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语只在医馆中修整了两日,就觉得有些无趣了。
便寻了个机会,向萧衍提出要回宫:“我身上的伤已经好了,又在这里休整两天了,是时候回宫去了。”
萧衍却不让:“俗话说,伤筋动骨都得在床上躺一百天。你这次伤在这么致命的地方,身体又很虚弱,怎么可以这么快就回去?”
自己实在是记挂着宫中的事务,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伸胳膊踢腿:“你看,我胳膊和腿都好好的,人也没有什么大碍,没必要再待在医馆里了!”
萧衍将离语一把按回到椅子上,丝毫没有要妥协的意思。
“你怎么也得在医馆里再待两天,不管你身上的伤好了没有!反正我是不放心的,万一你这么贸然回去又遇到了歹人,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
知道萧衍也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她无奈地笑了笑:“好好好,那我再待两天就是。”
一个人待在医馆中也觉得有些烦闷,好在她还可以跟苏杏聊天解闷,苏杏医术了得,各种病症都十分精通。
自己不认识的药物,苏杏只要瞟一眼就能叫得上名字,简直就像一部医典一样神奇。
离语感到十分惊奇,就常常问苏杏一些有关医术的问题,苏杏整天跟药物打交道,见到离语对医术这么感兴趣,当然也乐意解答。
苏杏和离语聊得很是投缘,两人谈话间竟有些相见恨晚的意味。
自己虽然学了不少医术,但终究还是只学到一些皮毛,治病救人当然是不行的。
而且她对于学到的这些医术依然不满足,这日和苏杏谈话时又说起了这件事情。
苏杏微笑着道:“我看你的确是个很有天赋的人,我教你的那些医术,你学过一遍就都能记住。若你不用久居在深宫里,完全可以去当一个大夫行医赚钱。”
离语却被苏杏的想法给逗笑了:“就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哪儿行啊,估计天天都会有病人找上门来让我赔钱。”
苏杏忍不住开怀大笑:“我当然只是说笑的,你现在还没有到可以出师的地步呢!”
听了这话,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那不如我就拜你为师,潜心学习灌输,以后去治病救人如何?”
离语知道自己不日就要回宫里去,如此一说只是开个玩笑。虽然她明白多学一点医术有益无害,但是现在她完全没有时间。
她这么随口一说,苏杏心里可当了真:“那当然好,我也正想收个徒弟呢,可是现在愿意一心学医的人不多了,我也不知道该上哪去找徒弟。”
听到苏杏这么说,反而有些犹豫了。她不会在医馆里待太久,很快就要回去了,就算拜师也没多少时间学习了。
苏杏像是看出了离语心中的忧虑:“这几天时间足够我教你很多入门的医术了,你天赋也很高,肯定能学会不少有用的东西。”
再听听苏杏这么说,她心中想要学医的念头又生长了起来。
之前莫名其妙地中了那一剑,她以为自己肯定是魂归西天了,就算不死接下来的半生也是个废人。
没想到她侥幸被医谷中人所救,不但捡回了一条命,身体甚至还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
经历过了这件事,离语比从前更加感受到医术的重要性。原来拥有了医术,起死回生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现在知道自己竟然还能拜医谷中人为师,离语感觉自己就是修了八辈子的福。
反正萧衍也一拖再拖,不肯让她早点回去,她在这里多待几天还能让萧衍更加放心。
想到萧衍,离语又想起了他奇怪的失忆症,不免有些心疼他。
“我一定要好好学医术,争取有一天能治好萧衍的失忆症。”离语在心里暗下决心。
而且就算日后回去了,医术在宫里也至关重要。她离语既然被卷进了这个宫斗的漩涡里,一时半会儿就很难出去了。先要明哲保身,在乱境中求得一条性命,剩下的都是其次。
那些妃子整天都能整出各种各样的幺蛾子来,如果她一点医术都不懂,她的饮食就很容易被别人给算计。
同时,离语也不敢保证自己日后不会染上风寒之类的病。要是她学会了医术,再碰上这种小病就可以自己诊断了,不用劳烦别人去叫太医。
“那我就正式拜你为师了。”离语思考了一番利弊后,脸上露出了微笑。
苏杏却没有立刻接受,而是正色道:“我是医谷中人,你拜师不能就这么草草了事。你事先一定要考虑清楚,拜师之后就不能反悔。”
离语知道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规矩,并不感到惊讶:“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认你做师父。”
苏杏看到离语难得这么认真,也正经了起来:“你放心,拜师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只是要行一个拜师礼罢了,用来表现出你的诚意。”
离语心说行个拜师礼当然不是小事,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就要行礼,却又被苏杏一把扶住了:“你先起来,这样不行!”
离语愣了一下:“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别的规矩吗?或者说,是要行一个特殊的大礼?”
苏杏连连摇头:“不是的,但是如果只有我们两个的话,整个拜师之礼完不成。如果你是要真心诚意地拜师的话,我还得回山一趟去找我的师父。”
离语感到有些新奇:“是要老人家也来亲眼见证医术的传承吗?”
苏杏思考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也就是这么回事。让老一辈的医师亲自传授医经不就代表着医术一代一代传下去吗?
“对,让老人家亲自出山就是因为拜师时要有最高辈分的人在场。”说到自己的师父,苏杏眼中充满了敬佩和崇拜,还有对于昔日学医时的怀念。
过了半晌,苏杏才收起眼中的情绪:“到时候老人家会亲自传授医经,你一定要认真聆听,这在拜师这个环节中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