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是干正经大事的!
无情令狐2025-11-20 17:382,197

王大治与他并肩,边走边说:

“您可真问对人了。这地方,我闭着眼都能数出谁住哪。”

他抬头环顾四周,一栋栋带院的独栋别墅,有的三层,有的两层,绿化葱茏,静得能听见风吹落叶。

“这儿五十年前建的,算老小区了,但当年标准高得离谱——每一栋,都是按‘干部楼’的顶格标准盖的。”

“表面看,都是100平的占地面积,可你想想——一平米平层,跟一平米三层小楼,能一样吗?”

孙连成点头:“懂了。”

“总共五十栋,住着的全不是一般人。”王大治声音压低,“现在还在岗的,厅局级往上。退下来的,那都是老常委、老书记。”

“那……”孙连成眼睛一眯,“退休的,也能住这?”

“当然能。”王大治笑得意味深长。

孙连成没接话,只是抬头,看着头顶那片被树影切割的夜空。

心里,却像被风吹开的一页旧账。

原来,这院里藏着的,从来不是房子。

是人的位置,是人没说出口的算盘。

他笑了笑,没吭声。

脚步,却更稳了。王大治吐了口烟,嘴角一咧,带着点认命的劲儿:“唉,都是老家伙了。”

“有的比我在这儿住得还久,二十来年,风吹雨打都熬过来了。”

“上面的领导?谁还愿意管这摊子事?”

“新来的?更懒得惹这麻烦,动一个,一堆人跟你瞪眼。”

孙连城点头,没吭声,隔了会儿还是忍不住问:“这地方,到底还住着多少退了休的老干部?”

王大治慢悠悠数了数手指:“七家。”

“前政法委书记,前公安局长,前……”

他掰着指头,一口气报了四五个前任,连退休十来年的“前前”都翻出来了,最老的一个八十多,天天拄着拐在院子里遛弯儿。

孙连城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卧槽!”

“这他妈不是干部宿舍吗?市委大院!”

“咋整得跟敬老院似的?!”

“哎哟,别急别急。”王大治笑得像邻家老头,“骨头都松了,还硬撵人家走?”

“万一哪天老干部一觉睡过去,人就在院子里凉了——那可就成大新闻了,全市都得抖三抖。”

“拖呗,拖一天算一天。”

孙连城也深吸一口,像要把胸口那团闷气吐干净:“现在还住在这儿的常委,有多少?”

王大治想都没想:“全在这儿。”

“不过也有几个自己不愿意住的,比如咱们的潘书记——纪委书记潘广生。”

“他说这儿阴气重,风水不好。”

孙连城嗯了一声,没接话。

王大治便领着他挨个指房子:“喏,那是吕州市委常委老赵的家,门前那棵老槐树,三十年了没挪过窝。”

吕州一共十二个常委,现在剩十个。

市委书记:孙连成。

市长:空着。

副书记:也空着。

常务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潘广生。

常务副市长兼南区特区长:吉学。

组织部长:安长安。

政法书记:陶胜。

宣传部长:王大治自己。

统战部长:曹富国。

秘书长:闫明。

车分区政委:陈兴华。

北区开发区的副市长:李志。

——原本易学习也在里头。

还有那个当过常委的周鹏,公安局长兼副市长,以前也是风云人物。

孙连成默默记下每一个名字,像是在背一份危险名单。

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个小湖边,水面静静的,连条鱼都懒得冒泡。

孙连成忽然笑了,看着王大治:“我来吕州之前,易学习跟我说过一嘴——这儿山头多,派系乱。”

王大治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嘿,这易学习,嘴还挺准啊?”

孙连城一挑眉:“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也觉得有山头?”

王大治摸了摸下巴,笑得像在猜谜:“主观上?没有。客观上嘛……”

“你说有没有?”

孙连成翻了个白眼:“你这话说得,跟高育良一个腔调,玩起辩证法来一套一套的。”

王大治摆摆手:“我可比他早进系统。当年在汉东大学,我是政法系教哲学的,他是教刑法的。”

“俺俩还搭过课,他是我后辈。”

孙连成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你……你是老师?”

王大治咧嘴:“那可不,高育良能爬到现在,全靠他那套‘政治敏感性’——你真以为他是靠政绩?”

“汉东谁不知道?他当年在省委党校,天天翻《毛选》,讲稿都是自己写的,抄都抄不出他那味儿。”

孙连城没接茬,眉头却锁得更紧了。

“行,说回正事。”他催道,“你心里到底咋想的?”

王大治盯着他,看了足足五秒,像是在测他的成色。

然后轻轻点了下头,声音压低了:“陆景和,跟赵立春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孙连成摇头:“这我真不知道。”

“可他明明还差三年才到年限,怎么就突然退了?”

王大治猛地抬头:“对啊!”

“我们都猜,是沙瑞金发现了什么铁证。”

“没声张,没硬碰,直接把他‘请’下来了——图个脸面,也给汉东留点体面。”

孙连成点头:“副部级干部,真掀到底,汉东这艘船就翻了。”

“赵家都把底都掀了,再来一个陆党,怕是连船板都剩不下。”

“所以,他们选择了——慢慢撤。”

“陆景和一走,陆党就散了。”

王大治顿了顿,声音更低:“可……潘广生,好像在悄悄收编旧部。”

孙连成一愣:“纪委书记?”

王大治点头:“是他。”

孙连成眯起眼:“他一个搞纪检的,琢磨这事儿?那岂不是……自己也沾了?”

王大治摇头:“没实证。”

孙连成沉默几秒,缓缓道:“我明白了。”

“除了这个纪委书记……”“还有别的山头没?”

王大治摸了摸下巴,琢磨了一会儿。

“没了,真没了。”他叹了口气,“都是陆景和搞的,把吕州风气带歪了。”

“他一走,吕州总得喘口气吧?”

“关键还在你身上,新来的书记。”

“你往哪走,吕州就往哪跑,这地儿,跟着你转。”

孙连成一听,哈哈笑出声来。

“哎?啥意思?点我?”

“考我?”

“我来吕州可不是来玩虚的,是干正经大事的!”

“安长安那家伙,组织部那个,是潘广生的人不?”

王大治立马摆手:“肯定不是。”

“潘广生和安长安,原来都跟陆景和穿一条裤子。”

“现在陆景和倒了,猢狲散了。”

“安长安那种人,怎么可能甘心给潘广生当小弟?他骨头里都刻着‘往上爬’三个字。”

孙连成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只淡淡一句:“那行。”

继续阅读:第263章 就只是为了修这条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汉东:查我孙连城?国家倒欠我六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