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这是好事,你别哭啊
柠檬三分甜2025-08-26 15:514,085

县城不大,绕一圈,几乎就能经过大部分主街的工厂。

小满又特意走的远了一点,附近的纺织厂,农机厂,机械厂,糕点厂,甚至更远一点的碳素厂她都远远的看了一眼。

到糕点厂的时候,刚好是中午下班时间,摊子就在大门口对面,很多人出了门口都好奇的看过去。

有年轻活泼的小姑娘欢快的冲过去,估计是看的不错,半天都没有离开。

其他人也好奇,陆续的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围了过去。

小满没离得太近,远远的看着,小小的摊子很快就被围的水泄不通,离开的人也几乎都没有空手的,乐滋滋的说着话,路过她的时候,她还能听见几句,

“这个真好看,你看这领子,我之前在省城的商店看见过这个样式领子的衬衫,要18块钱,我看了好几次,喜欢了好尝时间,都没舍得,这下可好,我就是一天换一个领子,这18块钱,都能半个月不重样了。”

“是啊是啊,你们看我买的这个格子的,不管我里面穿的是什么,工作服一套,都是衬衫。

就是里面的线衣毛衣破了洞,别人也看不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每天都换一件衬衫呢。

哈哈,这个好玩儿!”

“我也买了几条领子,我哥过几天天要相亲,我妈还到处借布票要给他做衬衫呢,一件衬衫的钱能买十多条领子,这回这个嫂子,肯定能成了!”

“哈哈,春华,那你的意思,你哥以前相亲的,就因为你哥没有衬衫才没成的?”

几个人嘻嘻哈哈的逗趣,叫春华的也没恼,

“当然不是因为衬衫,但是连相亲这么重要的场合,连衬衫都穿不起,人家自然就更认为我家穷,才更瞧不上眼。”

.......

下午工厂刚上班没一会儿,将将半下午的时候,几伙人就陆续的都回来了,小满在院子里就听到了老远的笑声,

“看这样子,今天是个开门红?”

第一天,说归说,嘴上再乐观,心里多少也是有点没把握的,这会儿跟早上出门时的脸色可都是大不相同,石头妈和两个舅妈全程都合不上嘴,夏红玲更是乐的找不着北了,手里握着一把毛票,一直都不撒手,看着小满就扑了上来,

“小妹小妹,我赚钱了,哈哈,我赚钱了,你看你看,居然这么多!

我跟你说,我以为就能卖出去十条就算多了,居然,居然都卖了,小妹,都卖光了!

哈哈!后来还有人来找呢。小妹,成了,真成了!”

石头妈也激动的眼睛里闪着水汽,

“妹子,真成了,真成了。”

早上都拎着拎包出去,这会儿拎包都是瘪的,几个人高兴的都是直接跑回来了,石头的两个舅妈后知后觉的不好意思,悄悄的商量,

“这第一天,我们是不是应该买点东西过来,我都没想起来,”

“嫂子,我也没想起来,这不是实在太高兴了吗,只顾着要回来说这个好消息了,我都没拿过这么多钱。

不过,我看小满妹子也不像是挑理的人,反正咱们这以后相处的机会还多着呢,也不着急这一次,我听妹子说,她平时还是要回家属院,咱妈不是说要蒸糖豆包吗?要不咱们回去让妈多做点,给她做白面的,多少也是咱们的心意。

你说呢?”

“也对哈,妈做面食的手艺是出了名的都好,我怎么就没想起来?一会回去,咱们就去粮点,直接买点白面回去吧?我妈前几天还给我拿的红小豆......”

第一次算是开门红,几个人都高兴,絮絮叨叨的好半天,这情绪才算是稳定下来,最后几个人对了一下今天发现的问题,约定了下次取货的时间,这才乐呵呵的各自回家。

坐车回去的时候,小满背着一包毛票,刚进家属院,就看到各家院里探头探脑的家属们,不由得好奇,

“她们这不会是,在等我吧?”

元景毕竟是个土著,对这种情况一看就明白了,

“应该都是在等着你结钱呢!”

“这么着急?我走之前都说了,可能要晚点回来,”

小满也开玩笑,

“一家能结个几块钱,他们不会是怕我携款潜逃吧?”

元景是过过苦日子的,对他们这种在意紧张,是很能理解的,

“那倒不至于,只不过,穷人嘛,手里没钱,在钱财上就格外的在意。

这次的活,旅长重视,是因为能给家属们带来收入,家属们也是真的抱了很大的希望,不都说希望越大,期望越高嘛!

钱没到手之前,她们自然是紧张的,我猜啊,她们今天一天应该都是这么紧张过来的。”

“哎!我都没想那么多,下乡那几年,我过的确实也不宽裕,但是这边是军区啊,村里人有个当兵的那在十里八乡都是让别人高看的,他们也都说随军就是享福了,我也一直都以为军区的生活肯定要比农村好。

但是过来这几天,我发现,有的人家过的确实很好,但是一大部分人家,其实比村里也没有好多少,看外面晾着的衣服,还有在外面跑的孩子,就能看出来,你看那家,那衣服上的补丁,那袖子,都坏成什么样了?

这家孩子我也见过,之前昭昭和强强大壮在院子里玩,他还趴在我们家门口看呢,大中午的,我在院子里都听见了他肚子响。”

元景扫了一眼,

“你也会找,李家是家属院条件最差的,有两个在外面跑的孩子,还有一个卧床不起要常年吃药的老母亲,一个小儿麻痹的弟弟,每个月就靠男人那几十块钱的津贴生活。

我要是没猜错,这次收上来的东西,这家应该是比较多的吧?”

“好像是,我记着有一家是格外多的,她们还开玩笑说,她们都是一个人干,但是那家是两个人干。”

“那就是了,李家嫂子是个能干的,老太太其实年轻时也是个要强的,知道有能赚钱的活,老太太可能也躺不住了。”

说话的功夫,车子也就到了家门口,小满一下车,各个院子都有人影在往外走。

元景看在眼里,无奈的道,

“看来你一时半会儿也没有时间,我先去送车,这些东西先放着,一会儿回来我收拾。”

“啊,昭昭一会儿我就直接带回来了,你不用惦记。”

果然,刚把东西拎进屋,院子立即就挤满了人,小满哭笑不得,

“各位嫂子,你们好歹让我喝口水行不?”

几个人互相看看,也有点不好意思的笑,

“哈哈,不着急不着急,妹子,你先喝水,先喝水。”

“啊,对对对,你先喝水。”

这会儿面对面,看着她们紧张的样子,小满对刚才元景的话倒是理解的更深了几分,她都不好意思再磨蹭,总有点像故意气人似的,

“好了,嫂子们,这是今天的货款,我给杨嫂子,你们交上来多少个,杨嫂子那里账本也都记着,现在就结?”

元景是个团长,和他搭档的政委姓杨,这个杨嫂子就是杨政委的家属,是个开朗热心的女人,这个事,小满真的就是牵个头,具体的什么都没掺和,本来是打算要带着杨嫂子一起的,以后也就由她负责的。

但是临出门家里孩子突然发烧,自然要先顾着孩子。

“嫂子,孩子好些了吗?”

杨嫂子哈哈一笑,

“没事没事,今天才跟我说,昨天冲凉水澡了,今天一片药灌下去,出出汗,就没事了。

妹子,今天还是辛苦你了,看你这表情,应该是好消息吧?”

其他人就等这个话呢,也眼巴巴的看着,小满也没卖关子,直接把装着钱的包往桌子上一放,其实要说多也不是很多,但是是这些人这些日子的成果和希望,

“幸不辱命,都在这里,一分不差。”

顿时一院子都是松口气的声音。

杨嫂子干活也利索,账本也都是记得清楚的,数量单价总数,毛票越来越少,家属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小心翼翼的数着,

“我赚了十块多,”

“我这有七块五,”

“我的少,六块钱,我就是晚上才挤出时间干的,一共也没缝几条,哎,李嫂子,你家你跟婶子两个人,你们都能干,你那有多少?”

李家媳妇儿捏着钱,眼泪都出来了,

“我,我这是,二十一块钱,”

“二十一块?真不错啊,嫂子,这就是城里的工人,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你们这两个人,一个人也十块多呢,主要是,这才几天啊,你算算是不是?”

“对,李嫂子,你可别哭,你家婶子要强,老说拖累了你们,这知道自己也能赚钱了,她指定高兴呢。”

“是啊是啊,这才干了几天,都快赶上他们小半个月的工资了,这要是一个月都有活,嫂子,你算算,婶子的药钱有了,孩子能上学了,干上几年,攒一攒,你小叔子说不定也能送去手术了。”

“嫂子,这是好事,你别哭啊!”

小满看的也有些动容,以前看影视剧或者文学作品,都说这个年代邻居之间的感情都很质朴纯真,这亲眼看着,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杨嫂子,外面政策宽松了,你们没想着要干点什么吗?”

“嗨!之前倒是也听说了,外面摆摊没有人撵了,不抓投机倒把了,我们想有什么用,咱们这家属院离县城不近,就说这个来回走就是个问题,都是女人,这一路荒凉,一到夏天,不是荒地,就是庄稼。

这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来随军的几乎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除了那几个在城里有工作的,其他人,谁还能真的撇下老小的出去跑,成了好,万一不成,这些人啊,都没有家底,谁也赔不起。

这些人家里的级别不算低,但是大部分都像李家这样,有老,有小,不是发了津贴就买药,就是要邮回老家一部分,咱们这个家属院啊,没有坏人,但是,都是穷人。

你看看他们身上穿的,家里有点吃的穿的,先顾着男人,然后是老人,然后是孩子,最后才能轮到自己,几乎家家都是这样。

你看李嫂子,她家算是负担最重的那一批的,你看她那身衣服,她搬来家属院时就这一身好的,据说是当时结婚时穿的,这么多年都舍不得,还都是有事出门串门时才能拿出来穿的,平时在家那身更破。

家里老太太卧床,小叔子小儿麻痹,瘸腿不说,智力上,也跟五六岁的孩子一样,家里两个小子,一个姑娘。

大小子上学,小的,你看门口,”

小满顺着视线看过去,还是熟悉的动作,熟悉的脑袋,在门口探头探脑,

“这是她家小的小子,她那小叔子估计就在他身后,这小子出来玩都要带着他叔,不然放他一个人,家里都不放心。

还有个姑娘,比这个小子大两岁,几乎不出门,那个懂事啊,也不吵着出来玩,就在家里帮着她收拾家里,做饭,伺候老太太,要不是有这个姑娘,李嫂子这日子更是没法过了。”

“这不是把家里都压在了李嫂子一个人的身上吗?”

“那有啥办法?她男人也是拼命,有啥任务都抢着出,活着回来有奖金有补贴,万一,万一真的回不来,还有抚恤金,部队也不会眼看着他家里不管。”

小满半天没说出话来,果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看再多的文字,也不如身临其境一次。

“杨嫂子,我现在明白,当时旅长为什么这么大力的促成这个事了。”

当时她就觉得,一个大旅长,盯着这点针头线脑的利润,奇奇怪怪的。

原来如此。

杨嫂子慢慢的收拢着账本,一边低声感叹,

“是啊,看着军区挺大,但是架不住都穷啊。

这几年这些领导也都是愁白了头,凡事有一点希望能改善大家的生活的,他们都要试试。

但是现在你也知道,都是农村出来的,就是这政策再放松,这做买卖啥的,咱们也都没接触过,对着咱们来说,都不如种地来的踏实。

妹子,这个事,你就是咱们家属院的功臣。”

“别别别,嫂子,你这可就是折煞我了,说实话,当时我的初衷也并没有这么纯粹。”

继续阅读:第61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八零嫁首长,科技上交祖国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