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临近尾声,永历十五年逐步走向正轨。
衡州城内,雪已经没了,就连天气也暖和几分。处理完各种事务的李定国没有等来朱由榔的训斥,而是等到了朱由榔给他派兵大军留守于此的消息。
府衙外的军营中,李定国接过皇帝送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还好.....皇上这一次没处罚我!”
李定国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他把义子李骏叫到身旁,“你挑选八千个弟兄留在此地!皇上刚刚给我命令,让我们把衡州先占住.....”
“看样子我们接下来的方向不应该是往湖南这边打,八成可能是攻打福建.....”
李定国说,“你留在此地小心提防郑成功的人前来,那家伙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这种事情他不可能忍气吞声的.....只要他派兵来,你就传消息给我.....”
“守住这里,以后你就是大功一件.....”
李骏也明白守住衡州的重要性,于是赶忙冲李定国拱手,“义父,您就放心吧!孩儿肯定会誓死捍卫衡州的.....”
“报!”
李骏话音刚落,一名士卒匆匆闯入营帐。
“晋王,出事了!”
“城外突然出现数万大军将衡州团团围住,看他们的旗帜,似乎是郑氏的兵马......”
李定国听到这话顿时站起身。
“走!去瞧瞧再说!”
没过多久,李定国纵马来到北门的城楼上。
当他站到城墙边朝外面远眺过去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批黑压压的人头。
郑氏的铠甲与明军略有差异,这使得李定国一眼就能认出。当然,更为主要的是,这些兵马打着属于郑氏的旗帜。
“其他各处城门有多少人?”
“算过吗?”
李定国问一旁的一名亲兵。
“王爷,末将等人大概估算过,这回郑氏的兵马来了应该不亚于四万人.....”
“四万?”
李定国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郑成功这是要做什么?要与我们正式开战?”
有了这样的猜测以后,李定国马上下令道,“派几队骑兵出去试试,看能不能把消息送出去......”
“王爷,末将派人试过,郑氏的兵马已经把城围死了.....”
听到这话,李定国冷哼一声,当即就想调集兵马出城干仗。可是,考虑到现在的局面,李定国又猛地冷静下来。
“若是真的与郑氏血拼,恐怕除了让清廷捡便宜之外谁都没有好下场.....”
李定国是经历过内战的。
当初孙可望力图废掉永历自立一事,看起来似乎只是孙可望及少数跟随他的兵马受到波及,可实际上,那一次之后,大西军内部已然分裂。
李定国当时不信任孙可望的旧部,使得不少孙可望旧部最终投降了清廷。
后来云南大败李定国流露云南跟缅国边境的时候他曾经反省过,若不是孙可望内讧,若是大西军上下团结一致,那么永历朝廷可能完全有机会夺下江南的半壁江山。
可就因为内斗,他们丧失掉了一切。
“罢了!罢了!”
“杀几个郑氏的兵灭灭威风可以,真要打起来恐怕又会重现当年的旧事.....朝廷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李定国叹息道。
想到这里,他没有下令出击,而是命令守城将士不断在城头上巡逻,防止外面的郑氏兵马攻城。
“城中还有多少粮草?”
李定国问李骏。
“我们带来的粮已经吃完了!郑氏留下的粮倒是还能吃上半个月,再加上城中府库中的存粮,或许我们能坚持一个月时间.....”
李骏回道。
“一个月?”
“皇上那里应该很快会知道衡州的情况!希望他早点派援兵过来吧!否则我们与郑氏恐怕真有避免不了的大战.....”
——
李定国被围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到桂林府。
同一时间传来的,还有皇城司从南京城送来的情报。
书房之中,朱由榔正单独召见皇城司指挥使陆炳。
“皇上,南京的探子说郑成功部准备派遣七万大军南下,说是要去围攻衡州......”
陆炳道。
“七万大军围攻晋王?”
朱由榔的眉头紧皱在一起,“郑成功这是想内讧吗?如今江山还没有夺回,他就要急着把晋王解决掉?”
“根据臣得到的情报来看,郑成功确有此意!”
“福建那边如何?”
“臣亲自去了一趟同安,确实找到了施琅。臣按照您的吩咐把条件都给他讲了,这是施琅写给您的信.....”
陆炳将书信从怀中掏出。
朱由榔打开来看。
“臣施琅参见大明皇帝陛下!听闻皇上要重用臣,臣感激涕零,奈何臣已降了清廷.....”
“臣本是明人,早年跟着郑总兵四处征战,凭借几分战功打出一点名气.....后来郑总兵降清,臣出于无碍,只能跟着主将一同投降.....”
“然臣知晓自己是汉人,所以才寻了机会投到郑氏那边.....臣如今身负大仇,是清廷收留了臣,且对臣予以重用.....”
“臣已叛了两次,不想再重蹈覆辙......恐百年之后,臣的名声遗臭万年.....”
朱由榔看完施琅的信顿时笑了。
对方看起来是在说自己不肯再度背叛清廷,可他知道,这种能背叛主子两次的人绝不会是什么忠臣。
说到底,他只不过是嫌弃伯爵的价码太低,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抬高自己的身价罢了!
“这个施琅!心眼子倒是多......”
朱由榔说着,很快写了一封回信。
写完后递到陆炳手中。
“你再跑一趟同安!告诉施琅,只要他肯投降,朕可以马上封他为大明的侯爵.....”
“若是将来立下战功,朕不会吝啬公爵之位的.....”
“你直接告诉他,这就是朕最后的底线!若是他不愿意,那就当朕什么都没说,条件就这些,这是朕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陆炳接过信件,将其小心放入怀中。
“臣明白!”
“臣马上就去同安.....”
等到陆炳走后,朱由榔也当即给麾下将领下达新的命令。
“三日内将粮草辎重全部准备好!”
“三日后,朕要率三万兵赶往衡州去给晋王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