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的意思如何?”
南宫晔铁青着一张脸,心中很是不满这群人的反驳。
“殿下,依微臣之见,还是先把太子殿下给放出来,再做定夺。”
南宫晔闻声看去,此人并不是他的人,而是先前太子党羽的人。
原本他还以为这些个太子党羽的人都已经歇了心思,可是没想到竟然在这种关头又活跃了起来。
“是啊,殿下,您可以不给微臣们交代,可总要给百姓们交代吧。”
真假遗诏之事让登基一事出现了争议,皇位一天不定下来,北岳对南御国的危害就更加逼近。
“这件事情,本王还需要再做定夺,让本王考虑一下。”
就算是南宫晔想要给这群朝臣解释那天宫变的时候发生的事情,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毕竟太子党羽的人就算是知道真相,也会把真相和事实扭曲,不会给他喘息的机会。
所以在这群人还没有开始来阴的之前,他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可是这些事情已经让他的脑袋全部都是混乱一片,根本就没有心思来想该如何安定这些事情。
太子党羽的人听见南宫晔这么说,也就没有办法了,毕竟南宫奘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退朝。”
“是。”
南宫晔没有心情再留在朝堂之上,退朝之后让人把萧衍和离语叫进了宫中。
离语一直在关注这些事情,所以南宫晔找她和萧衍进宫是为了什么她也是明白的。
“离语,萧衍,你说,我到底该如何是好?”
南宫晔扶着额,揉着太阳穴,眼中满是焦虑,他现在根本就静不下心来,所以也就没有做出准确的判断。
“殿下,您是要登基为王的人。”离语见南宫晔如此,叹了一口气:“若是这点事小事都摆平不了 您以后怕是也难以坐稳江山。”
这话离语虽然说得绝,但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按照南宫晔如今这般温吞的性子,怎么可能坐得稳南御国的江山呢?
南宫晔闻言,微微一顿,缓缓抬起头来,入目的是离语和萧衍那双坚定和加以信任的眸子。
萧衍虽然没有说话,不过他还是相信南宫晔的能力,能够摆平这次的事情。
如此,南宫晔也明白了,这次的事情,他要是不狠一点,根本就是难以登基,毕竟太子党羽的那群人可不会对他温柔。
这么一来,南宫晔也找准了方向:“离语,谢谢你,我知道该如何做了。”
南宫晔在沉思片刻之后,就改了之前离语和萧衍进来看着他那萎靡不振的模样,而是焕然一新,眉宇之间都带着自信的神采。
“不必客气,这些事情,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做,不然凭着我再神通广大,也是不行的。”
离语见南宫晔想明白了,也就不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让南宫晔自己决定便可。
萧衍不想让离语在南宫晔这里待太久,于是见事情已经说完了,就带着离语回去了。
对此,离语很是无奈,不过南宫晔却是没有在意什么,毕竟这个时候还有更大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在萧衍和离语离开之后,南宫晔回到了殿下府,让人去请朝臣们过来殿下府中做客,时间就在午时。
底下的人迅速去请了这些人,有一些朝臣很快就到了,有一些身上都还穿着官服,没想到刚回府就收到了消息,立刻赶了过来。
不过这也仅仅是有一些罢了,南宫晔看着到场的人,眸子中并无情绪波动。
刚才他大概看了一下,到场的人不过是一些中立的或者是明显站在他这一边的朝臣,唯有太祖党羽拒绝了这次的宴席。
看来,他们是不准备接受南宫晔的示好了,不过这个结果也是南宫晔一早就预料到了的。
“来人,带人围困东宫,严加看守,一只苍蝇都不能放出来,至于那些拒不见客的……”
南宫晔眼中划过一抹算计,让底下的人看得心中有些慌乱。
不过一想到自己是已经过来了这边的,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毕竟南宫晔此举也只是针对东宫,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至于那些不见客的大臣们,跟他们说,本王执意邀请,若是他们不来,可就别怪本王带着人去他们府中做客了。”
南宫晔顺着刚才的话继续说下去,说出来的内容却是让人胆战心惊。
聂侯爷今天是到了场的,见南宫晔突然之间就改变了在朝堂之上的态度,忍不住蹙起了眉头。
这殿下现在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不得不说,聂侯爷开始有些看不透这个殿下了。
那些没有到场的朝臣,在南宫晔强行的手段之下,不得不邀约而来。
毕竟南宫晔那话可是赤裸裸的威胁,带着人去他们府中做客,可就不知道是带着什么人了。
当第一个人进来,南宫晔手疾眼快,瞬间就拔出腰间的佩剑,指着其中一个人的喉咙。
被指着喉咙的人被吓破了胆,双腿打着颤:“殿下,您这是?”
周围的人见状,也都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态,毕竟南宫晔速来是个柔和的人,要见到他对着谁拔剑相向,那可是难事啊。
南宫晔却是不理会那人,而是对着身后的聂侯爷说道。
“聂侯爷,这登基的事情,你已经看了两代了,所以这事您再清楚不过,这登基要用到什么东西?”
被点名的聂侯爷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过看南宫晔现在这样子,也明白了些许。
“回殿下,这登基不仅仅是要有遗诏,还需要专门的传位玉玺。”
此话一出,南宫晔的嘴边勾起一抹弧度,看着面前的男人:“那南宫奘交上来的那圣旨是否就是传位玉玺?”
“并非。”聂侯爷是见过那圣旨的:“那圣旨上面,这是一般的玉玺,并不是传位玉玺。”
这话让所有人都要不敢再反驳什么了,毕竟聂侯爷是南宫奘的亲外祖,要质疑,也轮不到他们来质疑。
太子党羽见大势已去,虽然不甘心,但还是低头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