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晏峥两兄弟便赶着自家马车,拉着满满一车酒,跟着顾家的车队,一起离开了桂花村。
顾疏萤要留在柳迎瑾家里,因此,只有顾疏桐跟着车队一起回城。
她实在有些放心不下顾裳居,那是他们好不容易才做大的铺子,因此才决定先顾叙白一步,回去照看顾裳居。
顾叙白经过考虑之后,还是决定试一试柳迎瑾所说的方法,因此,并没有跟着车队一起回去,而是打算跟柳迎瑾一起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详细计划。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柳迎瑾跟顾家合伙,专做棉花棉布等棉制品的生意,其中柳迎瑾提供方案,又顾叙白全权负责计划实施。
柳迎瑾从顾裳居所得的利润中分一成。
之后,两人又商定出了详细的计划书,顾叙白这才带着计划书回了平安县城。
桂花村的村民们卖了家里的棉花之后,都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纷纷找村长买地,都想来年多种些棉花。
整个平安县范围内都在修路的事情也早已靠着小报传遍了每一个村子。
很多乡绅富商都纷纷捐钱捐粮,为修路出一份力。
还有就是像桂花村这样的村民,大多地拿不出钱来修路的,因此他们都自发地去修进出村里的路。
他们没有钱,但他们有一把子力气。
因为在小报上,已经把修路的好处都说得清清楚楚,大致也就是要致富先修路的意思。
而这一点,桂花村的村民很能体会。
因为这一次他们卖棉花,要是村里的路太窄车马不好过的话,那他们卖起棉花看来也很是麻烦。
因此他们在村长的组织下,自发去干活,想把进出村的这条路再修宽一些。
其他村子也有一些这样的情况,但并不是很多见。
随着肥皂在市场上的流通,经常有人到桂花村来订购肥皂。
还有就是要把粮食种子分给附近县城的事。
这事由官府统一调度。
因此也总是有车马进出桂花村。
桂花村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来这里的人大多都不是附近的,因此几乎不能当天来回。
因此他们的车马和住宿就成了大问题,村里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地方给他们住。
因此他们只能是住到永宁镇去,这样一来一回很是不方便。
柳迎瑾便想着在桂花村建一家客栈的事,这样一来,既能方便那些来往的客商,也能给桂花村增加一笔收入。
虽然现在肥皂工坊又进行了扩招,订购肥皂的人也多了不少,但光想靠这些人,想要让客栈运营下去应该还是有些难度的。
因此,柳迎瑾便开始想办法如何让跟多的人到桂花村来。
对此,她问了家里所有人的想法。
其中金子满和周思贤提到了他们之前在县城里的书院读书的时候。
学子们大多都会邀约同游,或是去赏花,或是去赏景,当然只要有他们觉得雅致的地方,他们都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
这就跟柳迎瑾的想法不谋而和了。
因此,柳迎瑾开始计划要将桂花村改造一番,好吸引更多的人到桂花村来。
桂花村里有很多桂花树,这到也是一大特点。
但光有桂花还不够,还得再种些其他的花,最好是能保持一年四季都有花盛开。
这样,随便什么时候,桂花村都能有花可以赏,有不同的景可以看。
柳迎瑾大概设计了一下,就询问了金子满和周思贤的看法,他们都觉得这样一定能招来不少人。
因此,柳迎瑾便拿着初步的设计图找到了村长。
村长刚听见柳迎瑾的想法的时候,简直就被惊呆了。
听了柳迎瑾的整个计划之后,他只感觉柳迎瑾太敢想了。
但他却完全不知道柳迎瑾的这个计划到底行不行,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柳迎瑾说着个方案周思贤和金子满都觉得可行的时候。
村长这才认真考虑起了这个计划的利弊。
考虑之后,好像对桂花村没什么大的影响,他们依然可以继续种田地,只不过是在山上挖一些水渠和栽种一些花草,还有修一些山道等。
再加上,柳迎瑾一直带着桂花村过得越来越好。
因此,村长决定按照柳迎瑾的想法把桂花村好好改造一番。
村长同意了之后,柳迎瑾这才回去做详细的计划。
这样,等大就修完了路,就可以开始着手桂花村的改造项目。
柳迎瑾打算以山上流下来的那一条水流为中心,在四周做一些修改,然后种上个各种各样的花草。
再修一些亭台,供大家游玩休息。
还有就是新修的祠堂和牌坊那边,也可以供大家参观。
很快,柳迎瑾便拿做出了详细的计划,带着周思贤和金子满又很村长一起商量了一番。
村长终于也完全认同了这个计划可行。
因此,便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打算等忙完手头上的事就开始施行这个计划。
关于资金问题,柳迎瑾的想法,还是跟原来一样,由大家一起出资,当然这是一个有收益的投资。
之后赚到的钱按投入的比例给大家分红就是了。
因此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随着手上的事情一件件解决,天气也渐渐冷了下来。
桂花村这一带的气侯倒是很不错,即使冬天也不会太冷。
天气一冷,就说明一年的忙碌都有结果了,接下来,大家就只等着过年了。
柳迎瑾手上的事也告一段落,她便想着在年前去一趟平安县城,看看顾裳居的情况。
她这一去,顾疏萤自然也要跟着去。
舒晏峥刚好定期要去平安县城送酒,因此柳迎瑾便带着顾疏萤跟着舒晏峥的马车一起进城。
舒晏峥他们第一次进城卖酒的时候,顾舒桐帮了他们很大的忙。
因此他跟顾疏桐的关系也比较好,对顾家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因此,他直接就把柳迎瑾和顾疏萤送到了顾裳居。
顾裳居的生意还算不错,几乎时刻都有人进进出出的。
柳迎瑾和顾疏萤直接就进了后院的绣房。
顾疏桐果然在绣房里,看见柳迎瑾和顾疏萤进来,她立马就放下手上的活计,朝着两人走了过去。
“柳姨,萤萤,你们回来了。”
顾疏桐一脸欣喜地跟柳迎瑾他们打招呼。
“嗯,最近刚好有时间,就想着来看看你们这边进行得怎么样了。”
柳迎瑾笑着解释道。
“嗯,这边基本还是老样子,纺织坊也已经开起来了,爹得正在那边盯着呢。”
顾疏桐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那纺织坊在哪里,我能去看看吗?”
柳迎瑾看了一眼绣房里面忙得飞起的绣娘们。
“柳姨,我待你去一趟吧。”
顾疏桐说着就要带着柳迎瑾朝外走。
“我看你们这里挺忙的,要不,你告诉我在什么地方,我自己过去看看。”
柳迎瑾有些不好意思麻烦顾疏桐专门跑一趟。
“柳姨,没事的,我正好也好久没去看看了。”
顾疏桐笑着说。
“好,那我们走吧。”
见顾疏桐这样说,柳迎瑾也就答应了下来。
顾疏桐带着他们出了顾裳居,又穿过几条街之后,就拐进了一条小巷子。
很快,就在巷子里见到了一家名叫顾氏织坊的纺织坊。
光看写着顾氏织坊这几个字的牌匾来看,这织坊就是才开了没多久的新织坊。
因为牌匾和牌匾上的字都还是崭新,根本就没有斑驳的痕迹。
顾疏桐直接就带着柳迎瑾和顾疏萤走了进去。
一进门,院子里同样是摆着一些大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