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金殿外,那二人倒是变得客气起来,卯足了劲缓缓将两本厚重的册子放在苏妙妙的身前。
那苏妙妙也乖张,双膝跪在了金殿外正中央。
她的一举一动,只要是殿里的人想要刻意去看她,便能看的一清二楚。
太阳已经升的高了,阳光洒在苏妙妙的脊背上,让殿里的人平白瞧了去,盈盈发着金黄的光晕,就如天上的曦和女神一般,伏在地上,那认真的眼眸,静若处子,美丽动人。
她翻过书页,上面的条条款款密密麻麻,一页长白纸竟无半点的空白之处,苏妙妙不禁扶额。
“呼~好久没有这般痛快的看这么多字了,记得上次她去盗密案的时候,整整一摞足有半人的高度,那时时间紧迫她看得慌忙,后来被十几条恶犬追逐,她都没因为害怕而将记住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
如今这两本厚重的册子,她竟有些心虚起来,不知道自己的脑子还好不好用了。
她有一目十行的本事,倘若常人看这一页,估计要半个时辰可她却不同,片刻就将所有的字数揽入眼中。
觉得差不多,她想去翻页,可这翻页也是个技术活,因为册子太长,她跪在册子中间竟够不着翻页的页首,苏妙妙无奈,怪只怪自己手臂太短了。
如此这般,苏妙妙只得跪在地上一点一点的挪到另一头,这才能翻开下一页来。
等她翻开页面,另一头的字因为细小,又看不真切,如此只好再挪到中间,才能看全整篇内容。
她读的快,一来而去之间,挪的两条膝盖疼的忍受不住,
大殿上还有商议政事的声音,苏妙妙隐隐能听见,但此刻没得功夫去听那些与她无关的事情,现在她只一门心思的看着册子的内容。
岂不知她无意牵挂金殿上的事情,那金殿中却有在意她的人儿。
大殿上群臣正在启奏这朝本,文武百官皆竖耳悉听,可唯独那九皇主,心早就飞到了殿外那女子身上,再无心思挂念朝堂上的任何事。
不知是谁正启奏着些百姓之间发生的琐碎之事,就被一声威喝之声睁睁打断!
“你们二人是死的吗!”
他这声威喝,将在场的文武百官吓的颤了三颤,就连方才启奏之人都吓的将手上的朝本掉在了地上。
众人纷纷随着九皇主的目光朝着金殿外看去。
只见金殿外的二人吓得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苏妙妙的前首。
那苏妙妙吃惊之余,也顾不得旁的事,只想着赶紧将这两本册子背下来。
她将要挪着膝盖去翻页,前首右侧的御前公公捏着声音颤颤说道:“不劳姑娘了,还是奴才代劳罢~”
那二人倒是个精明的主,知九皇主怒喝他们,指的是什么意思。
说来也是,倘若连这点眼势架都没有,他又怎能会成为御前公公呢!
金殿上的人皆有些震惑,不知这不近女色的九皇主,今日怎也会怜香惜玉起来,难不成他们之间有关系,众人皆从心中猜测着。
那金座上的人本应该生气,可是脸上却无半点的不悦,平静如湖面的脸上,竟猜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二人当真是一个祖爷的!那般沉着城府,如出一辙。
帝皇祁桧淡淡开了口“接着说”
方才启奏那人哆哆嗦嗦竟不敢言语了,低着头半晌也不发话。
现下朝堂中又陷进无边的寂静中……
“臣,有本要奏!”说话的人相貌端正,五官明致,与苏老将军一般的年纪,是顾清明,顾大人。
说起这顾清明,是个文官,有才能,刚正不阿,是个清廉的好官,与苏妙妙的父亲苏老将军是同朝好友,私下也交好,世人都道,文官与武官是敌对,千百年来就没听说哪个武官与文官交好的,可苏老将军与顾清明却是个例外。
“奏来”
顾清明才说道:“近日来,城西郊出了上百口的灾民,臣调查才得知,是临镇发生了蝗灾,导致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不知当如何办?”
堂上之人回转了番眼眸,低着的头始终也未抬起来,一只手转动着另一只手上的白玉扳指。
半晌……忽的抬头,看向站在殿下的九皇主。
“皇叔觉得此事该如何办?”
他这番猝不及防的问话,哪里想到那人的心思早就飞出了朝堂,魂游到苏妙妙的身前去了。
半晌……
祁佑见他愣着,虽是眼睛看着朝堂上,不知那心在想些什么,见他没有动静,他连忙在他身后捅他一下。
这番祁晟才回过神来,微微侧头给了身后的人一个回应。
祁佑连忙小声提醒道:“皇上问你,城中出现大批灾民如何办?”
他示意,不紧不慢的开口说道:“那便开仓放粮!”
他这番回答,很是得顾清明的心。
金殿上,那九五帝尊开了话“开仓放粮,倒是个救急的好法子,可是亏损的国库怎么办?”
他淡淡回道:“这些个国粮也都是征税得来,今年西面收成不好出了蝗灾,可是东面却是个大丰收,比起往年要多收成两倍不止。粮食放久了也会发霉,倒不如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每年都会征粮,这国库自是不会有多少亏损。”
他又悠悠说道:“单只开仓放粮也只能解决根本,蝗虫之事一日不解决便会有更多的灾民。不如将东面的燕子往西面多赶些来,燕子喜吃蝗虫,既解决了根本,也不用再担心国库亏损的事情。”
金殿上文武百官皆称赞点头。
金殿上,宝榻上的人低了低眼眸,淡淡说道:“就如皇叔说的那般作!”
“臣领旨”
祁桧粗略瞧一眼殿下的文武百官,淡淡说道:“可还有人要奏本?”
半晌无人答话。
他瞧了瞧众人,整理了自己的金蟒黄袍。
“既无人奏本,那便退朝!”
说罢,众人皆跪,将要齐声唤道。
金殿外忽的响起御前公公匆匆忙忙尖锐的嗓音。
“报——苏婉妙已将两册全权背会,即来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