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一刻。
紫禁城。
乾清宫的御书房中,太皇太后布木布泰正亲自召见顺治帝留下的四大辅政大臣。此时的康熙小皇帝不过8岁,才刚登基不久,处理国政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御书房中并没有他的身影。
布木布泰作为皇太极的女人,如今已经有48岁的年纪。从嫁给皇太极开始,到她的儿子顺治当上皇帝,再到清军入关问鼎中原,她经历过太多的事情。
尽管如此,这一回的消息也将她吓得不轻!
以前多尔衮这些人在,建州的八旗精锐也在,而今已入关十多年,当初那些八旗老卒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精锐是真不多了,入关时的那些勇将更是许多都死了!
而且,旗人腐化的速度远超想象,建州兵马早已经不是当初那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正因如此,清廷才不得不大量使用明朝降将去平定南方。
“这一次的战报,你们都怎么看?”
布木布泰看向四位辅政大臣问道。
四人面面相觑。
还是索尼率先站出,“老祖宗,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增派援兵赶往南方!朱明皇帝拿下云南之后,想必南方各地都会受到影响.....”
“如此的话,我们当屯集重兵镇守南京。先提防南方各地的叛军.....而后以南京为中心,调集兵马与粮草前往两广集合......”
“总之绝不能让残明皇帝坐大......”
索尼说完,一旁的遏必隆也跟着开口。
“洪承畴如今还在两广,吴三桂麾下有一万兵马.....平南王尚可喜那里也有三万兵......”
“如此的话,不如由洪承畴居中统shuai,再由南京派去三万兵马支援,几方凑到一起也能凑出七八万人......”
听到这话,布木布泰总算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户部今年还有存银七百万两,若是再加上江南的赋税,拿出一千万两银子不成问题......”
“就是调集粮草需要时间.....”
苏克萨哈站出来道,“若是要准备这场大仗,最快恐怕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布木布泰虽然没打过仗,却也知道此事着急不得。
“半年多就半年多!”
“此战若是能一举灭掉残明势力,就算是准备一年也值得......”
说归说,布木布泰显然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于是她把目光看向另一个人。
“鳌拜!”
“老祖宗,臣在。”
“哀家想派你亲自走一趟!由你带着南京的八旗兵去两广......”
鳌拜听到这话当即叩首行礼。
“请老祖宗放心,有臣前去,必定将那朱明皇帝给抓回来......”
——
距离上一次大战已过去月余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明军顺利将云南全境拿下。只不过,考虑到云南地势问题,明军只在几处重镇派兵兵马驻扎。
昆明。
自吴三桂和清军退去之后,这里便成了明军的大本营。直属于朝廷的三支兵马皆在此地聚集。
不仅如此,朱由榔手下的文武大臣也尽数来到此处。
除家眷们安置在阿瓦城外,其余人等全部回到故土。
这一日,朱由榔下令召开大朝会。
这也是夺回昆明以后永历朝廷进行的第一次朝会。这次朝会被特地安排在了吴三桂临时修建的平xi王府。
“上朝!”
朱由榔的贴身太监李国用站在大殿上高声呼喊。
话音落下,大殿外走进上百名朝臣。
一列是武将勋贵,另一列则是文臣。
相较于曾经流亡时的各种落魄,今日的小朝廷,则终于是有了一丝天朝上国的气势。
“臣等叩见吾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跪地齐呼道。
“众卿平身。”
看着下面的文武班底,朱由榔的心情颇为不错。
“诸位爱卿,今日召开朝会主要是讨论一件事......拿下云南之后,我军该何去何从?”
“朕心中虽有计划,可还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诸位可畅所欲言!不管怎么说朕都不会怪罪......”
皇帝开了金口,下面的武将们显得颇为亢奋。
蓝玉第一个站出来说话。
“皇上,臣以为拿下云南只是第一步,如今我们应该继续领兵东进......趁着鞑子士气低落,我们或许能一举夺回江南......”
蓝玉说完之后,部分文臣站出来支持。
“臣认为梁国公说得对!不如一鼓作气打下去......拿下江南大片国土指日可待......”
“正是如此。江南乃富庶之地,拿下它,我朝可以保证充足的兵饷与粮草供应......”
蓝玉听到有人支持脸色更是欢喜几分。
可是,这些人的话才说完,就有一人站出来反对。
说话之人是李定国。
“皇上,臣反对!”
“鞑子在江南的兵力可不少,现在出击虽然能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可一旦中途出现状况,那之前的努力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云南诸县府本就贫苦,凑齐大军所需粮草并不容易!或许两三个月能行,可一旦战事持续,那就很容易造成军中缺粮......”
“缅国倒是有粮草,可缅王死后,各地的土司已经不听号令......臣在来昆明之前已经查验过了,如今阿瓦城那边的储备粮草已经不多......”
李定国的话让现场气氛骤然冷了下来。
之前叫嚣着要一鼓作气的文臣们这下也不再激动!
虽然话不好听,可李定国说的确实有道理。
万一打一半后勤跟不上,到时候可是真会出问题的!总不能到时候去抢老百姓吧?
要是明军敢抢自家百姓,那就是把对方往清廷那边逼......到时候万一对方帮助清廷,那明军可就得不偿失!
“粮草!又是粮草!”
“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区区几万兵马的粮草如何支撑不了?”
蓝玉用一种不以为然的语气开口,“要我说,你们就是怕了!一群鞑子而已,有什么可怕的?”
此话一出,李定国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梁国公,你不过就跟鞑子打了两场仗,何至于如此自负?”
“我自负?”
蓝玉冷哼一声,讥笑着看向李定国,“莫不是你李定国自卑?你连吴三桂都打不过.....真不知道是怎么混上这个王爵的......”
“看来大明朝的王爵如今也太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