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婉清看着面前再次被装满的碗,一时间百感交集,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嗯。”
应了一声,低下头,喝着碗里香甜的山药粥,似乎更甜了。
直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芦婉清便开始收拾,双胞胎两孩子也跟着帮忙。
“小渊和小溪都懂事了,知道帮忙干活了。”柳迎瑾忍不住夸赞道。
听到柳迎瑾的话,两个孩子心里生出了一丝异样的感觉,抱着碗筷快步进了厨房。
“哥哥,娘亲夸我们了是不是?”
厨房里,舒晏溪凑近舒晏渊的耳边轻声确认着。
“兴许她只是今天心情好,还是得要小心不要惹她生气,不然还是会挨打。”舒晏渊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哦,我知道了。”舒晏溪显得有些失望。
“大江,明天你和川儿还是跟着村长叔他们去帮忙,小泽陪着我进城一趟,我将人参卖了,顺便买些粮食回来。”
柳迎瑾看着一脸疲惫的三个孩子,满是心疼。
“川儿,你跟着你大哥,能干多少就干多少,不用勉强自己知道吗?”
柳迎瑾看着舒晏川,他不过才十二岁的孩子,就要跟着村里的壮劳力干活了。
不过柳迎瑾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等她有了钱,她要送他们去读书,让他们去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这样想着,柳迎瑾的心里才好受了些。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几个孩子就都起来了。
芦婉清已经煮好了早饭,还是野菜粥,不过一人面前放了一个水煮蛋。
柳迎瑾一坐下,就看到几个孩子看着眼前的鸡蛋,忍不住咽着口水,芦婉清也低着头,只是她的面前是没有鸡蛋的。
“吃吧,吃饱了好干活。”柳迎瑾说着喝了一口粥。
双胞胎两孩子先拿着鸡蛋,凑到鼻子面前,闻了闻,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始剥鸡蛋壳。
芦婉清低头喝着碗里的粥,舒晏江注意到芦婉清没有鸡蛋,正打算将自己的鸡蛋递给她。
“婉清,我不想吃鸡蛋,你吃了吧。”柳迎瑾抢先一步,直接将面前的鸡蛋放到芦婉清的面前。
舒晏江刚伸出的手僵了一下,又缩了回来,正纠结着要不要将自己的鸡蛋让给柳迎瑾。
低着头喝粥的芦婉清猛地抬起头来,一脸惶恐地看着柳迎瑾,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还是没敢说出来。
“让你吃,你只管吃就是了。”柳迎瑾的语气很是温和,却不容质疑。
听到柳迎瑾的话,舒晏江又默默将鸡蛋放到了自己的面前。
芦婉清只得低下了头,小心翼翼地剥开鸡蛋壳,咬了一小口。
原来鸡蛋是这个味道,这是她有史以来第一次吃鸡蛋。
之前在家里的时候,什么好吃的都要留给哥哥和弟弟,自己连饭都吃不饱,嫁到舒家之后,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变。
早上煮鸡蛋的时候,她也犹豫着要不要给自己也煮一个,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还暗自责怪自己不该有如此奢望。
芦婉清眼眶一阵湿热,生怕眼泪落下来,她头垂得更低了,小口小口吃着鸡蛋。
柳迎瑾只喝了一碗粥,第一个放下碗筷,直到几个孩子都陆续放下碗筷,芦婉清才将鸡蛋吃完,她三两口喝完碗里的粥,忙开始收拾碗筷。
柳迎瑾见芦婉清眼圈有些泛红,暗暗叹了口气。
“婉清,你既然嫁到我们家,就算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以后吃穿都跟几个孩子一视同仁,你不必刻意缩减自己的吃穿。”柳迎瑾帮着收拾碗筷。
芦婉清擦桌子的手一顿,随即更加用力地擦着桌子,仿佛要将桌子擦掉一层皮一般,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滚落下来,砸在手背上,瞬间四分五裂。
收拾好碗筷,柳迎瑾也没再管芦婉清。
“小泽,收拾一下,我们这就出发去城里。”柳迎瑾说着背上背篓。
舒晏泽闻言,也背上背篓,兴奋地来到柳迎瑾的身边。
这还是他第一次进城呢,哪能不兴奋,能跟着进城,哪怕是挨一顿打,他也不怕。
柳迎瑾将用旧布包好的人参放进舒晏泽的背篓里,“咱家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可就指望着这人参了,你一定要好好保管知道吗?”
“我会的,娘,你放心吧。”舒晏泽一脸认真地保证着。
柳迎瑾抬手想摸摸他的头,没想到,刚一抬手,舒晏泽就条件反射般身子往后一缩。
柳迎瑾的手僵住,最终还是轻轻落在他的发顶揉了揉。
“走吧。”柳迎瑾有些无奈。
舒晏泽怔愣在原地,回过神来忙小跑着跟上了柳迎瑾的脚步。
村里有牛车到城里,一个人一文钱,去坐牛车进城需要穿过村子到村东头去。
柳迎瑾跟着舒晏泽到村东头的时候,牛车已经等在那里了。
赶车的是村里的卫大牛,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平日里大家都叫他卫牛头。
年景不好,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进城的人不多,再加上有的人根本不舍得花钱坐牛车,自己走着进城,因此有的时候甚至都没有人坐牛车。
但卫牛头每日都回来村口等着,只要有人他就跑上一趟,没人也就只好作罢。
接连几日都没有人进城,今日卫牛头本也没抱什么希望,远远地就看见柳迎瑾母子过来,忍不住面露喜色。
“卫大叔,现在就能走吗?我和我娘要进城?”不待走近,舒晏泽就朝着卫牛头大喊。
“时间也差不多了,想来也没有其他人要坐牛车了,我们这就出发。”
卫牛头笑着,黢黑的脸上满是褶子,上前接过柳迎瑾背上的背篓,放到牛车上。
正要去接舒晏泽的背篓时,舒晏泽却是先一步将背篓抱在了怀里,一副宝贝的模样。
“哟,这是藏了什么宝贝,还怕我抢了你的不成。”卫牛头见舒晏泽的样子,不由一阵好笑。
舒晏泽并没有回答卫牛头的话,而是看向柳迎瑾。
“这是我们昨日偶然在山上挖到的药材,想着拿到城里去换些钱,家里实在是没有粮下锅了。”柳迎瑾有些难为情。
“唉,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卫牛头叹了口气,转身上了牛车。
见柳迎瑾母子都坐好了,他这就赶着牛车往城里去。
牛车换晃悠悠地走在大路上,柳迎瑾一路看过去,情况都和桂花村差不多,田地大多是荒芜的,毫无生机可言。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牛车终于到了城门外,卫牛头是不进城的,进城一人还要交一文钱的入城费,他只在城门外等。
柳迎瑾想到今日买的东西有些多,就提议让卫牛头跟着他们一起进城,至于卫牛头的进城费由她来出。
卫牛头反正也没事,在哪里等都一样,便也同意了柳迎瑾的提议。
进了城,没有柳迎瑾想像中的热闹,好多铺子甚至都没有开门,显得有些萧条。
牛车缓慢地在街道上走着,舒晏泽左看看,右看看,根本看不过来,只恨他娘没给他多生几双眼睛。
柳迎瑾则是四处找药铺,走了大半条街,终于见到一家开门营业的药铺。
“这有家药铺,我们先去看看,麻烦卫大哥等我们一下。”柳迎瑾面露喜色,扶着舒晏泽下了牛车。
看着匾额上“仁济堂”的字样,想来这店有些年头了。
药铺伙计见有人进来,忙上前招呼,“二位需要抓什么药吗?”
“我无意中得了两株人参,想问问你们收不收?”
柳迎瑾说着从舒晏泽背上的背篓里拿出旧布包着的人参,小心翼翼地打开递到伙计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