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N次元>汉东:查我孙连城?国家倒欠我六十!>目录
第25章 光明峰项目还能不能推进?孙连成连连点头。
“您说得对。”
“要是连群众的利益都保不住,历史的车轮往前滚,那滚的也是倒退。”
“真正的进步,是带着百姓一起走。”
陈岩石满意地拍拍他的肩。
“你这觉悟,行!我支持你!”
就在这时,一名警察走过来。
“孙书籍,李书籍让您过去一趟。”
孙连成回头一看,立刻点头。
陈岩石扫了眼现场,秩序已经稳定。
“行,我跟你一起去。”
“正好我也想见见李达康。”
“他眼里只有政绩,只看GDP,这路走偏了。”
“再这么下去,非出大事不可。”
“历史的车轮不是用来碾人的,别忘了脚下还有血肉。”
孙连成先一步走到李达康面前。
李达康脸色阴沉,盯着他开口。
“孙连成,你胆子不小啊。”
“你还代表政府,给工人立保证?”
“我问你,”
“今天不拆,什么时候拆?”
“光明峰项目还能不能推进?”
孙连成眉头一扬,毫不退让地迎上李达康的目光。
其实他现在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
冷眼旁观,看着李达康自己陷进去。
可问题是,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李达康要是倒了,他也别想好过。
这让他心里特别拧巴。
这时,祁同伟又开口了。
“是啊,孙书籍。”
“维权也得依法。”
“大风厂的产权已经判给山水集团了。”
“人家是合法拆迁。”
“工人霸占厂区,本身就是违法。”
“今天这场火,就是情绪失控的结果。”
“真要维权,去法院打官司就是了。”
“堵在厂里闹事,根本没道理。”
孙连成一听,猛地转头看向祁同伟,眼神里全是震惊。
这家伙,疯了吧?
把工人说成是闹事的?把冲突归咎于他们?
难道错的不是强行拆迁?不是漠视民意?
这些话,你怎么一句都不提?“再说了,大风厂这一拆,直接关系到光明峰项目能不能顺利推进。”
“你是光明峰的总负责人,按理说最急的该是你才对。”
“结果你倒好,跑来跟这些工人站一块儿,闹起来了?”
“说重一点,这叫徇私,叫乱用权力!”
孙连成气得直瞪眼,可他面对的是祁同伟。
祁同伟级别比他高,还是省厅下来的干部。
自己不过是个区里提拔上来的代理副市长,官职、背景都差了一大截。
争?争不过。
他只能低头不语,默默站在一旁。
因为——
陈岩石来了。
接下来,他什么都不用说。
只要站在这里,静静看着。
看着李达康自己把自己绕进去。
他只需等着。
等着那颗子弹,再飞一会儿。
陈岩石一出现,李达康和祁同伟脸色都变了变。
李达康迅速给祁同伟递了个眼神。
祁同伟立刻会意,抓起对讲机,命令推土机重新启动。
……
“陈老!陈老!”
李达康立马换上笑脸,快步迎上去,搀着陈岩石坐到旁边的铁架上。
陈岩石接过水,一口气灌下去大半瓶。
“陈老,这大风厂的事,我其实一直放在心上。”
“但今晚这个拆迁时机,真不能再拖了。”
“要是今夜不拆,后面更难动得了。”
他语气放得很软,态度也很谦和。
毕竟他听孙连成提过,陈岩石跟新来的省委书籍沙瑞金关系不一般。
这种人,他不敢轻易得罪。
陈岩石盯着他,目光如刀。
“李达康,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达康搓了搓手,偷偷看了祁同伟一眼。
祁同伟微微点头,给了他一点底气。
他身子往前一倾,压低声音说:
“陈老,我是这么想的。”
“今晚出了这么多事,乱归乱,但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不如趁这个当口,把厂房推了。”
话音刚落,陈岩石脸色一沉,眼睛瞪得老大。
“什么?”
“你敢!”
看陈岩石动了真怒,李达康赶紧解释:
“陈老,什么经济纠纷、股权问题,都得按法律来。”
陈岩石直接挥手打断:
“现在不是讲法律的时候!”
“老百姓现在对政府都没信心了!”
“我们正该抓住机会,把信任一点点找回来。”
“今晚,绝不能拆!”
这话斩钉截铁,李达康听得出,陈岩石是动了真格的。
他心头一紧,又辩了一句:
“陈老,可您也不能当违法分子的保护伞啊!”
“要不是您站出来给他们撑腰,这群人哪能闹到这个地步?”
“您这话什么意思?”陈岩石猛地站起身,胡子都气得抖起来。
“你觉得我是在包庇犯罪?”
“我为什么帮工人?”
“还不是因为他们被坑得太惨了!”
“李达康,你心里还有老百姓吗?”
“你还算是个好干部吗?”
“你是人民的公仆,还是政绩的奴隶?”
“党员,中国的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不是为数字服务的!”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李达康心上。
他是有名的“政绩狂”,但从来没人敢当面戳他脊梁骨。
陈岩石这几句话出口,祁同伟和赵东来都吓了一跳。
孙连成憋着笑,差点没忍住。
李达康的脸,已经青了。
这些话看似平平淡淡,可句句扎心。
说他忘了百姓,说他眼里只有数据。
而事实呢?
李达康确实早就离老百姓远了。
他眼里看的不是人,是报表。
是GDP,是增长率,是年底的总结报告。
他不贪钱,不收礼,也不和商人勾结,清廉得很。
他也真干实事,拼命推动京州发展。
在他看来,大多数人受益,少数人吃亏,是正常的。
为了大局,牺牲几个人,算得了什么?
时代像一列高速前行的火车,总会有人被甩下,甚至被碾过。
难道因为有人哭喊,就该让整列车停下来?
那车上更多的人怎么办?他们的利益谁来管?
……
某种程度上,李达康已经“悬空”了。
他看到的不是民生疾苦,不是百姓冷暖。
而是数据,是排名,是一张张被修饰过的成绩单。
这才是最可怕的。
他外表光明正大,一身正气,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
可正因如此,他脚下的阴影才更深,更长。
没人注意到,他一路走来,踩着多少人的肩膀。
没人看见,他每一个“成功”背后,有多少人默默承受代价。
他的政绩,是多少普通人的血汗和痛苦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