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重地
灵渡2025-11-04 09:092,325

这丹朱卓玛没走,她应该就住在寺庙里,而且我高度怀疑这个庙里在造假银元。

同时,他们在探一座用了铁瓦的古墓。

也就是说,很可能当初修大墓的时候,先挖了一个大坑,在坑里修了地宫,这地宫的屋顶用的是铁瓦。具体是唐朝的,还是宋朝的,现在还不晓得,需要进去到大墓才知道。

这种大墓其实大概率是唐朝的大墓,唐朝早期的时候,还是非常喜欢用这种墓葬形式的,和汉朝时候是一样了。后来的显贵们改了,不在地上挖坑了,改成在山里挖洞或者借着现成的洞改造。

其实这样挖个大坑的大墓是很显眼的,不过这种大墓不好盗掘。因为在回填的时候,会有很多坚固的隔离层,大多数都是用巨大的石头,一层层往上铺。

从上面往下面运送石头很容易啊,再大的石头也能放下去,但是盗墓的时候想把石头弄出来就不行了,那太难了。所以,有很多人虽然找到了大墓,但必须用洛阳铲先打进去再决定挖不挖盗洞。不然挖到了大石头,可就白挖了。

一般的石头,用高档的洛阳铲就能打穿,一般的精钢都能做到,只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罢了。一直在那里戳,始终都是能戳穿的。要是遇到了铁瓦,可就不一样了,一般的洛阳铲就不管用了。

从虎头山上下来之后,我们也就有了目标,开始在龙头山上转,当我们转到了东侧的时候发现了不寻常的地方,这里竟然有个大仓库,据说这里是寺庙的产业,现在这里成了当地最大的药库和油库,存放火药和柴油、汽油的地方。

这个仓库在一个小坡的顶上,不用书生来看了,我一看都知道这里是一座大墓。

和西汉时候帝王大墓还是不一样,西汉时候帝王的大墓都是覆斗型的,这个是半圆形的。

这像是一个馒头一样的小山顶上就是仓库。这哪里是仓库啊,这在很久之前,应该是寝殿,守墓人会住在这里。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墓主人的灵魂有时候会出来,出来的时候,墓主人也会住在这里。

我用手一指说:“就在这里啊!”

泉儿说:“我们去看看。”

一条盘山路绕着这个小山坡一直到顶上,车能直接开上去。我们并没有开车上去,而是偷偷摸摸走到了这小山包下。

小山包上长了一层嫩绿色的草,很多牦牛在这个山坡上溜达。

我们到了这里之后,泉儿就趴在地上听声音,他说:“我听听有没有发电机的声音。”

我说:“你怀疑发电机在这里面?”

泉儿说:“肯定的呀!”

大同说:“要是发电机在这里,应该有电线的。”

泉儿说:“也许是走的地线,在地下埋设的电缆一直到庙里。”

我说:“别猜了,今晚看看这里是不是亮灯就都清楚了。”

我们三个顺着山坡往回走,一边走,我这头疼的就有点利害了,回来之后吃了两片脑清,躺了一个小时才好些了。

下午睡了一个好觉,这头就不疼了。我们三个晚上拎着马灯就出来了,离着很远就看到仓库那边灯火通明。

我说:“这地方很重要啊,一直都是寺庙在管理?”

泉儿说:“那是官府借的寺庙的地方,自然是寺庙来管。”

大同小声说:“也不一定啊,我觉得官府肯定也派人来管了吧。这地方是机关重地,我估计镇上是没有办法插手的,我觉得这个应该是市革委会直接设置的据点。”

我嗯了一声说:“应该和大同说的一样。”

泉儿说:“这么说的话,这里面巡逻的人多半有枪啊,里面至少有拿着真枪实弹的民兵。”

我说:“有火药,有油,肯定防守严密。要是这里面的人同流合污,在这里盗墓,那事情可就太大了。我觉得这件事我们没有办法参与啊,要不我们到此为止吧。”

泉儿说:“师父,你现在到底咋子了嘛!”

大同说:“师父年纪大了,胆子小了。这点小事怕个毛线啊,师父,不会出事的。我们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这都找到他们老巢了,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我吧唧了一下嘴巴说:“我怎么觉得要出事啊!”

泉儿说:“先观察一晚上再说。”

我们三个趴在了一个小土坡后面,顶着山上的仓库,也盯着山下的道路。到了夜里十点钟的时候,那辆停在庙里的侧三轮出来了,一直开到了药库上。虽然看不清谁在驾驶,但是凭感觉是个女的,而且在车的车斗里还坐着一个人。

是两个人一起上山的。

这俩人一直到了凌晨三点多才回去了庙里,天亮之后,鸡叫了,牦牛也在山里叫个不停。

回来之后,我们一致认为一切的猫儿腻都在仓库里,和多吉大叔一问,果然那仓库不归镇里过问,甚至连县里都没有过问的权力,这个归市里管。这里的油料和火药都是市里放在这里的,山里现在有很多工程队,他们却火药和油料了,就会来这里拉。

想进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跟着工程队的车进去,附近哪里有工程队呢?在三十里外有个工程队正在河边修路呢,原来的路太窄了,要加宽,他们每天都在开山,需要大量的火药和油料。

而且这工程队的人每次来到太平镇都要采购粮食,镇上有个供销社,这个供销社里的粮食和食用油,大部分都供应给工地上了。

供销社的主任是当地人,不过他父亲是汉人,他母亲是当地人。我估计这小伙子是倒插门吧。

不管咋说,供销社的主任老陈长得和我们很像,一聊,他自称是眉州人,是苏东坡的老家,他还自己写了一本诗集,写的是真不错,不过这玩意说实在的,没啥前途,你爸爸要是国家文学院的院长,你写成狗屎都有人吹捧。你在这里只是个供销社的主任,你写出花来也没有鸟用。

诗这东西啊,他说好就好,不好也好。他说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

诗这东西和小说还不一样,小说可以给大家看,剧情吸引人,大家都爱看,那就是好,大家都不爱看,就是不好。

诗呢?一共就两句,也不带啥剧情的,大家看了也没啥感觉。说白了,这世上谁真正懂诗啊?一个没有,都是在那里摇头晃脑的装罢了。

老陈是个文化人啊,和书生这种文化人不一样,书生是真的有文化,懂得也多,尤其是科学方面。老陈是高文学的,不是写诗就是写词,都是按照唐诗宋词的样式写的。

不管咋写,也写不出李白的侠客行的那种豪迈,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我不得不承认,李白的诗写的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现在才懒得去豪迈呢,我也懒得去洒脱,我什么都不想做,我就想做成我的机甲!

继续阅读:一只手和地不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探墓笔记:1949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