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最近一直忙着盖房子的事,但舒晏江和任大柱他们一直都抽空管理秧田。
柳迎瑾抽空也去秧田里看过,秧苗已经长得差不多了,她决定等堂屋的墙完全建好,就栽秧。
栽完秧,再进行下一步。
舒晏川带着周思贤砍柴回来,也来了荒地上帮忙盖房子。
虽然周思贤干活不那么细致,但大概是心态改变了的缘故,干起活来看上去比之前顺手多了。
晌午的时候,堂屋的墙算是完成了。
柳迎瑾一家子包括任大柱他们在内,都很是开心。
虽然这事跟周思贤关系不大,但看着大家开心,他也跟着开心。
“总算是完成了第一个小目标,最近大家都辛苦了。”柳迎瑾看着高高的土墙,笑得眉眼弯弯。
“娘,那我们什么时候盖屋顶?”舒晏泽一脸兴奋。
“屋顶啊,得等等,先把秧栽了再说。”柳迎瑾看着河对面的田。
“娘,那我们就先把盖房子的事放一放,明天就准备栽秧吧。”舒晏江一脸期冀。
“好,今天做好收尾工作就回家吧,接下来又得辛苦几天了。”
柳迎瑾依旧带着笑容。
听说要栽秧了,大家都很是兴奋,毕竟那关系到接下来一年能否吃饱的问题。
早早地就干完活回家了。
舒云白父子三人也在,听说柳迎瑾他们要栽秧了,也很是开心。
之前他们还担心呢,家家户户都已经种好了水稻,已经越发绿了起来。
只有柳迎瑾家的田,还是光秃秃的,一点动静也没有。
知道他们撒了秧,这才放心了些,如今听他们要栽秧,总算是彻底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舒晏泽和芦婉清还是坐牛车进城。
卫牛头依旧把牛车赶到了柳迎瑾家门口。
柳迎瑾又趁机跟他借了牛。
卫牛头知道他们借牛是用来平田,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柳迎瑾和舒晏江舒晏川母子三人和周思贤,还有任大柱他们三个人来到田里的时候。
田里已经放满了水,水是昨天晚饭后孩子们学习的时间,任大柱他们来放的。
现在柳迎瑾他们要用泥巴把田埂糊上一遍,这是为了防止田埂漏水。
其实也简单,就是用锄头将田里的泥巴提到田埂上,稍微抹平就行。
舒晏江兄弟两和任大柱三人都很是熟练,一到田里就开始干了起来。
柳迎瑾看着他们弄了一会,也跟着动起手来,动作有些生疏。
周思贤也不甘示弱,有样学样地跟着弄了起来。
只是他没想到,一锄头稀泥巴那么重,他提起来很是吃力。
没几下,就感觉手心火辣辣地疼,手臂也跟着颤抖起来。
“周公子,你去看看那边的田里,水放得怎么样了,满了的话就放下一块。”
柳迎瑾看出了周思贤的窘迫,给他找了个轻松的差事。
周思贤朝柳迎瑾看了一眼,这就拿着锄头朝柳迎瑾指的地方走去。
别人家几乎都已经种完了,用水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水不小,放起来自然也就快。
一上午的时间,柳迎瑾他们就整好了两块田的田埂。
现在只要等卫牛头的牛来将田平整好,就可以栽秧了。
吃过饭,卫牛头就牵着牛来了,还扛着耙。
“舒二媳妇,我听你说要平整水田,就顺便把耙给你拿来了。”卫如宝笑着,放下肩上扛着的耙。
“卫大哥,多谢你了,还是你想得周到,我都忘记了这个事。”柳迎瑾笑着感谢。
“没关系的,这都是小事,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就帮你们一起弄吧,这就走?”卫牛头嘿嘿笑着。
“走,稍等一下,我们这就走。”柳迎瑾笑着答应下来。
有人肯来帮忙,她自然是一万个高兴的。
至于这人情,柳迎瑾自然是一一都记下了,等以后慢慢还,还不上的就折算成工钱,到时候还给他们也行。
到了田里,卫牛头和任大柱用耙平整水田。
其他人则继续糊田埂。
周思贤继续放水。
舒云白带着儿子儿媳又来帮忙来了,人手一多,动作就更加快了起来。
等到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已经平整好了五六块水田。
“我看这样吧,明天一早就去拔秧,可以开始栽了,边栽边平田就成。”
柳迎瑾看着平好的水田里,被风一吹,水面上泛起了波纹。
“好,都听娘的。”舒晏江很是激动。
回到家,吃过晚饭,趁着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柳迎瑾让人任大柱找了两根稍微直一些的柴。
将一头削尖,另一头拴上长长的细麻绳。
任大柱虽不明白柳迎瑾的用意,但还是照做了。
一夜过去,天一亮,简单吃过早饭,柳迎瑾就去了秧田里,准备拔秧。
没想到,舒婆子已经带着家里大儿媳等在那里了。
柳迎瑾既惊讶又有些惊喜。
舒婆子一向不待见她,最近来帮忙盖房子,她也从未出过面,今天这是要来帮忙他们栽秧了?
“大嫂,你们这是来多久了?”柳迎瑾放下手里的稻草。
“弟妹,我和娘也才刚到一会儿。”舒家的大儿媳妇赵小月脱下鞋子,挽着裤脚。
舒婆子挽好裤脚,就开始拔秧苗,连一个多余的眼神也没给柳迎瑾。
柳迎瑾早已习惯了舒婆子这冷淡的态度,并没有感觉丝毫的不舒服。
将秧苗拔起来,稍微洗掉根须上的泥土,然后再用稻草捆起来就行。
这样,是为了方便将秧苗拿到别的田里去栽。
等拔得差不多的时候,任大柱就挑着框子来装秧苗,挑到平整好的水田旁边,将秧苗抛在田里。
吃过午饭,桂香婆祖孙两也来帮忙。
倒是让柳迎瑾颇感意外,只是对于别人的热心帮忙,她也没有拒绝。
人手一多,任大柱和卫牛头继续平田,舒云白和任石头继续糊田埂。
任小雨为首的包括何桂香在内的几个孩子继续拔秧苗。
任二狗负责挑秧苗。
其余的人都在在田里栽秧。
柳迎瑾让任大柱做的绳索往田里一扯,两头的树桩往田里一插,就形成了一条直线。
秧苗照着直线栽下去,又直又整齐。
按照柳迎瑾的要求,栽成大小行。
大行就是按照麻绳形成的直线,与上一小行的距离大约有快三掌宽的距离,在大行后面差不多一掌宽的地方再栽上一行,即为小行。
舒婆子心里十分的惊讶,在她的印象中,柳迎瑾一直都没什么主意,
特别是在农事上,都是按照家里人的要求做活。
如今倒是不知道她哪来的这么多主意,栽这么稀,一块田才能栽多少秧苗,等到秋收的时候,想必她这几个孙子又要跟着挨饿了。
舒婆子心里骂着柳迎瑾,嘴上却是不说。
“舒二媳妇,我老婆子多句嘴,你别见怪。”桂香婆看着两行之间空出来的那块地方,叹了口气。
“桂香婶,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就是了。”柳迎瑾直起腰来,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这空出来的地方会不会太宽了,这样,田白白空着,恐怕秋收的时候,收不到多少粮食。”
桂香婆指着大行的间隙。
“这啊,是我在城里买稻种的时候,卖稻种的人告诉我的方法,说这样的方法,能提高产量。”
柳迎瑾笑着瞎编道。
“哦,那是我老婆子多事了。”桂香婆点了点头。
“没有,我知道桂香婶也是关心我们,为了我好,我开心还来不及呢。”
柳迎瑾笑得眉眼弯弯,看起来是真的开心。
听见柳迎瑾的话,舒婆子的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