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se微亮,冬日里的谅州城一片安宁。经过一夜的寒风呼啸,此时的城墙上早已经是一片白霜。
风还在刮,可谅州城外,明军已经开始大举行动。
“皇上,东面那边出状况了.....安南的静海王黎显带着人全跑了......”
大军行至半途,李定国亲自带兵赶到中军,给皇帝禀报这个炸裂的消息。
“跑了?”
“黎显如此胆小?”
朱由榔惊讶道。
“皇上,臣认为他们应该还没跑远!臣想带领五千精骑前去追击.....”
李定国说。
“好!”
朱由榔点点头。
“晋王,万事小心!”
“朕拿下谅州就会迅速跟进的.....”
李定国率领五千精骑离开了。
朱由榔则领着六万多的兵马开始攻打谅州城。
“把热气球升起来.....”
“去谅州上方侦查一下.....我们挑防御最薄弱的地方打!”
朱由榔一下令,负责热气球的士卒很快将其升空。
两个燃烧的热气球很快升到谅州上空。
一阵观察后,热气球上方的士卒用旗语跟地面交流起来。
“皇上,热气球上面的士卒说谅州东侧兵力薄弱,看起来恐怕只有几百人......”
总兵魏豹过来禀报。
“几百人?”
朱由榔可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况,于是他当机立断,直接下达命令,“全军出击!从东侧城门进攻......”
明军迅速朝东城门转移。
不多时,朱由榔便率领几万明军来到东城门外。
如此大规模的移动,自然是无法瞒住城内的安南兵。
可出乎朱由榔预料的是,当守城的士卒见到明军准备攻城之时,守军不但没有反抗,反而还从里面将城门打开。
嘎吱。
老旧而沉重的木门打开之时,上百名士卒在一名将领的带领下来到城外。
“不要杀我们.....”
“我们投降!”
说完,安南士卒将手中刀剑全部扔掉,连带着身上的铠甲也脱下来。一群人朝着朱由榔所在的方向跪倒下去,看起来已然对战争失去了所有信心。
“投降了?”
朱由榔得到消息以后多少有些意外。
他叫来魏豹,“你去问问,城中还有多少兵力?现在管事的是谁?让城中最大的官儿过来见朕.....”
“臣遵旨。”
没过多久,魏豹回来了!
“皇上,降兵说东门这边只有几百人,其余的全都被静海王带走了......其他几处城门还有守军,但加到一起顶多不过两千......”
“现在城中最大的官是知府,叫阮知行.....如今正在守着西城门的位置.....”
魏豹道。
朱由榔沉思片刻。
“李嗣兴。”
“臣在。”
“你带人去把阮知行抓过来.....记住,他若是反抗,可就地格杀!”
“诺。”
李嗣兴调拨了几千兵马赶往城西。
朱由榔则正式领着明军进入城中。
同一时间。
“大人!”
“出事了!”
西城门的城楼下,一名亲兵快步冲到知府大人阮知行的房间外面。
他这一喊,睡梦中的阮知行惊得一个翻身就爬起来,“出了何事?明军要攻城了”
“不是!”
“明军.....打进来了.....”
亲兵回道。
阮知行显然不信。
“胡言乱语!”
“本官怎么没听到明军攻城的动静?他们从哪里打进来了?”
“从东门那边.....”
亲兵说,“东门的守将带着麾下兵马投降了!”
“不可能!”
尽管阮知行知道自己的亲兵不会欺骗自己,可现在他还是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东门有静海王几万大军镇守!明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攻破?你再胡说八道,本官可就要给你掌嘴了......”
“大人!”
“小的没有胡说.....”
亲兵一脸委屈,“静海王昨夜就带着几万兵马悄悄逃了!驻守东门的也就几百人......”
“什么?”
一听这话,阮知行差点儿一口气没喘上来。
好半天,他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黎显.....你这个蠢货!”
“你除了逃跑还会什么?”
阮知行出声大骂不止。
而就在他口吐芬芳的时候,李嗣兴率领的几千精兵也赶到西城门这里。
当明军列阵朝城楼上的安南士卒喊话时,留在房间里的阮知行知道谅州这边大势已去。
“唉!”
阮知行不甘地叹息一声。
“你们都投降吧!”
说罢,阮知行将麾下亲兵都赶了出去。
关上房门之后,他将一旁早就准备好的三尺白绫取出。简单打结之后,就朝房梁上面扔了过去。
阮知行搬来一张椅子,自己起身站上去,将脑袋挂到白绫中间。
“安南亡了.....”
“老夫想做社稷之臣,奈何安南并无中兴之主.....”
话音落下,阮知行踢掉凳子。
半个时辰后。
当李嗣兴将投降的西城门士卒全部安顿好之后,他终于带人找到阮知行的居所。
打开门后,阮知行的尸身正牢牢挂在房梁之上。
李嗣兴虽然不喜欢安南人,却也忍不住敬佩起来。
“来人!”
“将他的尸首好生收敛.....”
——
“皇上,阮知行已死!”
“他的尸体该如何处置?”
城中的临时帅营里,李嗣兴前来禀报消息。
朱由榔此时手脚冰冷,正在一处炭盆前坐着烤火。一见李嗣兴过去,朱由榔将他叫到一起取暖。
“将他好生安葬吧!”
“能为社稷而死的大臣,不管是不是安南人,都值得敬重......”
朱由榔道。
李嗣兴点点头。
“嗣兴,朕打算马上带兵赶去支援你的父亲!”
“可谅州必须有人镇守.....朕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如何?你需要多少兵?”
朱由榔问。
“皇上,您给臣一千兵马就足够了!”
李嗣兴回道。
“不行!太少了!”
朱由榔说,“谅州是我们东进的重镇之一,后勤辎重皆要经过此处,所以不论怎样都不能有失......”
“这样吧!朕给你留两千兵.....再留下一万安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