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元成了礼部尚书,又扳倒了周家,捡了这么一个大便宜,怎么可能不开心?
不过他还是没有忘记之前因为陈八爷之事而进了大牢的谋士和她的书童。
“来人。”柳元威严的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喊着手下的门生。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自己升官之后,府中的下人们的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这不,自己话音刚落,就有人冲了进来,然后跪在了地上,等待着自己吩咐。
柳元看到了面前这一幕,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去账房拨一些银两,去衙门把先生和她的书童接出来。”
“是。”下人自然知道柳元口中的先生是谁,领命之后就要下去实施。
“且慢!”柳元再次开口,“我同你一起去吧。”
下人反应很快,直接侧到一边,等柳元先上前去,然后才跟在他身后走了出去。
两人去账房取了银子之后,马不停蹄的去了衙门。
衙门的知府听说了礼部尚书亲自来了之后,连忙出来迎接。
“柳尚书,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知府点头哈腰,对着柳元毕恭毕敬的问道。
之前柳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士而已,这知府自然是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并不害怕。
然而现在可是不一样了,柳元直接一跃成为礼部尚书,自己想不扒着都难。
柳元本来还想在这知府面前摆摆架子,结果想到了还在狱中的先生和书童,态度又不得不放软了一些。
“这不,前一阵子我府上的谋士被抓到了牢中,现在升官发财,手头宽裕,所以今日特地带人来赎回先生。”
他这话说的相当不错,既摆明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又说出了这里的目的。
知府明白了怎么回事,直接派了手下的人去大牢中把离语带出来。
“你们几个,快去牢中通报,把柳大人府中的谋士请出来!”吩咐完之后,他又看向了柳元。
“尚书大人,你就留在这里吧。大牢里环境不太好,像您这样的高官就不要进去了,随我在这里等待就好。”说完这句谄媚的话,知府就把柳元带入了堂中入座。
柳元听了这话,明白自己现在的言行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并没有反驳,直接跟着知府进了屋子。
当那群人过来的时候,离语正带着小童缩在角落里喝着狱卒给他们特意弄来的热粥。
在牢中足足待了半个月,狱卒对他们两人却并没有多加为难。
许是因为柳元的关系,甚至还多他们有所照顾。
“先生,带着你的书童出来吧。”
离语闻言抬起了头,看到狱卒正在打开他们的所在的牢房的牢门。
离语紧紧的牵住了小童的手,然后冲着狱卒谨慎的问道。
“请问,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把我们放出去?”
狱卒已经把门打开了,拿着锁头和钥匙,带着庆幸的笑容回答离语。
“近日你在牢中有所不知,柳学士升了官,现在成了礼部尚书,之后马上就拿了银子来赎你出去了。”
听了狱卒的话,离语对柳元能第一时间想起自己这件事还算是有些欣慰。
而狱卒想了想,还不忘对着离语补充。
“话说回来你的地位还是挺重要的,幸亏我这些日子以来没有为难你,你出去之后一定要在尚书大人面前替我美言几句。”
离语听了他的话,大概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胡乱的点了点头,就直接牵着小童出去了。
这一路上她都在想着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眼看着带路的人要把她带到柳元那儿,连忙推辞掉了。
她摆脱了那群人,直接带着小童回到了柳府中他们自己的院落。
那群给离语带路的下人,连忙去告诉了柳元这件事,柳元听说了之后也连忙回了府。
“小童,快去收拾行李,把要带的东西都带着。”离语轻声吩咐着。
小童知道现在不是不是多问的时候,就直接跑去收拾自己想要带走的东西了。
柳元匆匆追了上来,看到离语他们在收拾东西,气喘吁吁的问:“先生,你们在收拾什么东西?”
“不好意思,柳大人。我们要回书院了。”离语一边收拾一边说,语气还算是良好。
柳元听了自己谋士这么说,有些一头雾水,不过他再怎么问,离语也没有多加解释,只是说自己要回书院去了。
于是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离语他们带着收拾好的行李离开了,并没有出手阻拦。
那些暗中观察着离语一言一行的皇上暗卫,看到了面前这一幕,也赶忙回到了皇宫中,对着皇上报告了这一切。
皇上听了之后,并没有马上回答暗卫的话,而是慢慢的思考起来。
“从大牢中刚刚出来就直接收拾东西回书院了?”皇上思考着。
“是的,陛下。礼部尚书还问了那位谋士原因,但是他并没有多加解释。”
“朕现在还是难以妄下结论,你继续回去跟踪他,观察他的一言一行。朕就不信还不能弄明白一个小小的书生有什么样的目的。”
“是。”暗卫领命,飞身出去了。
而皇上则是依旧坐在上位,思考着这件事情。
过了一会儿,他把手下的公公喊了进来。
“奴才在。”
“你去找人把太子给我喊来。”
“是。”
因为太子住的离皇宫极近,不一会儿,太子就走了进来,然后直接上前跪在了地上。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有了皇上的吩咐,太子才站起了身。
“父皇,这次叫儿臣来,是有何吩咐?”太子谨慎的问道,语气却是恭敬无比。
然而皇上却并没有急忙问他什么问题,而是像是思考了一番才开了口。
“皇儿,之前委派你和柳元特意接近,所以你们的关系一定还算是不错的。那你可知道他府中的那位谋士是个什么情况?”
太子听了自己父皇的话,也并没有多想什么东西,仔细想了想自己和那先生交往的这些日子,于是开口直言。
“那位先生学识渊博,并且名满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