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
楚王府。
在郑氏拿下武汉三镇之后,郑成功便住进了这座曾属于大明朱家藩王的府邸。入城的第二日,他便将麾下文臣武将全部召集到一起商议要事。
王府主殿里,郑成功独坐在最上方的位置,文武臣子分列左右,看起来十分规整。
“而今武汉三镇已落入我们手中,可光这里还不够.....”
郑成功命人找来一张大的舆图,而后放在地砖上摊开给众人看。
“何义,孤命你率兵两万大军北上,将襄阳与汝宁二府给孤拿下......待夺下这两地之后,你可暂时率领大军驻扎下来.....”
“末将得令!”
作为郑成功麾下大将的何义赶忙站出来拱手回道。
“除了北面,西侧与南侧都需要继续开拓.....荆州、岳阳、咸宁等地,也必须由我军掌控.....”
说着,郑成功又点出几名将领。
“末将领旨。”
“这下,便是东面.....从黄石到九江,再到南昌......这些地方的战略位置都很重要!”
郑成功说着突然抬起头来,而后把目光落到自己的儿子们里面。
除了长子郑经留守台湾之外,其余的小儿子也都在那里。如今跟在郑成功身边的,一共有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最大的二十岁,最小的十七岁。
在占据武汉三镇之后,郑成功已经有了培养接班人的心思。
郑经当然是他心中目前最可靠的人选。但是,郑经远在台湾,为了以防任何意外状况,他必须再选一个儿子进行培养。
既是培养,也是从武将们手中分走兵权。
“郑睿。”
郑成功看向自己的四儿子开口喊道。
郑睿年龄不过十九,可从小就跟着大军一起出征。虽不是什么帅才,却也多少知晓军中之事,也是这些儿子里面最有培养价值的。
“儿臣在。”
一个穿着铠甲的少年将军站了出来。
“孤给你调拨一万兵马,由你亲自率领沿江直下,将这些地盘全部收入我军囊中.....”
郑成功一说出这话,郑睿脸上顿时激动无比。
“儿臣领命。”
布置完了任务,郑成功也开始思索起来。
如今派出了几万大军以后,郑氏只剩下三四万的兵力留守本部。这些人不算少,但也绝对不算多。
日后若是地盘更大,这点兵力是完全不够的。
所以,郑成功下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招募士卒,扩充自己的队伍。
“陈泽。”
“孤命你从现在起开始招募各地的青壮,给你两个月的时间,至少要招募到五万大军.....”
“待人数招募够了以后,便开始分批训练,而后全部补充到步卒之中......”
郑成功道。
“末将领命。”
在所有事情都安排下去之后,郑成功便让众人退下。不过,就在大部分人都离开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迟迟没有走出去。
待到大殿之中没了其他人,这个人才走到郑成功面前。
“王爷,臣有话要讲。”
说话之人叫陈永华,是郑成功麾下的文官。他在军事管理以及屯田方面颇有些见解,也是郑成功最早的幕僚之一,可以说是颇受郑成功的重用。
见陈永华如此警惕,郑成功有些意外。
“哦?你有什么想说的?”
“王爷,臣觉得除了招募新卒,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招募更多的工匠制造新式火器.....”
“臣之前就听说过,明军已经装备了一种叫做燧发枪的火器!这东西比起咱们军中的火绳枪可厉害多了......”
“臣以为,想要不在将来的战事中落败,我们就必须掌握这东西.....”
陈永华的话让郑成功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
“其实孤也听说过此物,可并未见过此物的威力.....”
郑成功道。
“王爷,既然朝廷的军队敢大规模装备此物,想来此物肯定是不会差的.....臣认为,我们应当赶紧派出细作,想办法混到朝廷的军队之中将此物给弄到手.....”
“若是可以的话,最好把朝廷的工匠也抓过来,这样我们便可以大规模仿制.....”
“如此一来,即便日后开战,我们在兵器上也不会吃亏.....”
陈永华说。
郑成功沉思一阵,片刻后,他终于点头。
“好!”
“既然如此,孤先把招募以及培养工匠的事情交给你.....至于这东西,孤有办法将其弄到手.....”
——
西安府。
这一日,傍晚时分,陕西总督王辅臣在家中设宴。
名为设宴,可到场的只有一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派来打探消息的儿子吴应麟。
王辅臣曾是吴三桂麾下的部将,后来因为双方生出嫌隙,王辅臣就想办法花钱走关系调离了吴三桂部。
如今双方再见,一个是封疆大吏,一个虽然名义上是王爷,可实际上手中兵马所剩无几,只剩下一个王爷的空架子。
不巧的是,当初之所以生出嫌隙,就是因为吴应麟戏弄王辅臣,这才导致双方分道扬镳。
这也使得今晚的宴会从一开始就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贤侄,这可是我特地找云南的厨子给你做的菜.....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口味.....”
“若是老夫招待不周,你可得见谅啊!”
王辅臣嘿嘿一笑,看似友善,实则话语中多少有一丝阴阳的味道。
而且,他以前可不敢直接叫贤侄。
但今日,他却故意这样叫。
吴应麟听到“贤侄”两字果然有些不高兴,不过他并不敢表现出来,只是硬挤出笑容开口回道,“承蒙大人照料,有的吃就不错了,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挑剔的.....”
“哎!那怎么行?怎么说你都是王爷的儿子?”
“如今虽然大不如以前,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辅臣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讥讽。
他也不理会吴应麟难看的脸色,直接开口问道,“贤侄此番前来找我,不知道所为何事?”
“莫不是平xi王也来了陕西?”
吴应麟此时继续装孙子。
“大人真是料事如神!”
“我吴藩兵马近日正缺粮草,本来朝廷是让去中原补充的,奈何父王念及与您的交情,就打算顺道来一趟西安府.....”
“如此.....既能补充粮草,又能与大人旧友重逢......”
王辅臣听到这话嘴角带着一丝冷笑。
“粮草?”
“这简单.....也就我一句话的事情!就是不知道你们吴藩现有多少兵马?需要多少粮.....”
此话一出,吴应麟顿时警觉起来。
“这老家伙想探我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