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衣裳?什么新衣裳?这内务苑不是分发了许多过年的心意跟料子吗?”太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按例询问了一声。
江茵给太后倒了杯茶,递上去笑道:“皇祖母有所不知,三妹请的可都是这都城内数一数二的绣娘,有着十几年的绣工呢。我听说是三妹不满意宫里的绣样,才请了不少绣娘进宫,连日赶制新衣。”
“那几个绣娘嫔妾也听说过。”温嫔挺着个肚子,小声说道,“听说手艺确实很好,只不过请她们绣个花样,动辄便要百金呢。三公主可真是大方,不仅请了绣娘来宫里特地赶制新衣,还一请就是七八个,也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这宫里的绣样虽比不得外面的手作,不过也是贡御的东西,三妹现在连这都瞧不上了?”江凝喝了口茶,隐晦的笑道。
“许是三公主的出手大方,想要别出心裁也说不定呢。”温嫔笑称。
在一旁好一会儿没说话的皇后闻言,这会儿才悄然无声的说道:“银子再多,还不是皇上赏的,说到底,也是我们宫里的钱财。三公主终归是小小年纪,也穿不到特质的衣裳。母后,您觉得呢?”
太后看了看江凝,见她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这才缓缓说道:“不就是点银子吗,眼下是年关,三丫头甚少打扮自己,女孩子家想要穿点好看的花样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再说,三丫头马上就要出嫁了,给自己准备几件新衣裳也没什么不妥当的。至于银子,就当是哀家赏的好了。”
屋内几个原本还帮腔的妃嫔这会儿听老太后都这样说的了,只能乖乖的闭嘴。江茵一脸不满,似乎根本没达到自己的目的。
荣贵妃也在此时笑道:“母后说的没错,三公主甚少这样花销,细算起来,就算这次的开销大,但一年也就这么一次,花的也多半是三公主自己的赏钱月俸。总好过有些人隔三差五的大手大脚,搜刮自己的喜欢的东西比较好。这一年的流水账下来,别说是请七八个绣娘,就是请百十个,也是富富有余呢。”
“贵妃这话是在说谁呢?”温嫔看了皇后一样,很是护主的问。
荣贵妃甚至懒得瞧她,只是嗤笑了一声,看着边上的小江睿笑眯眯的说:“自从本宫掌管内宫事宜以来,这后宫月月的流水账本都在本宫手里,本宫说的是谁,谁自己心里清楚。不过温嫔放心,本宫说的可不是你。毕竟现在你连见皇上一面都难,更别提什么赏赐了。没有赏赐,就是温嫔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份财不是?”
“你……”温嫔气的面色发青,可一是当着众人的面上不好发作,二是荣贵妃一向如此,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嫔位,又有什么资格与她争论呢?说的急了,依照荣贵妃的脾气,到最后吃亏的还不是自己?
温嫔很聪明,尽管被荣贵妃揭了短,面子上十分过不去,但还是拼命的忍了下来。
几人正说话间,江皖才匆匆忙忙的进来行礼道:“母后,长姐,各位娘娘,我来晚了。”
太后看了看江皖:“三丫头,你忙什么去了?”
江皖刚准备说话,江凝就抢先一步说道:“听闻三皇妹屋内最近收了一批绣娘,比宫里秀苑的功夫好上许多倍,也不知道三妹赶制了什么样的衣裳,拿出来给我们瞧瞧,也好长长见识。”
江皖微微转头,看着江凝叫道:“二皇姐一向受宠,父皇的赏赐绵绵不断,难道说,还有什么东西是二皇姐没见过的不成?不过是几件衣裳而已,就连二皇姐身上的,也不知道要比我好上多少倍呢。”
“我身上的不过是进贡的料子好,哪里及得上妹妹命绣娘一针一线,连夜赶制出来的呢?我们内宫算起来,也没谁有这个特例,更没这个福气呢。”江凝今日似乎便要抓着江皖不放。
可江皖哪里会怕她,而是转头看着太后说:“皇姐还真猜对了,我今日的确是把赶制好的衣裳带来了。”
“带来了?那快给我们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衣裳才配得上三妹,让三妹连宫里的绣样都看不上了。”江凝在边上冷嘲热讽的说道。
说罢,江皖便转身对身后的絮儿说道:“絮儿,把衣服拿上来。”
只待江皖把托盘上的遮盖一掀开,把那衣裳展示在众人面前,大家才惊讶的看着江皖手里的手工绣样,不由赞叹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