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勇去了李郎中家之后,李婆子突然有种将这小子给泼出去了的感觉!
洛老爷子则开口道:“我重新找人给看了日子,不如就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开张吧。”
“也好,这样一来时间上也不会太赶。之前一直都在忙活着二弟的婚事,现在终于闲下来了,可以处理一下医馆那边的事情了。”洛恒认真地说。
李婆子笑着说:“最近福宝又弄了一大批药材出来,巧儿也都帮着给拾掇好了。老大,啥时候你有时间,去一趟镇上,先把药材都给送过去吧。”
“好嘞娘,等过两天我和老二一起进城,顺便把李叔的行李给送过去。之前二弟和我说过,李叔也打算直接住在医馆,说是那样更方便些。”
“原本娘是打算让你二弟和巧儿也都住在镇上医馆的,可一想到这边收来的药材还得有人负责处理,索性就不让他们走了。”
傍晚,回门儿的小两口这才姗姗归家。
好家伙,去的时候带了一马车的东西,回来这又拿了更多的东西回来!
洛勇将李巧儿扶着下了车之后,他这才笑嘻嘻地对洛恒说:“大哥,我老丈人非得给我带东西回来,我怎么说都不行呢。还得麻烦你和大嫂帮个忙,将咱家的仓房腾个地儿。”
李巧儿白了他一眼说:“就你知道臭显摆,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药材,可不能乱放,最好是直接送去医馆那边。”
翌日,洛恒和洛勇一大早刚吃完早饭,两兄弟就带着满满一大马车的药材和李郎中的行李去了镇上的医馆。
两兄弟走后,洛璃就将李巧儿给拉进了上房东屋。
她当着大家的面儿,一脸严肃地对李巧儿说道:“二婶儿,咱家是有规矩的,多劳多得。平时家里的药材都是你负责晾晒什么的,所以我这个医馆的小东家,必须得给你开工钱。”
闻言李巧儿顿时就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她忍不住抬手去揉了揉洛璃的小包包头说:“行啊,那福宝打算给二婶儿开多少工钱呀?”
洛璃眼珠一转,沉思了片刻之后,这才说道:“咱们就按斤算,按照晒干之后一斤药材的价格给你拿提成。嗯,比如一斤晒干的蒲公英的价格是十文钱,那就给你一文钱的工钱。”
大家还是第一次听到有这样的给工钱的方式,王氏也笑着说:“那福宝,娘每天都帮你穿衣裳,伺候你梳头洗漱什么的,那你是不是也要给娘开一份工钱呀?”
洛璃则笑眯眯地说:“娘亲,福宝现在是医馆的东家之一,福宝的钱那就是娘亲你的钱呀。娘亲用钱的时候只要和我说一声,我直接就给你拿了呀。”
闻言众人都是啼笑皆非,王氏更是心里暖得跟阳春三月似的。
见状李巧儿忍不住说道:“哎,要是我也能生个像福宝一样的小棉袄,那该有多好?”
一旁的李婆子闻言,赶忙笑着说:“从现在开始,你们妯娌两人谁能给我老婆子生下宝贝闺女,我就赏她一百两银子当私房钱。”
四娃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奶奶,那生儿子呢?”
李婆子一瞪眼说:“生儿子只给十两,臭小子在咱家不值钱。”
四娃一听,顿时就蔫头耷拉脑地说了句:“哎,原来在你们的眼里,我们几个就算是全都加在一起,都没有半个妹妹值钱呀?”
小长寿则笑着说:“四哥快别说了,不然你的身价很可能就会从十两变成一两了呢。”
晌午的时候洛恒和洛勇这才从镇上回来,说那边儿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随时都可以开门营业。
“对了娘,咱们送去的药材太多了,那边儿的药材库都要装不下了。那啥,我岳父说让咱们再送两个柜子过去。”
洛老爷子点了点头说:“好,那你等下就上山去砍一些木头回来,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这时候洛勇又听李巧儿说洛璃要给她发工钱的事情,洛勇忍不住惊呼道:“啥?那样一来,你和大嫂岂不是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反倒是像我和大哥才是被女人养活的那一个了!”
洛恒则笑了笑说:“那又有何妨呢?谁让你大哥我生了个了不起的小闺女呢!”
见自家大哥那副嘚瑟的模样,洛勇咬了咬牙,对身旁的李巧儿说:“媳妇儿,走,咱们也回屋造小人儿去。我还就不信了,同样是老洛家的儿子,大哥能生出闺女,我也一定可以。”
李巧儿直接就被洛勇给抱回了屋里,要知道现在天可还没黑呢。
“哎呀你赶紧放我下来,这成何体统?爹娘和大哥大嫂他们还都看着咱俩呢!”
洛勇则一副不在乎的模样,得意地说道:“没关系,对于爹娘来说,生孙女那就是家里的大功臣。”
“呃,今天娘的确是说了,她老人家说生闺女赏一百两,生小子就只有十两。”
闻言洛勇顿时就来了兴致,对怀里的李巧儿说:“媳妇儿,那咱俩还等啥呢?要知道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呀!来来来,咱们赶紧再大战三百回合,然后就该出去吃晚饭了。”
对于自家这个没羞没臊的相公,李巧儿现在也是在极力地习惯当中。
很快,房间里就传来了一阵旖旎的声音。
王氏赶忙呵斥家里那几个小的说:“都别去打扰你们二叔跟二婶儿,等下你们帮娘把鸡给喂了去。”
外头的天色已经逐渐黑了下去,又到了老洛家吃晚饭的时间。
洛璃偷偷地观察着李巧儿,见她的脖子上果然被种了不少草莓。心说二叔挺能折腾呀,希望二婶儿可以扛得住吧。
大家一起吃过了晚饭之后,王氏和李巧儿就开始收拾起了桌子。
洛老爷子就笑着说:“大娃,等下你们就跟就在爷爷这屋写字,爷爷想看看你们最近有没有进步。”
“好。”
几个孩子齐齐应了一声之后,便回屋去取文房四宝去了。
洛老爷子对四娃说:“来年你的年岁也够了,不如也跟着一块儿上私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