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话让姚晓婵不禁想笑,上次在姚林村时这位三叔连正眼都没给她几个,摆着高高在上的架子,现在却反过来抬举她了,虽然知道这就是世人实事,也忍不住感叹。
姚运生确实就是借姚晓婵在抬举他自己,锦绣坊东家虽然说起来是商人,迂腐读书人也许会酸两句,但这世上又有几个人会跟钱过不去呢?
他话说完,众人看着他的目光都变了变,又齐齐回头看着姚晓婵。
姚晓婵原本是想离开的,但大庭广众之下,若是就这样直接走人,丢的可不仅仅是姚运生的脸。
最毒妇人心,嘴巴最毒却古往今来也不过读书人,今日她若是就此离开,转天她目无尊长的事儿就要在渝州城传开了。
她本人是不在乎,但锦绣坊小东家不能如此,那里接待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体面贵客。若是让声誉受损,在这个讲究名声的社会,锦绣坊的生意也许会跟着一落千丈。
姚运生也从来没想过姚晓婵会拒绝他,他对这个侄女儿的印象,想起来也不过就是木讷,安静,老实等词语。也就那次他当着全家人的面,砸了那汤碗,倒让他多看几分,但也就是个不敬尊长,不知礼数没有教养的小丫头而已。
谁能料到,这才短短几个月,就不声不响的成了什么大店铺的东家,听说那店里日进金斗,也不知道他二弟家赚了多少银子了。
姚晓婵身后跟着的婢女看出姚晓婵并不想过去,虽然那书生说了姚晓婵是他侄女儿,但婢女只知道,面前这位是她们家老爷亲自交代了要带过去的姑娘。现在只怕酒席都上桌了,姚姑娘哪好还在这儿浪费时间?正欲打算说什么,姚晓婵阻止了她,走过来准备寒暄几句借口离开。
前方路边就走过来两个人,那二人在场的却是大多数人都认识,那是江承海身边的小厮,出门随时都带着的。两个小厮过来,隔着大门对那里面的书生们行了行礼,就走到姚晓婵面前,“姚姑娘,老爷让小的过来接您,请随小的来……”
小厮音量不小,隔着一扇门,左院门口的人也都听清了。
江承海亲自让人来接,姚晓婵便可顺理成章脱身。
她微微的冲那边的福了福身,就随小厮一起离开了,从头到尾一句话也没同姚运生讲过。
听着周围人们带着酸意的奉承,姚运生重重的把拿起的笔又放下,毛笔笔尖一不小心,在案几上甩出一团墨……
……
沁园茶楼开业之后,江承海不再操心,忙着别处去了,姚晓婵就隔天过去查查帐本,看看生意情况,据此随时做微调。
但也就是最初初期,半个月之后,就已经一切都正式上轨。
因着有十余个早早调。教过的店小二帮忙,周管事一个人已经能勉强忙过来,姚晓婵便没必要天天往那边跑了。
锦绣坊有柳眉打理的仅仅有条,而且她只是占了点小利润,茶山的事也有庞老等专业党掌管。
姚晓婵一时竟空了下来,这也让她开始琢磨起别的。
既然有银子了,便不能在手里囤着发霉,得想办法把银子花出去,生出更多的银子。
想法还没什么影儿,这日,周安就上街了,顺便带着周家婶子让他拿过来的一些吃食,大多都是乡下自家地里种的菜,过来探望姚晓婵他们一家。
这会儿他们也早就知道姚晓婵的事儿了,一边感叹着姚晓婵一家一波三折,又真是命中有贵人相助。
周安也早就知道姚晓婵很神秘,但也没想到她竟然短短时间内,不声不响的弄出这么大动静。
当初她家刚被姚家分家出来时,还只能靠大家接济,上街卖点野菜过日子呢。唏嘘完了,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聊了几句,天色已经不完,周安还忙着赶牛车回去,将东西留下人就走了。
只是这过来就带来一个消息。
是那上次他同姚晓婵在她家未被烧的新房子门口,所见过的寡妇黄氏,半夜去隔壁村跟野男人厮混,回来时路过别人家废弃的粪坑外,掉下去淹死了。被人发现打捞起来,已经是三天后的事。
这黄氏的事儿就被村里人当做笑话谈资,姚晓婵家的事时间久了,风头便就这样被盖过去了。
李氏听了后,只感叹着缺德事儿真的做不得,黄氏上次意图烧她家房子没烧成。之后又几次跟着上蹿下跳的挑事弄非,终究没落得好下场。
当然,因为有前科在前,家中新房子被烧的事,李氏并不傻,也不是没有把嫌疑人往黄氏身上想过。是姚晓婵怕引人注意,让他们把这事儿放宽心,交给她处理了。
换了几个月前的姚晓婵说这话,可能会被李氏夫妻当成一场笑话,但这会儿的姚晓婵却是一家的顶梁柱,即使精神上不是,经济上也是。而且她又说了,让官府的人去查,李氏夫妻自然不疑有他,至于姚晓婵具体怎么办的,则就是她的事了。
没过几天,李氏等人在城里已经住不下去了,特别是在周安带了他娘给种的菜过来之后。土生土长的乡下人,一辈子和黄泥打交道,离了它,短时间还无察觉,时间长了,特别是有什么刺激着,就是真的不自在了。
用李氏的话讲就是,这城里什么都贵,姚晓婵虽然有钱,但也不能乱花。他们住不惯,出了门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左邻右舍虽然住了几个月,一来二往虽然熟悉了,但比起村子里的乡亲们,还是不一样。
姚守树的腿也已经完全愈合了,自然也坐不住,他已经休息了太久了。现在好了,最想做的就是回去田里走一走,以证明自己是真的有能力继续种田地,供养妻儿。
姚晓婵以一己之力撑起家中的经济。而且因为锦绣坊的事儿被扯出来,可想而知他们家从最开始搬出来起,就是姚晓婵在给钱养活家人了。
对此,姚守树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点疙瘩,自认为家里的一切都改他操心,他来做主,一家人都该指望着他过活。现在一切都被颠倒,他在姚晓婵面前也除了父亲这个身份,再拿不出什么。教导?姚晓婵样样都懂事,根本不需要他教导。他自身也不是那等刁钻之人,就卡在这里一时没转过弯。
搬出来的时候,李氏就讲过这事儿了,姚晓婵也早料到他们不会再城里久住。只是回去的话,就得重新盖房子,一切还得从头慢慢来。
正着手准备着回姚林村看看,是重新选地基还是就在原来那块地建。
这日,姚晓婵在怡园那天临走时托付江承海的事儿就有消息了,让他身边的小厮带了两个护卫过来。
“姚姑娘,这二位是羲和镖局退出来的壮士。”小厮指着那两个护卫介绍。
姚晓婵看着这二人,却是都是身强体壮之人,许是早就得知姚晓婵便是他们未来的东家,板着面孔站的顺溜笔直,似乎就在等着她检验。
“既是镖局退出来的,二位可都是身怀武艺之人?”姚晓婵问。
“姑娘请看——”
那二人其中的一个,就着院子角落里的一块半人高大石头,一拳锤了下去。
随之而来的,是石头破裂的声音,半响,轰然崩塌倒地。
这一幕发生之后,另一位看起来偏瘦的男子才站出来道:“我们兄弟在镖局都是走过风险镖的,若是姑娘能瞧得上,将来有什么事,尽管使唤,咱们一定会为姑娘办好,保护姑娘的安全。”
走过风险镖,意思就是在生死线上走过,见惯生死的,这话没说,能领悟到几分就是姚晓婵自己的能耐了。若是瞧不上,他们也不屑保护。
姚晓婵微微的勾了勾唇,江承海为她找的人果然都不差,是聪明人。
她问了,若是他们直接答能以一敌几或者别的,不管怎样她想必都会打一打折扣,但是没有,他们上来就给这表现,或许是在给她下马威,也是在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管如何,确实成了。
“替我多谢你们家老爷。”
半响,姚晓婵淡笑着对江承海的小厮颔首,小厮明白姚晓婵这是接下了,连忙点头:“姚姑娘客气了,这是小的应该做的。”
他身为江承海身边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姚晓婵的事,自然万分尊敬,半点也不敢小看眼前这位出身乡村的十岁小姑娘。
姚晓婵又问了二人的名字,得知矮壮一点的叫常武,高瘦一点刚才说话那位,叫常亚,这二人是真的亲兄弟,是常年在镖局跟着跑镖的,这回事江承海发了话,他们镖局的老爷才推荐了他们两个过来。
手里有了自己的人,姚晓婵使起来就方便多了,当天就让李氏在家里为他们收拾了两间厢房,第二天就让二人想办法,去为她打听哪里有商铺出售的消息了。
若是有适合的,先把铺子买下来,再作打算。
虽然这种事情说起来有点麻烦,其实只要她发话,就像沁园茶楼那般,江承海他们人脉消息都广,用不了几天就一准儿有消息了,但姚晓婵就是想要避开他和柳眉,这是自己的产业,她想要一个人支撑起来。
江承海对她好,把她当自己人,她很清楚也很感激,但她不能没分寸的一直让别人帮她,而且这是她自己的事,她不能一直依靠别人。
至于把护卫当探子用这种事儿,她本着人尽其用的原则,完全没有半点愧疚心。
而常氏兄弟似乎也早就有心理准备,听了姚晓婵的吩咐,半点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