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招娣忙着算计,朱茯苓这边也忙疯了。
福安堂开业在即,所有流程和准备工作虽然不需要亲力亲为,但所有人都没经验,眼巴巴等着她指挥。
每一个关键步骤都要把控,人员安排,开业布置,进货铺货,员工培训等等,把她忙成了陀螺。
好在苗芬芳来了,她有经验,执行力又强,着实帮她分走了不少压力。
其实苗芬芳早就想来了,是家里爸妈硬拖着不让她来。
“帮一个农村妹打工能有啥出息?好好跟人家定亲,早点把婚结了当米粉店老板娘,比去给农村妹当牛做马靠谱多了!”
“你年纪不小了,再拖下去就嫁不出去了!到时候别说彩礼了,不倒贴嫁妆才嫁得出去就不错了!家里生你养你,你不趁年轻多往家里拿点彩礼,难道还让家里赔钱吗?”
就差没把赔钱货这三个字说出来了。
说到底,还是想把她卖给米粉店老板,指望着能多卖点钱好给弟弟攒彩礼娶媳妇。
苗芬芳心灰意冷。
“我有手有脚能自己个儿挣钱,你们别再逼我了,不然这个家我再也不回来了!”
丢下这句话,苗芬芳连夜从家里跑出来。
她爸妈气得鼻子都歪了。
米粉店老板挺满意她,连彩礼和婚期都订好了,结果人跑了,这不是往他脸上扇耳光吗?
“刘先生,你别着急,她吃了苦头就回来了。”
上回跑出去几年,没混出个人样来,不还是灰溜溜回来了?
这回更疯了,给个三岭村的农村妹打工,能靠谱吗?
“我打赌,不到一个星期,她铁定就后悔,回来求着要嫁给你了,要不咱们先来谈谈彩礼?”
刘大庆就是那个米粉店老板。
他的米粉店开在县城,每天有十几块钱进账,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
给他介绍对象的媒婆一茬接一茬,他相亲见过的姑娘也不下30个了,挑挑练练的,一个都没看上。
不是嫌人家长得丑,穿衣打扮邋遢土气,就是嫌人家胸和屁股不够大,不好生养,挑来挑去,把他自个儿年纪都挑大了。
本来也不大看得上苗芬芳,因为她没个正经工作,可架不住苗芬芳长得不错,身材前凸后翘的,加上这些年在外头闯荡,整个人的见识和精神气儿跟一辈子窝在小县城的姑娘很不一样。
刘大庆觉得她勉强配得上自己,但对苗芬芳又往外头跑的不安分性子很不满意。
说白了,就是屁股骚,坐不住。
“等她回来了,你们要好好教她做个贤妻良母,以后嫁给我要好好呆在家里给我生娃养家,别成天想着往外跑,不像话!”
他才不去找苗芬芳,因为他是老板,是有身份的人,苗芬芳说到底还是个村姑,能被他看上已经很不错了。
他等着苗芬芳吃了苦头,然后回苗家,再被苗爸苗妈调教好怎么给人当媳妇,才把苗芬芳把婚给定下来。
苗芬芳的心思就不在嫁人上。
她快忙疯了,可心里特别踏实,被朱茯苓指挥也很配合,谁让朱茯苓比她能拿主意呢?
好不容易到周末,所有一切准备就绪。
福安堂正式开业!
一大早,一万发的红鞭炮就吸引了整条街的注意。
长长的红地毯从门口铺出去五米远,特别气派,还有别开生面舞狮表演,响亮的锣鼓也热热闹闹的。
特别请来的女主持人穿着大红的旗袍,笑容满面地说着吉祥话,眉清目秀的礼仪小姐们排成两排站在门口,每进来一个人,齐刷刷笑着欢迎。
这排场,真没见过。
更别说气派又特别的装潢了,一面面玻璃柜气势恢宏,一排排射灯照得人都显贵气了,药材搁那儿一摆,档次就更高了。
本来摆摊的时候卖68元一盒,现在直接标88元,98元甚至128元!
贵吗?
当然贵!
可摆在这么气派的店里头,卖便宜了反倒配不上了,更何况朱茯苓直接打出“开业大酬宾,买三免一,仅此三天”的口号,虽然价格上去了,可是多买多划算,反倒让人觉得捡了便宜。
“买三免一?好划算啊,可是真的只有三天啊?”
“没错,这么大的让利只在开业期间,错过了就没有了!”
“那给我来三套,要最贵的!”
“我也来三套!”
“好嘞!”
所有人都忙的脚不沾地,因为顾客实在太多了。
好像大半条街的人都往这儿涌了,一度把路口给堵了,甚至惊动了街道办那边,派了好些保安过来才把秩序给稳住。
有扛着摄像机的记者闻讯赶来要采访。
“这么特别的开业活动,还有店面的装修,都是谁的主意?是怎么想到的,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是报社的记者。
90年代不像后世有网络和各种自媒体,所以电视台和报纸不仅权威,而且地位无比崇高,对普通人来说,哪怕是上报纸的小小一个角落,都是值得炫耀的大好事。
朱茯苓不爱出风头,杨玉绣紧张到手抖,也不敢面对镜头,最后一致决定让杨红烛去接受采访。
“我,我可以吗?我今天这身衣服上报纸可以吗?”
朱茯苓拍拍她的肩膀。
“姨妈,你今天特别美,完全没有问题,放轻松,记者不会吃了你的!”
小小一个玩笑,让本来紧张到手心冒汗的杨红烛放松了许多。
围观的人看到她在门口接受记者采访,对这个店更放心了。
因为在大家的观念里,报纸代表了权威,也代表了正确,能被记者采访并上报纸,可不就代表着福安堂卖的是好东西,绝对可信吗?
这下,涌进店里的人更多了。
特别是第二天,福安堂占了四分之一版面的报道随着报纸走进千家万户,名声一炮而红,来店里的人更多了。
一个个喜气洋洋地进来,然后,大包小包地离开。
店里销量直接爆了。
饶是苗芬芳见多识广,也没见过这阵仗呀!
所有人连轴转了两天。
到第二天晚上,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送走最后一波客户,朱茯苓才能坐下喘口气。
杨玉绣和杨红烛也快瘫了,两天脚不沾地,两条腿几乎废了,可心里是高兴的!
特别是看到自己上了报纸,杨红烛更是笑开了花,连被逮来帮忙的杨吉都乐了。
“妈,你上报纸了,照片特别好看!”
“你这小子瞎说什么,难道你妈平时不好看吗?”
“当然好看!就是因为人好看,所以照片才好看,还有咱们这个店在报纸上也特别好看!”
把杨红烛听得乐呵呵的。
关起门来数钱的时候,更是乐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