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珥赚钱给他们买衣服,供他们上学,这些其实几个哥哥都知道,他们知道孟玉珥不是没有钱上不起学,而是因为镇子上根本就没有女学,青山书院也不招收女学生。
另一方面,他们心里很清楚孟玉珥没有去州城上女学的原因,就是因为要照顾他们,有段时间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是妹妹的拖累,所以不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尽力的做到最好,不敢懈怠。
如果孟玉珥能有上女学的机会,他们打从心底里开心。
因为这件事情的一致,孟玉珥去州城的时间也排上了日程,学堂那边怕孟如漳自个提前回来,还专门寄了封书信过去,说明了孟玉珥即将前往的消息,好及时的留住归心似箭的孟如漳。
万事俱备,孟玉珥却满心的焦虑。
她的药铺才开业,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这也是唯一一个让孟玉珥有些放不下的事情。
福叔原先是答应孟玉珥只做一年,等到药铺正式步入正轨以后,他就离开,看着眼下这情况,孟玉珥不能确定是不是等到孟如漳府试之后就能够回来。
她找到了福叔和王娇儿,说明了自己接下来的情况。
福叔一下就猜中了孟玉珥的心思,他直接了当的说道:“你是想让我多留下来一段时间?”
孟玉珥也不含糊,点点头嗯了声,说道:“我知道可能是有些为难,眼下也是实在没有法子,娇姐姐一个人看店,我怕她会吃亏。”
王娇儿就算是再精明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儿,这世道并不太平,损失钱财事小,若是王娇儿自己吃了亏,那便是大事情了。
福叔话语间带着几分笑意调侃道:“想要留住我,薪酬可不低。”
“要求您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绝对满足您的要求。”孟玉珥也不含糊,福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孟玉珥这三个月看的很真切,要不然也不可能会放心直接将店交给他。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若是还不答应的话,就有些太没有人情味了。”
福叔这边算是答应了孟玉珥的请求,聘期一直到孟玉珥回来,到时候的去留主要看福叔自己的意愿,目前能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已经仁至义尽。
孟玉珥另外将店里正在售卖的草药功效,全部都和王娇儿过了一遍,以及售卖的美颜膏之类的药方,和孟玉珥即将要发售的药包,都将药方写给了王娇儿,供日后使用。
王娇儿很勤奋,将所有孟玉珥同她说的东西,全部都记录在了本子上,每日都会翻阅一遍,只求能烂熟于心。
另外孟玉珥还找了严大夫,让他没事时可以多带带王娇儿,严大夫答应的很是干脆,就是有个前置条件。
“日后从你们药铺拿药,是不是可以打个对折?”
严大夫很是不客气的跟孟玉珥砍价,事实上就算是严大夫不说,孟玉珥也是要给严大夫打折的,说出来似乎两个人便就不相欠了,互惠互利。
“那是自然。”
“行,这忙我帮。”
安排好了一切,孟玉珥正式的准备去州城陪读。
孟玉珥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孟刘氏推门进来,瞧着孟玉珥收拾得井然有序的衣裳,她不由得一声感叹。
“这一辈子还真是曲折,本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到头了,谁知道到老了还能过上这般潇洒自在的日子,玉珥,这都要归功于你。”
孟刘氏身上的尖锐已经被眼下安稳的生活磨平了棱角。
以前那般的不好说话,不过是因为生活的蹉跎,一辈子抚养了四个儿子,苦日子从头过到尾,她若是不为了自己算计,那其他人就会算计到她的头上来,那个时候的孟刘氏,是没有什么可被对方算计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孟刘氏有钱,当初苏文雅给的那些东西,在苏文雅看来可能没有什么,却是一个普通人家几辈子才能赚到的东西,现在的孟刘氏完全不怕花钱,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比原来的生活高出了不单单只是一个阶层。
而能让她有现在这样生活的人,就是她的孙女。
孟刘氏心里其实什么都清楚,就是因为她过于清楚,所以有时间才不能装作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孟玉珥听出了孟刘氏的意思,她走到孟刘氏的跟前,轻轻抱住了孟刘氏的腰,声音又软又甜的说道:“因为你是我奶奶呀,我孝敬我奶奶不是天经地义嘛。”
孟刘氏笑了起来,眼角的纹路被挤出了好几条。
“你这要是忽然不在身边,我还真有点想念的慌。”
习惯了孟玉珥整天在身边甜言蜜语的模样,忽然间孟玉珥不在身边了,孟刘氏光是想想就觉得不习惯,但她心里清楚,孟玉珥是个聪明的女娃娃,她若是能够去读书,对她日后会很有帮助。
孟刘氏也是第一个提议孟玉珥去州城,留在州城读女学的人。
她今天只是有些感慨,不知不觉间,他们家的变化居然已经大到可以随随便便让孩子去州城上学的地步了。
“等到大哥那边的学业完成,我们就回来啦~平日里肯定也能回来的,奶奶就负责在家里打牌等我们回来就成~”
孟玉珥撒娇的蹭了蹭孟刘氏的肚子,她身上有长辈独有的气息,很是让孟玉珥喜欢。
孟刘氏还想要给孟玉珥银子,被孟玉珥给拒绝了。
她从藏宝箱里掏出了自己一沓银票,在孟刘氏的眼跟前炫耀道:“我有钱,看,这些都是我的钱。”
孟刘氏在看到孟玉珥的存钱时候,都惊呆了。
“你怎么有这么多银票?”她都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票,价值还都是五十一百两的。
“挣得哇!”
孟玉珥不仅能掏的出来,还给了孟刘氏一些,孟刘氏瞧着那一沓,都没好意思拒绝孟玉珥,很是尴尬的收下了孟玉珥的银票。
“那奶奶就不客气了哈。”
最终是以孟刘氏手下银票,让谈话告一段落。
而就在孟玉珥要走的那日,家里来了为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