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美女
二水崔2024-02-29 20:403,124

   我前面说过,我们班美女如云。如果我们班的女同学看到这里肯定特别兴奋,美女在不同时代各有标准。我们以前喊谁个小姐,那叫时髦,现在喊“小姐”没有人理你,只能喊“大姐”或者“小妮”来招呼人,同样我们那时候也不能“美女美女”地叫人,那显然很不严肃。正像现在,你见到女士直接就夸你真性感呀!对方会很受用地跟你客气,哪里,哪里呀,一般,一般哦。我们那时候更不敢这样说,你夸谁性感?那真不知道是找茬呢,还是要找抽呢。

   所以美女的问题,一般是男人们在背后,没有掺杂女人的情况下,比较热衷的话题。所以,我们男同学有时小聚说起故往,其中可以大致见其脉络。只不过非要选出“四大美女”,各人的版本也难以统一。

   这一点,我们男同学就与平时做派大不一样,显得特别的不团结。现在选美是身穿比基尼,参赛选手三围尺寸一目了然,亮相完了还要有才艺表演,中间还要穿插评委刁难和评分环节,与我说的男生聊天聊出来的美女概念完全不同。

   可是,现在假如真要去向当年的女生们询问,班里的四大美女都有谁?我相信她们一定在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心里在盘算着该说谁还是不该说谁的问题,想要出个统一的结论,简直是在与虎谋皮。

   这话,后来我和痞子蔡说过。我想,应该在当时曾经同班后,中途转学走了的女生中去遴选。

   我的理由是,人家转学都转走了,你们谁都没有机会再去追求。名人名言上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凡是得不到的,都是最美的美女。

   痞子蔡一个劲表示反对。他说,这种说法纯粹是机械唯名人主义的观点,当时没机会,不见得以后没机会,再说你就是同班,也不见得就有机会,所以这种划分没道理。

   我很为难,只能按照我自己的主意,把当时所有印象深的女同学,在脑海中重新回放一遍电影,从中选出有特点和个性的做些介绍。

   我们班有个中途高二入伍的女孩,那时候中国女兵成建制的部队非常少,女兵到部队如果不当文艺兵,往往要当卫生员,这女孩名叫文华云,复员后到北京军区某部队医院工作。不说有“闭月羞花”之貌,能被部队征召,就证明这女孩自身条件是很不错的。她的眉毛细长上调,眼睛较大,瓜子脸,平时的服装却透着古典气派。

   金哲回忆说,全班只有文华云的衣服上,是带有蕾丝花边的。

   我们就笑他,是不是你小子看错了,还蕾丝花边?八成是裙子上的吧?

   金哲就辩解,难道裙子不是,不是衣服吗?于是一起笑。

   我们高一时候班上开过一次国庆节晚会,大家要把桌子拉开,在教室中间腾开来一块空地,大家有自荐节目,比如像云中飞那样,能独奏笛子的,也有人一展歌喉来个独唱的,到最后没有人毛遂自荐出演节目的时候,就玩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大家围坐一圈,花到哪个位置鼓声停,座位上的人就要表演节目。

   印象中传花轮到文华云表演节目的时候,她唱:如果大家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大家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大家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居然老是只有这一句!大家跟着拍了三次手。

   有人说,这个不行,要来个独唱。

   文华云就说,这个不是我独唱的吗?是你唱的?

   不是这个意思,你得唱完,再说歌词也不对嘛。

   于是她继续重唱,还从这三句开始,大家都笑翻了,文华云就说,不是我不唱完,你们都笑场了,我只能唱到这里了。

   得,就这么让她蒙混过关了。

   梅城老城区曾号称有“七十二坑”,实际上就是七十二座水塘,每座水塘里都有水,水塘过去既是邻里社交的场所,也是市民洗衣孩子嬉戏玩乐的欢场。文华云的家所在文正街,就在一座水塘边,这座坑也叫“老鳖坑”,非常出名,里面的老鳖一律是五个爪,梅城人以为那是“神鳖”,从不抓,更不吃,所以老鳖坑里的老鳖又多又大。

   老鳖坑,距离我们学校也不远。人说当年西施浣纱,有鱼儿看见西施不敢比美,就下沉水底,西施就被美誉为“沉鱼”。不知道外号因何而来,文华云就有外号“小西施”,也有叫“无花果”的,大概是比喻其白皙的面容。

   印象中,她的面容皮肤确实很白,不知道,是否与她家挨着一座水塘有关。到底当年因何中途入伍尚不得知。据传,当时不管本校还是外校的,都有男生在放学后来到校园外围墙那段路面上,要等文华云一起走。

   可是她们家离学校太近了,也许是有邻居或者熟人告知家里,她们家里对她的安全,多少会有所挂记。要说学习成绩,文华云在我印象中并不突出,也许走到部队上去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那里男人,更会多得不得了,可是那里有枪和炮保护,社会闲杂人等不会随便出入,最主要的是,那里有更严明的纪律和条例。

   如果说文华云算得上,是有古典美女气质的,相应新潮的美女,就是宋伟龄了。宋伟龄的新潮,比较另类。

   宋美龄当第一夫人的时候,曾经在全国推行“新生活运动”。宋伟龄父母给他们女儿起的名字,比宋美龄的还要伟大。那时候梅城刚流行一种舞蹈,叫“霹雳舞”,电影上有镜头,电视上有示范,全国其他城市还有比赛。我们班上开文艺晚会的时候,有外班同学还耐不住寂寞,来客串表演霹雳舞。这个舞蹈,表演起来很有激情,比起人民公园里人们跳的“迪斯科”来劲儿,可是这种动作的幅度和夸张程度,上岁数的人玩不了。记得来客串表演霹雳舞的男孩带一副手套,因为在表演跳跃和翻滚的时候,地板是水泥地板而不是现在的木地板,裤子如果不结实,单腿膝盖支地身体转几圈,就有可能把裤子磨个洞,不戴手套也会把手擦伤,身体朝下的时候,会看见表演者的裤腰带和肚皮。跳霹雳舞的人首先勇气可嘉,进入那种激情状态,也完全可以不管不顾周围人的眼光。这是那个年代最富有激情的艺术。

   宋伟龄跳的是“霹雳舞”。

   宋伟龄平时,上学的时候还带着黑手套,理短发。观察她戴的手套,就能看出职业精神,上面我说那外班男生戴白手套,不过是工厂里工人常带的那种福利手套,我天凉上学的时候也经常带。宋伟玲的不是,手套只是护着手心手背,指头是露在外面的。可是这个女生个子高,座位也靠后,我们很少注意。平时不喜欢和同学交往,至多算是有礼貌性的交流。坐到靠后位置的周庆同学回忆,宋伟龄上课时,也经常是把脸侧放在桌面上用胳膊垫着。黄堂堂就问原因,宋伟龄说,头疼。

   黄堂堂就说,真是头疼,就让你家里,带你到医院看看去。

   没有过多久,宋伟龄家里真找学校请假了,宋伟龄确实头疼得有点问题。这一请假大概就是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宋伟龄回到班里,就有了那种奇怪的装束和做派。元旦,学校组织文艺汇演,孙伟龄报名参加了,上台表演了一段霹雳舞,成为我们班最耀眼的文艺明星。平时大家并不知道她会跳舞,而且一出手就是“霹雳舞”,把一群男同学都镇得目瞪口呆,也弄明白了黑手套究竟有什么用处。后来才知道,宋伟龄在家,可能从小就喜欢跳舞,而且是有基本功的。这样的文艺人才,在我们学校那时的环境里,是注定成不了气候的,不管她的头疼与激情舞蹈有没有关系。

   我想,要是有关系的话,一定是舞蹈的激情,更利于对头疼的治疗,而不是造成头疼的原因。毕竟学文化课和学舞蹈,需要不一样的节奏,也许有张有弛,正合文武之道。

   可是这个道理,黄堂堂不愿意理解。如果宋伟龄上课的时候,还是把头放到桌面上用胳膊垫着,黄堂堂就会到跟前说,是不是你的头疼,还没有治好?你让你们家有空的时候,再到医院里,带你去复查复查,别耽误了治疗。

   不知道宋伟龄的头疼,是否又旧病复发了,还是不能接受,黄堂堂老师不间断的建议,她没有和我们一起在四中毕业就走了。

   我曾经这样认为,宋伟龄当年不爱与同学过多交流,除了老师的原因,班里跳舞的同道中人,男女都没有,她是一枝独秀,这叫没有共同爱好。不过,当时跳霹雳舞的女生,也是凤毛麟角,一般男生要居多,不知道她的舞蹈是在哪里学习和长进的。

   我想,她的中学时代并不寂寞。

   若干年后,班长张志军告诉过我,宋伟龄到了梅城唯一的一所文艺学校,并且成了那里的老师。那是一所很有成就的中等专业学校,是中国最有名的曲剧皇后毛爱莲女士,在她的老家梅城创办的。

   宋伟龄在那里教学生们跳舞蹈。

    

  

继续阅读:飞来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烧毛青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