来了他的王府。
一进门就看见陆靖杨嘴唇发白的躺在那里,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好端端的送个人,怎么把自己送成了这个样子?”
明明才分开没多一会儿,陆靖杨就受了这么重的伤,陆靖远也觉得非常奇怪,着急的问了起来。
不过此时,陆靖远已经不能说话了,垂头翁连忙给他施针喂药,总算是把毒给解了。
垂头翁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碎嘴,从宋岚的口中得知了这傻小子喜欢楚月儿的事情,便忍不住一边给他包扎,一边调侃了起来。
“我说你这未来老丈人够狠的呀,你都伤成这样了他还把你送回来,这不就是让你等死了吗?”
“不过你小子也是个死心眼,你倒是好好跟将军说说呀,看着现在正病重又是为了救他女儿,这个时候不博取同情,你要什么时候才拉拢他?”
“老师傅可不能这么说,我是真心喜欢月儿,不是为了夺嫡之事才拉拢他们的。”
“管你什么呢,反正楚将军现在是铁了心,要跟你划清界限,你还是好好想想你要怎么着才能打动得了他吧!”
陆靖杨被垂头翁说的更加垂头丧气,一时之间也不知是药更苦还是心里头更苦了。
两人弄好了,陆靖远这边一回到自己的王府,还没来得及休息,喝口水,跟在皇上身边的那个太监就急匆匆的来了。
陆靖远一看有圣旨宣读,连忙恭敬的跪在地上迎接,心里头却打起了鼓,此时来人多半不是好事。
果不其然,那太监来了之后并不像往常一样问好,而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左看看右看看,完全不把陆靖远放在眼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六皇子在宫中办案不利,还挑拨兄弟间的关系,并闭门思过,明日起不必上朝也不得干预宫中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