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娥做好了晚餐,招呼众人,“诸位辛苦了,来吃饭?”
众人都知道田小娥厨艺好,又是熟人,也便不客气,全都笑道,“有酒没呀?烧几个菜呀。”
田小娥笑道,“酒管醉菜管饱,我烧好12个菜,你们边吃,我边烧。家中鱼虾鸡鸭啥的多着,不怕肚皮撑。”
说的诸人又大笑。
众人进齐默家后院儿。
后院儿的灶房房檐下,挑着俩大灯笼,照亮院儿。
院儿中摆着俩拼起的方桌,长条坐凳摆在桌四周,桌子上的碗酒盏酒壶摆的齐齐整整,12大碗堆的菜,摆桌子上,冒着香味。
众人说笑着,赞着田小娥厨艺,各自盛水洗了手。
田小娥对齐默说,“齐默哥,咱们立刻的离开,乘8月是团圆月,又借今日人多,不如多请些人?”
想要请的全都是住在齐默家周边邻居,
齐默是孤儿,他们不但没欺他,还帮他对付处处找他麻烦的齐家人。
平常,齐默家缺衣少粮之时,全都是几家轮流送吃的,叫他才没饿到。
现在齐默发财,又要出远门,不请众人吃饭,也说不过。
“小娥说的对,我这便请人。”
“家中酒菜多着,桌木椅也够,你尽管请人。”田小娥笑着说。
齐默就去请。
除去田小娥说的人,齐默还请来里长来。
谭家二弟兄,自家中搬来张大桌摆在齐默家后院儿。
田小娥又炒10个菜。
众人顶月色,借曚曚灯光,在齐默家后院儿中,热闹的吃顿晚餐。
到月上柳梢头,才个顶个摸着肚子说笑着离去。
里长走在最终。
他拍齐默的肩膀,说,“齐默呀,岳州是大地方,那里的人,总瞧不起咱们这小地方的。记住,讲话前,想好再说。”
田小娥抬起头,望向里长。
“多谢里长伯提醒。”齐默回道。
里长点头,“你是聪明人,记的给咱齐共县长脸呀,不要叫岳州人笑话咱齐共县的人。”
“那是自然,里长伯请安心。”齐默点头。
他怎会叫旁人小看了他?
田小娥笑道,“里长伯安心,这不还有我么?我定不会叫人小看齐默哥。”
开玩笑,去京师见高宗皇帝她也不怕!
即便区区岳州?
她上辈子到去世界各地比赛,大大小小的场合哪年不要见几次?
还怕见古代人?
里长一笑,“噢,对,还有你,你可不是小地方来的。”
“那是自然。”田小娥扬眉。
……
次日,田小娥跟齐默对文氏交代好屋子跟田的事,跟姜守富安排好酒肆的事儿,收拾好行囊,收拾好大车,于第3日鸡叫第1遍时,他们便跟着辛瑞出发。
大车安装的是棚屋架,有门窗,里边铺着棉被,可以在里边睡觉。
也不知在岳州会待多长时间,总而言之是向北走,天儿只会越发的冷,田小娥把冬装都收拾好,又带上自己所有积蓄。
齐默的身上,也给她塞几吊钱零花用。
现在她是小富婆,手头有1500来贯财产。
辛瑞赶着他的毛驴车,齐默赶大车带田小娥,顶夜色而行。
田小娥那匹毛驴,则留在酒肆中,给姜守富当脚力用。
……
虽说秋日晴好,可是江东山多路崎,不到千里路程,田小娥他们,走足足8天才到岳州。
看见不远的城墙,走在前边的辛瑞,朝后边挥手说,“默少,默少奶奶,咱到岳州。”
田小娥正搂小黑毛在大车中打盹,听见辛瑞的叫声,她瞌睡一跑而光,立刻挑帘看外边。
可不,城楼上刻着俩大字:“岳州”。
看见目的地,辛瑞开心的继续赶毛驴车。
齐默紧随其后。
不多时候,他们来到城门。
一个站在门边的肥女人,冲田小娥他们的车马紧走几步。
辛瑞说,“是朱娘子,是太太派你来的?”
“正是,太太叫我在此迎接默少跟默少奶奶。”
田小娥蹙了下眉毛,迎接?
这口气跟神情,咋看着不太热情呀?
这妇女提到的辛家的太太,莫非是那个,后来传说中的嫌儿媳不生孩儿,妒忌儿子跟儿媳妇恩爱,逼儿子休妻的恶婆母宋氏?
田小娥托腮,一个下人全都这样傲气,那主人要有多傲?
辛瑞的毛驴车停下,齐默的大车,也跟着停下。
那妇女朝辛瑞点头,来到齐默的大车边,冲齐默行着礼,“我是太太面前当差的,母家姓朱,府中人叫我朱娘子。太太派我前来迎接默少跟默少奶奶。”
“有劳朱娘子。”齐默礼貌点头回礼。
田小娥挑了纱帘,来看外边,浅笑道,“朱娘子辛苦。”
朱娘子抬起头,看见田小娥的脸,她惊异了瞬,好美的脸。
全都说家中的少奶奶是美人儿,前面这一个,居然更美2分。
就是,可惜的是,这美人儿嫁了个穷汉。
她的眼神飞速端详齐默的大车,垂下头,轻勾嘴角,走向辛瑞的大车,“走。”
“咱再接着赶路,默少,这里是城门,来到辛宅所在的街道,还有一刻。”辛瑞朝齐默说。
“辛伯带路。”齐默说。
“好啰。”
两驾车,继续往城中而行。
田小娥没放帘,一直端详着岳州城的街景。
行人来往往,非常热闹,比崇真乡的大赶大集,还要热闹,路两边,店铺林立,店铺中不时有客进出。
看着前面繁盛街景,田小娥没法接受百年后满街血流成河的场景。
她本能的捏捏不大鼓的钱兜儿。
要是她活的久,可能还会遇见北元铁骑肆虐,她的赶快着挣钱才对。
挣好多好多的钱,藏于齐共县或者是更南的深山中,叫子孙后代们活的滋润。
胡思乱想间,大车跟毛驴车都停下。
田小娥向前望去,他们的车,停在一座大宅院之前。
宅院正门并没开,这门不会轻巧的开,除非是更贵的人前来,或者是府中有红白事儿,才会开正门。
府中人,即便是老太太,平时中出行也只走侧门。下人们走,则走角门。
一边侧门开着,门口板凳上坐着俩下人。
一年青,一年老。
看见车马来,二人赶快着把侧门打的更开,又朝辛瑞说,“辛管事回了?”
“恩。”辛瑞扬了下鞭子,把车赶进院儿。
齐默的车,也跟着走入。
正院儿门口,站着俩妇女。
“默少跟默少奶奶一路辛苦了。”二人走向前,冲齐默屈膝致礼。
毛驴车中的朱娘子,走出,问那俩妇女,“太太如今在哪个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