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晨时。
宁国皇宫,承祥殿。
大臣甲:“怎么今日突然就召开早朝了?不是说好了从今往后早朝都废了吗?”
大臣乙:“我哪儿知晓,原本今晨在府上跟我那房新纳的小妾正亲热着,却叫突然下来的这么一道圣旨给搅和得生生没了趣致。”
大臣丙:“是呀,依下官来看,这位女帝真真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了!”
大臣甲:“你这小生!什么都不知晓可千千万别胡说八道,是新提拔上来的罢?”
大臣丙:“回丞相的话,下官确是不久前科举中试,女帝亲封的状元,被封作七品的小官儿。”
大臣乙:“陛下亲封的状元?哼,什么陛下亲封,你们都不知道。陛下离宫了好些日子,这期间,都是陛下身边的大阁主打理着朝政事务!”
大臣丁:“刘将军说得对呀!你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官儿,陛下回宫,随时都有可能把你这顶乌纱帽给摘喽!”
大臣乙:“哎哟,王太傅也来了?!听说你在养病,身体怎么样了?”
大臣丁:“还得多亏了大阁主给老臣差遣过去的那名御医呀!把老臣的病给治好了!现在身子骨硬朗着呢!”
“……”“……”
承祥殿内的一群大臣们正聊得热火朝天,只听得宫门外一道清亮的女声高声叫道——
“陛下驾到——”
殿中的诸位大臣们均是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巴,寻在自己的位置上俯身跪下,面上尽是恭谨之意,齐声高呼,“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耳畔响起一阵极轻极轻的碎步之声,继而便响起了一声温和的浅笑,携着温浅的动听悦耳之声,“嗯,诸位爱卿都平身吧。”
“谢陛下。”
一群老臣自地上颤颤巍巍的爬了起来,竟是立在原地无人吱声儿。隐隐可见他们头顶上的那顶乌黑的纱帽在微微颤抖,不晓得究竟是紧张的还是激动的。
女子又笑,笑声极轻极浅,似乎要融在空气里,若有若无,“怎么了?莫不是半年多的时日没见孤,都同孤生疏了?有话就说,孤不会怪罪于众爱卿的。若是没话,孤便退朝了?”
容颜倾世的女子说着就要自金黄发光的凤椅上立起身来,几乎都搭上候在一旁的小四的手打算离开了。
却听得有一道苍老的声音中气十足的道,“陛下!”
女子折回身重新坐在凤座上的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没人能看清楚她究竟是怎么在上一秒还立在诸位大臣之间,下一秒就已然是在凤座上坐得很是稳当,且还——
翘着个二郎腿儿。
抬眸望去,女子看清那人只觉得自己太阳穴“突突”的跳,头疼得厉害。原来是刑部尚书那老头子。
“原来是刑部尚书,老爷子,您说。”
就在女子原本以为刑部尚书又会开始他的长篇大论式教育之时,却听得殿下那位头发几近悉数花白的老者,苍老的声音之中满含心疼和担忧之意,
“陛下,您出宫多日,听四阁主道是昨日夜间方才马不停蹄的赶回京都。”
老者顿了顿,抬头又继续道,“怎么也不歇息上一日,好好调养调养凤体?若是劳累过度,凤体怕是承受不住啊!老臣恳请陛下还是先休养几日,再议朝事也不迟哇!”
女子绝美的容颜上明显一怔,显然是没有预料到刑部尚书竟会这么说。她原本以为,这位母皇生前的得力干将会毫不留情的不顾及她的颜面,在朝会上痛批她一顿。
却是怎生晓得,这位老爷子竟是忧心她的身体承受不住,而劝她先罢废早朝调养好了身子,再行议会。
“是呀陛下,您是老臣几个从小看着长大的,您这身子,打小就同旁人的体质要虚弱得多,此番可万万是不能伤了凤体啊!”
“陛下,您就放心吧,有我们几个老臣在,咱们这大宁,绝对垮不了!”
“请陛下回宫!”
“陛下请放心!”
“……”“……”
诸人纷纷随声附和刑部尚书的话,在大殿之上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以至于到了后来,竟然是一齐对着女子下跪,恳请她回宫静养。
“你们……你们……你们快起来呀,孤身子不好那都是儿时的事情了,如今已经好多了,不碍事的呀!快起来!”
女子声音之中很是焦急,慌慌开口劝道。
“陛下,老臣不放心啊!先帝将您交托给老臣几个,若是您出了什么差错,老臣到了九泉之下,没法儿跟先帝交代呀!”
“是啊陛下……”
“……”“……”
女子听这群执拗的老臣说话,只觉得自己一阵头疼。这一群老奸巨猾的老家伙,真真是将她的弱点拿捏的分毫不差。
一旦同她的意见相左,便十分惬当的拿出母皇来压她,真是……
“停!打住!”
女子到底是没能再继续听得下去,蓦然出声制止。
承祥殿内倏然就随着女子的这道声音,安静了下来。
“孤首先同诸位爱卿声明——”女子环视了一圈殿下的诸位老臣,顿了顿方才开口,“孤这个早朝,是一定要继续下去的。爱卿不必劝孤,孤心意已决。”
这么一句话,将所有想要继续开口劝言的大臣,准备好要说的话,通通都给堵回了肚子里。
女子正色,在凤座上正了正身子,微微垂眸望着殿下大臣的眸色,颇有几分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孤此次召开早朝,只有一件事——”
女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合上的一双美眸再次睁开,已然是一片坚定之色,饱满的红唇一张一合,道出了四个令所有人震惊不已的同时,又热血沸腾的四个字——
“征伐青国。”
“哗——”
承祥殿内倏然的就随着这四个字,声音落地而炸开了锅。诸位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均是在议论自家陛下说要“征伐青国”这件事情。
女子也不制止诸人议论,唇边反而扬着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安静的等着诸人论处一个结果出来。
“陛下!”
是张丞相领头开的口。
“如何?”
女子慵懒挑眉,浅笑着望向年事略有些高的张丞相。
张丞相蓦然抬头,望着女子的眸色颇有些跃跃欲试的激动之色,“陛下!老臣几个以为……它青国那名公主,在武林城内那般挑衅陛下,实乃罪该万死都不足惜!”
“是呀!”
“陛下,咱们早就应该征伐青国了!”
“陛下!老夫手下的兵马早就手痒痒了,老夫愿意请缨出征!”
“……”“……”
女子不由微笑起来。她就知晓,这群老臣,无论是对她的母皇,还是对她,都是忠心耿耿,且见不得她在外面受半点委屈。
是以这“征伐青国”一事,她早就料想到了这些老臣会答应。
只是没想到,他们对这件事的反应,竟然这般强烈。
待诸人纷纷发表完了自己的意见,诸位大臣纷纷闭上了嘴巴安静下来。毕竟这最终的决定大权,还是掌握在凤座上的那名倾世女子手中的。
女子见诸人都不说话,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口,“至于征伐青国一事……”
环视一圈殿下表情均是激动不已的诸位大臣,女子故意顿了顿,吊足了他们的胃口,
“张丞相,听闻你的长孙张绍善好舞刀弄枪,年纪轻轻很有作为,孤决定封他为先锋,爱卿意下如何?”
“老臣替小儿谢陛下隆恩!”
女子点头,将目光转向兵部尚书,“明爱卿,押送粮草一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可好?”
“臣遵旨,定不负陛下厚望!”
女子浅笑,似乎很是满意兵部尚书的回答,“礼部钟大人,孤需要你尽快定出一个出征的黄道吉日,鼓舞我大宁士气。孤给你三日的时间,够吗?”
“回陛下的话,三日的时间,足够了。”
“那好,”女子笑着应承下来,很是满意礼部尚书的回答。回首,她又望向了早就候在一旁只等着女子一声令下便要行动的明远大将军,轻声出口唤道,
“明远大将军——刘将军出列听令!”
明远大将军顿时抬起头来,浑身打了一个哆嗦,几乎是从队伍之中跳了出来,“老臣在!”
女子唇边扬起了一抹冷冽的轻笑,抬手示意小四将令牌给明远大将军递下去,
“孤命令你,带领大宁五十万精兵,掌副统帅之位!可有异议?!”
刘将军一怔,“陛下,老臣领命!只是,不晓得那元帅之位是何人来担任此重任……可是昨夜同您一起回宫的国师大人冥帝?”
女子挑眉,“当然不是。”
她那个祸水的哥哥冥帝?怎么可能会是他。还好她有先见之明将冥帝劈晕了,否则,冥帝定会阻拦她征伐青国的。
“那……不知陛下可是有合适的人选?”
张丞相煞是纳闷儿,整个大宁,武将只有明远大将军能拿得上台面,除了他,真真是再没一个武将能够胜任元帅一职了。
女子眉目间神采飞扬,倏然自凤座上起身,语气坚定且不容任何人反抗,
“孤,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