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和同窗们都高兴,花禹松了一口气。
同窗们知道这些好吃的雪糕还有双皮奶在花禹家里有卖,下学堂后都拿着钱去买。
能上学堂的,家里条件都不差,买几个雪糕还有双皮奶是没问题的。
慕汐过目不忘,知道这些孩子是便宜弟弟花禹的同窗,很给面子的多送了一点吃的。
不要钱是不可能的,该收的还给要收,不过可以给一点零食。
慕汐做的零食也都是很好吃的,她找到土豆之后,做了点薯片出来。
土豆不用藏着掖着,她都已经把图纸还有地方给宣彻画出来了,现在大唐几乎所有地方都种上了土豆还有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
不过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两种食物有哪些烹饪方法,只会简单的蒸和煮。
慕汐就不一样了,她可是有外挂的人!
薯粉、薯片、红薯干、狼牙土豆等等做法她就会,再一次在家里人面前露了一手。
她一次性做零食总是会做很多,比如现在。
给花禹的同窗们卖冷饮的时候,慕汐总会抓一把薯片或者是送一小包红薯干。
这些孩子高兴了,他们的爹娘高兴了,慕汐心情也挺愉快。
慕汐有预感,这些小零食可能又会风靡一时!
能赚钱的都不能放过!
慕汐动员全家开始做小零食,还雇了几个人来给自己干活。
于是,花家的生意越做越大。
辣椒还有小茴香这些东西都种出来了,产量还行,慕汐全部收起来了。
有了这些调味料,以后家里做菜对时候也能多一点口味。
眼看着冷饮的生意格外的好,小零食也很多人过来问,慕汐又找了一个店铺,这个店铺专门卖这些女人孩子喜欢的小零食。
火锅店里增加了一些食物,比如红薯粉这些新出现的淀粉类食物。
酸辣粉、砂锅土豆粉,都是好吃的东西!
这次生意都不用这么做宣传就立马有人过来尝鲜,每天的生意都红红火火。
慕汐每天干劲满满。
虽然这个位面开局不咋地,但是把局势扭转过来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乡下的地里已经种上了慕汐想种的东西,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花家的地,里面种的东西可以卖大价钱。
很多人蠢蠢欲动。
慕汐也没有为难他们,直接让她们跟着种一样的东西,只要最后种出来的东西和自己种的品相差不多,她全部都会买。
于是,整个村子有一半地里都种上了和花家地里一样的东西。
做双皮奶还有雪糕这些冷饮需要用掉很多鸡蛋还有牛奶,慕汐觉得一直要去其他地方买很麻烦,所以干脆又买了一块地养鸡还有牛。
这些牛都是从北方游牧民族哪里传过来的奶牛和肉牛,慕汐买回来之后还特意和许阁老说了一声。
因为大唐是不允许杀牛卖的,只有当牛意外死亡或者是老死的时候才可以拿来吃掉。
慕汐买这些肉牛还有奶牛回来就是为了喝牛奶和吃牛肉的,要是买回来了结果不能吃,那不是白瞎了吗?
许阁老早就派人看着花家的一举一动,她买奶牛的事情也知道。
皇帝宣彻也密切关注着花家,毕竟仙子是因为刘锦荣和花玲才下凡的,和花家脱不了关系。
宣彻并没有因为慕汐从游牧民族那里买了很多肉牛和奶牛就对她做什么,他觉得这个花玲说不定是被仙子给点拨过的。
要不然花玲怎么突然间会那么多从来没有的吃食?
宣彻甚至想过要不要把花玲纳进宫里,后来想到仙子可能还看着他的表现,所以打消了这个想法。
幸好慕汐没有了解过宣彻的想法,不然她会让大唐直接换一个皇帝。
皇帝都默许了花家养奶牛还有肉牛,许阁老知道这个自然也不会多加干预。
花家的养奶牛和肉牛大业非常顺利的开展起来。
慕汐这一待就是好几年,奶牛场还有养鸡场非常顺利的开下来,每年都有好多牛奶喝。
牛奶有太多用法了,慕汐给花家所有人定下了每天喝一杯热牛奶的规矩,还说了喝牛奶的好处。
为了让家里人适应牛奶这种东西,慕汐又使出浑身解数做各种奶制品。
牛奶产量多了,慕汐做出来的搞点还有零食就更多了!
奶酪,奶片,还开始做蛋糕生意。
蛋糕一经推出,立马占据了零食店里的销量Top1。
以前喜欢买奶茶还有双皮奶的官家子弟迅速改变阵线,转身投入蛋糕上的怀抱。
蛋糕买的比较贵,毕竟没有打发器,产量有限,所以慕汐定了规矩,一个每天只能买一个,店里每天卖20个,卖完就要等第二天了。
生意做的飞起,花家俨然成为了有钱人家,身后又有许阁老还有皇帝的当靠山,没有人不要命的过来招惹。
花禹在县学里也很受欢迎,一家人的生活和之前被大家欺凌有了根本的改变。
原来一直道德绑架慕汐,想让慕汐把刘锦荣捞出来的刘家父母也不敢再来打扰花家,反而生怕被花家记恨上。
花家和刘家的处境完全掉了个个。
慕汐大概数了一下家里的资产,加上奶牛场还有养鸡场这些“不动产”,花家拥有的财富足以让花家过好几辈子了。
该吃的东西都吃厌了,好日子也过了好几年,慕汐觉得自己可以退休回东洲山去了,花玲应该能处理好这些已经上了正轨的生意。
在走之前,慕汐又出现了一次,出现在皇宫里,把一些对国计民生有好处的东西告诉了皇帝,那些臣子也在一旁听着。
慕汐对这个国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感情的,她希望这个国家能顺利的度过那些磨难,不要经历被外敌侮辱的历史。
“大唐的气数就掌握在你手里,你要记住,不能夜郎自大,要懂得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不要让大唐落到被区区倭寇欺辱的地步。”
慕汐说完这一大段话,又对大唐现有的制度提出了一些意见,旁边的史官都记录下来后,留下三个锦囊就飞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