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婉的角度看过去,刚好可以看见宋知松英挺的鼻梁,紧抿的嘴唇给人一种很漠然的感觉,但那一双长而卷翘的睫毛却又莫名将他身上的淡漠气息融化,看起来非常温柔。
就像他的人一样,时而温柔,时而冷漠。
不过林婉却知道,他这人骨子里是最温柔的,不然为什么他前面二十年过的那么苦,却从没有去抱负过任何人,即使现在已经长大了有能力了,他也没有去找他小叔把房子给要回来?
其实林婉大概能猜到宋知松对小叔一家这么忍让的原因,无非是他小的时候确实是依仗了小叔一段时间,虽然连一年都不到。
但他这个人却十分记恩,即使小叔拿走的远远超过了他给予的。
林婉还记得上辈子的时候,有一次她回她和宋知松的家有一点事,本来是挑着宋知松去公司的时候回家的,但没想到她回去的时候居然在家里遇见了宋知松,当场就愣住了。
宋知松那会对面还坐了一个穿着比较朴素年龄比较大的中年那人,正在舔着脸的朝他笑,神色间十分讨好。
宋知松的脸色当时很不好看,应该是强忍着怒气。
但是看到林婉的那一瞬间,他皱了皱眉,还是没发火。
那中年男人估计也是人精,看到林婉回来了立刻猜测她是宋知松的老婆,直接开口就亲热的叫她宋夫人,还不断的夸她年轻漂亮有气质。
还说什么宋知松真是有出息了,能娶到她,言辞之中的意思好像是知道宋知松以前混得很惨?
不过她也懒得听这些事情,只是神色冷淡的朝他点了点头,然后上楼了。
就在她走到楼梯最后几步的时候,听见那中年男子似乎在说“脾气这么大”“这丫头是不是看不上你啊”“眼睛长到脑袋顶了”。
“够了!”宋知松沉下脸,目光冰冷的看着他。
“上一次我给你钱的时候你说过什么,你说那是最后一次,你记性不好我替你记,王叔,你走吧我就不送你了。”
“诶!知松啊你不能这样啊,相当年你创业的时候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还是我给你送了一碗粥呢!不然你有可能饿死在外头,这么大的恩情你怎么就拿几万块钱就把我打发了呢?这不仁义啊.....”
后面的话林婉就实在懒得听了,她觉得听了自己的耳朵都要被污染。
当时她只觉得宋知松真是软脾气,谁都能欺负上两下,可是却没能体会到他那颗赤子之心的难能可贵。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世上真真正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过虽然他不会对小叔一家做些什么,但林婉可不会这么甘心。
正好要过年了,她觉得自己应该送一份大礼给宋知松。
至于送什么呢,那就送一栋房子给他好了!
*
林婉和宋知松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小木屋,立刻迎来了屋子里另两人意味深长的视线。
林婉对他们两人时不时的打趣已经习以为常了,跟没看见似的走了过去,但走在她身后的宋知松却对两人递了个威胁的目光,两人撇撇嘴,悄悄的说了句无趣。
饭桌上有罗文熙这个活宝在,自然是不会尴尬的。
林婉这才知道原来罗文熙和罗正弘回去是因为要回去过年,而再想到昨天罗文熙说的宋知松还会回来......
那他是指宋知松会在过完年后回来,还是说只是去车站送一下他们然后就回来呢?
林婉刚刚开口想问,罗文熙收到宋知松的视线提醒,直接飞快的转移了话题。
他哈哈笑了两声,看着林婉,说道:“哈哈过了年林婉你就十九岁岁了吧,那以后想干什么有没有想好啊?”
他在罗家虽然算不上最小,但上头也全是些长辈,一年到头来都是长辈们问他以后的规划和人生目标之类的,他没想到在这里自己还能当长辈,便做足了姿态。
“我看你做饭这么好吃,不如以后开一家饭店算了,我以后绝对天天都去光顾!”
这主意好像还真的不错,罗文熙活了这么多年,不说吃遍了全世界吧,但因为自小家里条件就好,所以山珍海味的夜吃过不少。
但是说老实话,那些非常昂贵的山珍海味,珍惜食材,甚至吃起来还没有林婉炒的一盘尖椒兔丁让他觉得下凡饭爽口。
当然这可能跟他这人没什么富贵舌头有关,就喜欢吃这种家常一点的菜,但不可否认的是林婉做菜的味道确实不错,至少开起来之后绝对不会愁生意。
而且啊,他也听说林婉好像是高中都没念完就辍学了,说是自己没心思念书,那这样的话不如就正好找个好活计自己开始做,趁着年轻多拼搏一下,以后年级大一点了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听得出他这话是真心实意的在为自己思考,林婉没有嫌弃说开饭馆不好怎么样,只是摇摇头,“我过完年之后应该还会继续回学校上课,然后考大学,至于开饭馆这件事情的话,如果以后有机会,应该是会实行的。”
毕竟她其实真的挺喜欢做饭的,也很喜欢别人吃完自己所做的饭露出的愉悦和快乐的表情。
没想到林婉还会再回学校念书,罗文熙没忍住自己心中的疑惑,问她:“我以为你是不喜欢念书的,怎么又忽然想着回学校念书了,啊当然我个人好似非常支持你回去念书的,毕竟知识学的多了,无论以后做什么样的动作都会强一些。”
林婉解释:“因为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而且以前不上学也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现在觉得以后的世界肯定得多学点知识才行,不然岂不就跟不上时代了。”
对于她一个乡下出生的女孩子有这么高的觉悟,不说罗文熙了,就连罗正弘都对她刮目相看,摸着胡子沉声道:“你这话说的没错,现在的时代就变化的这么快了,要是不多学点新知识,以后绝对跟不上时代,所以某些人啊,别以为打猎就能打一辈子,说不定以后你一只野兔卖的钱啊还买不起一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