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儿知道这件事涉及重大,并且若不是有人谋划的话,那也不可能造成现在的后果,只是……”
赵芸儿紧紧的咬着下唇,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只是什么?”
太后的胃口顿时都吊了起来。
这孩子怎么说话说一半呢?
“只是有人想让臣妾把这个位置让出来,臣妾只能这么做。”
赵芸儿也不直说到底是谁,这一切任凭太后想象。
“哀家到想知道,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太后重重的拍了拍桌子说道。
其实之所以让赵芸儿稳坐后位,太后也是有私心的。
她这个位置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动。
“时疫的时候一时间弄得谣言四起,可如今受益人是谁,想必太后也清楚,臣妾的爹爹好歹也是三朝元老必定不会做出任何逾矩之事,之所以如此激动也是觉得先皇当皇上的时候可没出这么多事,这才言语过激了。”
赵芸儿隐晦的提醒太后,这件事可没有表面上的这么简单。
倒是塑造钟郁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的现象。
太后听赵芸儿这么一说,也觉得这件事未免也太蹊跷了一些。
谣言出现的时机未免也太巧了一些,况且赵裘英这人虽然嚣张了一些,倒还真是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你先回去歇着吧!这件事哀家会替你做主的。”
太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此事不可妄下定论。
但她倒也没有全然相信赵芸儿一面之词,可钟郁凌她也不敢百分百信任。
毕竟帝王之位,何等尊贵就算他动心了想要做些什么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今捷儿只怕对于此事还不知道,她可不能坐以待毙。
赵芸儿看到太后脸上的神色,心里大概也知道太后的意思了。
“是,臣妾就先行告退了。”
说着便慢悠悠的退出了太后的寝宫。
彩儿跟在身侧扶着赵芸儿回去,只是她有些不解娘娘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娘娘您今早又是不梳妆打扮,又是在太后跟前说那番话,真的有用吗?”
她怎么觉得根本就帮不上太尉府,而且太后也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你懂什么?”
赵芸儿高深莫测的笑了出声。
随即端起茶杯浅尝了一口。
“太后疑心病极重,况且他跟当今皇上根本不合,本宫无需多说什么,只要提点一二必定能引起太后的怀疑,而且元昭语此次的事情虽然做的漂亮,但未免也太出风头了。”
赵芸儿实在是没想到,她居然会一次次的低估这个小蹄子。
若是在不杀了她,只怕下次她都能上天。
“是奴婢愚钝了。”
彩儿想着只要娘娘跟太尉府没事就好,如此一来那她这颗脑袋也算是保住了。
“爹爹那边至今都没有传来消息,依本宫看是暂时被牵绊住了,你去给本宫打点一番,大理寺那边应该还有我们的人吧?”
赵芸儿当初利用先皇枕边人的身份,可给不少人买了官位。
她记得爹爹当初就让她留心注意,给每个地方都安插了他们的人。
大理寺那边更是塞了两三个之多。
“是,不过都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同我们有瓜葛了,奴婢担心有什么变故。”
彩儿提醒道。
眼下正是关键的时候,若是被人抓住了把柄那可就真的翻不了身了。
赵芸儿冷笑出声,这丫头还真是不该担心的白担心,该担心的倒不担心了。
跟了她这么多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你真以为那些人有多少本事?花点钱不就好了,本宫这里还有些银票,你一会让人去打探一番。”
赵芸儿倒也没有奢望那些人做什么,只需要知道薛城候吐出来多少就行了。
况且她堂哥不也被抓了吗?
这才是重中之重!
赵家的人一旦出事,那么就会牵连到她同爹爹,所以先把堂哥的关系撇清才是关键。
“是,奴婢知道了。”
彩儿连忙拿着赵芸儿给的银票,小心翼翼的去找他们在后宫安排的探子了。
整整一天一夜,薛城候被大理寺的人已经打得不成人形了,但始终咬定这一切都是他一个人做的。
并且说他并不喜欢如今登基的皇上,所以才利用职务之便把人放进来。
当问起假死还有毒药的事情,他也一口咬定是他做的,但问他哪里来的,就答不上来了。
大理寺的人顿时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一时之间也审问不下去了。
当被抓的那一刻,薛城候就清楚,他的家人必定被赵家人抓了起来。
早知如此就不跟赵裘英同流合污了,如今不但他在这里受苦,他的家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但就算为了仅有的希望他也要把罪名承担下来。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正往御书房赶去。
“启禀皇上,那人还是没招。”
大理寺的侍卫前来禀报。
钟郁凌就好似早就料到了一般。
“薛城候的家人在第一时间都抓了起来了吧?”
“嗯,不过还是逃掉了一些,他的大夫人以及公子还有小姐至今都没找到。”
那名侍卫一五一十的答道。
钟郁凌倒是没想到,赵裘英的手还真是够快的。
还是在此之前就已经把薛城候的家人控制住了?
“先不急,此人必须要留着,那幕后指使之人肯定握有薛城候的把柄,先按兵不动。”
钟郁凌觉得还是让他的地下情报网先把人找到再说。
况且如今赵裘英被软禁在府内,想要对付他那就简单多了。
“是。”
那名侍卫得到指示立马就下去了。
“夜鹰。”
钟郁凌喊了一声。
夜鹰便凌空而下,来到了御书房。
“皇上。”
“你去安排一下,记得一定要让那些人活着回来。”
想要治赵裘英的罪,那必须人证物证据在,这样一来才能让他再也不能翻身。
而且赵家还有最关键的一人还没出现,还不到收网的时候。
“是。”
夜鹰立马就去办了。
而且那名制毒高手也还没抓到,假死之事实在是难以解释。
但凭元小姐的一面之词,只怕难以服众,一切还是要用证据说话。
接连好几日,都没有找到突破性的证据。
而朝廷上的那些大臣也纷纷上奏让钟郁凌放了赵裘英,说他于此事无关,只不过是一时言语过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