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咸鱼才刚翻身,父皇提刀杀到!
爱吃糖果巧克力2025-10-10 15:292,774

扬州城,已经不是火药桶。

它就是那个被点燃了引线的火药桶。

“商人与狗,不得入内。”

当这八个字写成的木牌,挂满扬州城内所有酒楼、茶肆、青楼、赌坊的门口时,整个商人群体都被引爆了。

然而,出乎士族预料的是,滔天的怒火并没有烧向府衙,更没有一句咒骂指向太子。

商人们的愤怒,精准无比地倾泻到了那些背后煽风点火,整日将“商贾贱业”挂在嘴边的士族身上。

“都睁开眼看看!这就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士族老爷,想让我们过的日子!”

“在他们眼里,我们连狗都不如!”

“太子殿下是在用巴掌打醒我们!除了跟着殿下走,我们没有第二条活路!”

一股空前的危机感,如铁箍般将所有商人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他们自发捐钱捐物,不计成本地支持太子新政。

他们甚至组建了护卫队,日夜在考场四周巡逻,放出话来,谁敢在恩科期间闹事,就是与整个江南商会为敌!

另一边,那些寒门士子们,则陷入了一种甜蜜又扭曲的烦恼。

太子殿下亲口许诺,默写《论语》、《孟子》全文无误者,总分,加十分!

这是何等天大的诱惑!

骂太子?

骂了,这唾手可得的十分就没了。

不骂?

又觉得和那些士林名宿站在一起口诛笔伐,似乎更有风骨,更有面子。

于是,扬州城内出现了一道奇观。

白日里,他们依旧跟在那些名宿身后,摇头晃脑,痛批新政“有违圣人之道,不合千年礼法”。

一到晚上,所有人关紧门窗,躲在被窝里,借着豆大的灯火,头悬梁锥刺股,疯狂背诵《论语》。

陆家主等人,只觉得胸口发闷,喉头阵阵腥甜,几乎要呕出血来。

他们感觉自己倾尽全力的一拳,不是打在了棉花上。

是打在了一团涂满了滚油和胶水的棉花上,不仅没伤到对手分毫,反而把自己粘了一身洗不掉的骚臭。

分化,拉拢,瓦解。

太子殿下将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炉火纯青!

就在这片诡异到极致的氛围中,恩科开考之日,到了。

天色未明。

扬州府衙前的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

三千多名考生,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

有须发花白的老吏,有眼神精明强干的青年,有衣着朴素的农家子弟。

甚至有几个胆大包天的,直接脱下了象征身份的绸缎,换上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昂首挺胸地站在队伍里。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与忐忑。

但更多的,是一种几乎要从胸膛里喷薄而出的,名为“希望”的东西。

李承乾站在府衙二楼,打着哈欠,俯瞰着楼下黑压压的人群。

“都妥当了?”他懒洋洋地问身旁的赵德言。

“回殿下,万无一失。”赵德言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强行压抑的兴奋,“按照您的吩咐,试卷由三家互不知晓的作坊秘密印刷,昨夜子时,才由称心校尉的亲卫,从不同路线送入城中。我们还按您的意思,放出了三支假的运卷队伍,在城外招摇过市,绕了一整夜。”

李承乾点了点头。

这并非他深谋远虑。

他只是单纯的怕麻烦。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上辈子就懂。万一哪个环节出岔子,他岂不是要再头疼一遍?不如开始就多做几个备份,省心省力。

至于那三支假冒的队伍,纯粹是他恶趣味发作,想看看会不会有不开眼的傻子自己撞上来。

果不其然。

就在开考的锣声敲响前一刹那,城外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传来了喊杀声与火光。

但那喧嚣并未持续多久。

很快,就被早已埋伏多时的扬州都尉府兵,像按死三只不自量力的蚂蚁一样,轻松剿灭。

消息传回,陆家主当场瘫软在地,面色惨白如纸。

他们最后的疯狂,在太子殿下那看似随意的布置面前,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考场内。

当试卷发到每个人手中时,新一轮的,来自灵魂深处的震撼,开始了。

第一题:算学。

“扬州至江都,水路一百二十里,陆路一百五十里。今有漕船十艘,每船载粮五十石,日行三十里;马车五十辆,每车载粮十石,日行五十里。问:欲将一万石官盐于十日内运抵江都,求损耗最低之舟车人力调配方案,并列出详细预算。”

第二题:律法。

“甲乙二村,为争水源,械斗数年,死伤数十。地方官屡禁不止。若尔为该县县令,当如何勘察、判决、调解?需引《唐律疏议》条文,并论根治之法。”

第三题:营造。

“扬州城南洼地,逢雨必涝,民怨沸腾。请绘简易图纸,设计一条排水渠,需注明长度、深度、用料,并估算工期与民夫之数。”

……

看着这些题目,那些饱读经书的传统士子,手里的笔杆在指尖狂颤,几乎要握不住。

这考的是什么东西?

这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半文钱关系吗?

他们满腹的“克己复复礼”,满脑的“民贵君轻”,在这些冰冷的数字和赤裸裸的现实问题面前,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而另一边,那些小吏、商贾出身的考生,眼中则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这不就是他们操持了半辈子的活计吗?

那个打算盘的,心算几下,已在草纸上飞速列出了漕船与马车的最佳配比。

那个当过工头的,拿起笔就在图纸上精准地画出了排水渠的走向。

那个在县衙干了二十年刑名,看尽了人性百态的老吏,更是文思泉涌,洋洋洒洒,从律法到人心,分析得头头是道,鞭辟入里。

一场考试。

成了一场最精准、最无情的筛选。

所有纸上谈兵者,被无情地碾碎。

所有实干兴邦者,于此刻脱颖而出。

李承乾在二楼凭栏看了一会儿,便觉得索然无味。

结局,已经注定。

他打了个哈欠,转身准备回去补个回笼觉。

他的任务完成了。

他成功地为马周,为那个该死的巡视团,准备了一场盛大到无可挑剔的“新政”汇演。

等他们来了,看到这些新选拔的官员将扬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总该闭嘴了吧?

到时候,他就能名正言顺地把扬州这个烂摊子甩给赵德言。

自己则拍拍屁股,继续去民间,寻找那碗失落已久的,梦中的鱼汤面。

咸鱼的人生,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他美滋滋地想着,刚走到楼梯口,一道身影便急匆匆地冲了上来,脸上带着一种天塌地陷般的凝重。

是称心。

李承乾的心,猛地咯噔一下。

一股极其不祥的预感,窜上心头。

“殿下!”称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不住的惊惶。

“又怎么了?”李承乾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天塌了?”

“比天塌了还麻烦……”称心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嘴唇都在发干。

“东城门守将来报……”

“一支庞大的车队,已经兵临城下。”

“车队……打着陛下亲赐的龙鳞旗,和御史台的獬豸旗。”

称心猛地抬起头,用一种近乎绝望的眼神看着李承乾,一字一顿地吐出了那句让太子殿下魂飞魄散的话。

“为首的官员,自称……御史大夫,马周。”

“他们说……奉旨巡视江南,因忧心殿下安危,日夜兼程……”

“比预定的行程,提前了整整十天抵达!”

轰!

李承乾僵在原地,脑中一片空白。

他缓缓地,一寸一寸地,如同一具生锈的傀儡,转过头,望向窗外。

窗外,是人声鼎沸的考场。

是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政”的太阳。

而他的耳边,却只剩下命运敲响的丧钟。

提前了十天!

他那个爹!他那个好爹!

连让他把戏演完,把台词背熟的时间,都不给他留!

此刻的李承乾,就像一个刚把戏台子搭好,演员都还没换上戏服的草台班子班主。

而台下,已经坐满了来自全国最顶级、最严苛、最不讲情面的评委。

李承乾的眼前,阵阵发黑。

他感觉,自己心心念念的那碗鱼汤面,不是被打翻了,也不是被泡烂了。

而是被他爹李世民,从长安城的城头之上,连着滚烫的汤,锋利的瓷碗碎片,一起狠狠地,砸在了他的脸上。

继续阅读:第89章 大唐喷子之王驾到,太子殿下选择硬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