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上。
徐芷“啪”地一声推开江宁儿的房门,气势汹汹地走进去拉开江宁儿,把她护在身后。
看向受到惊吓慌乱无措的书生,怒道:“陈文生,你若是真的爱宁儿,此刻应该去劝解你的父母,叫你爹娘成全你和宁儿,而不是到这里来诱骗宁儿和你私奔。”
宁儿拉着徐芷的手,轻唤:“阿无姐姐...”
她想去前厅把药材给分好,好一会给病人家里送去。
经过宁儿房前时,隐隐听到有男人的声音,可是楚辞不在家,家里只有她们两名女子,那么宁儿屋里的男人是谁?
于是她走到宁儿的门前,没想到这人竟在教唆宁儿与他私奔。
说什么他此生非宁儿不娶,天大地大,总有容得下他们两人的地方。
简直是幼稚至极。
“姐姐,你不知道,我娘她在家里以死相逼,逼我和宁儿断掉来往,我不能失去亲娘,也离不开宁儿....”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陈文生痛心疾首地说着,竟红了眼哽咽起来,“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总归会有法子的。反正你休想拐走宁儿!”
徐芷又转过头来对着泪水涟涟的江宁儿说道:“宁儿,你莫要一时糊涂做了傻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不到家人祝福的姻缘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你今日跟他走了,若是日后他变了心,说弃了你就能弃了你,你到那时该当如何啊?”
“不!我不会变心,这辈子都不会!”不等江宁儿反应,陈文生赶忙澄清,又竖起三指向天起誓:“苍天在上,我陈文生若是今生有负于江宁儿,必遭横祸短折而死。”
“你个呆子!胡说什么啊!呸呸呸!快点呸掉!”江宁儿急忙过去抓着陈文生,叫他呸掉晦气的毒誓。
“宁儿,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今生今世我只爱你一人,只与你相伴终身。”陈文生紧紧握住江宁儿的双手,红着眼底一直望着江宁儿。
“我信你,陈郎,我相信你。”江宁儿抽抽噎噎地点头。
徐芷叹息着微微摇首,山盟海誓若真有用,世上又怎会有那么多的痴男怨女呢?
“你先回去吧,私奔定是行不通的,若是你带着宁儿走了,那你父母怎么办?到时候他们会不会说是宁儿勾引你,让你放弃仕途?”
陈文生一怔,面露难意。
徐芷又继续说道:“那谣言四起,宁儿的名声就全毁了,你忍心如此吗?”
“陈郎,我不怕,只要能与你在一起!”江宁儿紧握着陈文生的手,坚定地说。
“不,宁儿,姐姐说得对,我不能让你背负骂名,我这就回去与家里人说!我这辈子非你不娶!”
直到陈文生离开后的好几个时辰,江宁儿就一直坐在院子前等他的消息。
徐芷端来一碗挂面想劝她吃点,但江宁儿摇头说没有什么胃口。
太阳才西斜,陈父神色慌张地闯进灵山草堂,急得话都讲不清楚。
只拉着楚辞往外拽,说他儿子在家里寻死觅活撞了柱子,求楚辞赶紧去救人,江宁儿一听便心急如焚地跟着去了。
徐芷心下一紧,觉得这与她白天的言辞训斥有关,也放心不下宁儿,跟着出门了。
陈文生的房门外围了一堆左右乡邻,七嘴八舌地问陈文生可要紧,又问这孩子缘何要做傻事,问题多得是,嘈杂得很。
徐芷从众人当中挤进去,看到江宁儿泪流满面地握着陈文生的手,陈父陈母站在床头,陈父神情凝重,陈母不停地抹着眼泪。
而陈文生躺在床上双目紧闭脸色刷白,额头处包扎着一圈白纱布,正中间映出一块鲜红的血迹,看着像是还未苏醒过来。
徐芷看向站在一旁的楚辞,楚辞摇摇头,神色却并不紧张,徐芷微微颔首,知道陈文生并无大碍了。
“文生这孩子可真是的,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还能做出此等糊涂事来。”
“我家婶娘跟那个江宁儿是远方表亲,都住江家村,这姑娘在村子里...不大好。”
“怎么就不好了?你倒是细说来听听啊。”
“听说她一个未出阁的小丫头,竟然跟一个大男人住在一起,就是楚神医家里,而楚神医家中貌似已有妻室,她还恬不知耻的主在那,说不好就是共侍一夫。”
“呦!那是不得了!怪不得文生他娘说什么都不同意。”
不知是哪两个长舌妇人躲在人群里你唱我和地编排着江宁儿。
其余人顿时闭口不言,像是在竖着耳朵静静听着,左右面面相觑,脸上的表情动作都很是浮夸。
徐芷气愤得不能自已,她不知道因为自己的担心和歉疚将宁儿接来灵山草堂,竟然会让宁儿背上如此丑恶的风言风语。
她一步一步地走到人群前,气得两手发抖,放声呵斥:
“是哪家的长舌妇躲在人群后面乱嚼舌根?同是女子理应将心比心,可你们竟不明黑白地诽谤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躲在别人身后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的当面站出来说!”
陈父陈母见这架势不对,赶忙上前哄散了围在门口的人群。楚辞头一回见徐芷如此激动,一向娴静恬淡的女子此刻气得满脸通红,胸脯急急地起伏。
楚辞跟着上前劝慰她,叫她莫要与长舌妇人置气。
陈文生似是听到这动静醒转过来,江宁儿捧着他的手,哭道:“你怎么这么傻啊,你要是出了事我可怎么活啊?”
“我没事,宁儿,”陈文生扯着苍白的嘴唇笑了笑,紧紧握着宁儿的手,情绪略微激动起来,“我娘她答应了,她说她同意我们的婚事了。”
“你个呆子!”江宁儿破涕为笑,嗔怪道。
陈母推开江宁儿,坐在床头怒骂陈文生:“有了媳妇忘了娘的东西!那一箩筐的之乎者也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我这一把老骨头,你再给我吓出个好歹来!”
“娘....孩儿愧对您,忠孝难两全,求您责罚孩儿,莫要气伤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