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大雪的天气,这里严寒,经常下雪。
而且雪势极大。
全家人都围在周氏的房间里,外面路滑,为了避免周氏滑到,所以大家都主动过来陪她。
翠儿和彩环坐在小马扎上拆丝线,周氏和韩秋念坐在椅子上绣花,洛凤梧和季书仁在一旁下棋,季若林一边看,一边分析。
而司风同往常一样,坐在房梁上打盹。
陆晋则是坐在炭炉旁边烤红薯。
季若云打了个哈欠,好像全家人都有事情可做,只有她,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下棋,她是个臭棋篓子,绣花,她只会休蚂蚱。
不过她似乎被司风传染了,也开始睡觉了。
“你呀,总睡觉,你都胖了。”周氏无奈的说道。
季若云这才反应过来,“我胖了?不应该啊,我自己都没感觉到,母亲你是不是骗我?”
“是真的。”季若林说道。
这让季若云不得不重视起来,洛凤梧长得那样好看,她要是变成胖子,还如何能配得上他?
“司风,走,我陪我出去一趟。”季若云立刻来了精神。
“你要去哪?”洛凤梧问道。
季若云说道,“你下你的棋,我带着司风出去转转,给娘买点丝线,再买一些肉菜,总比坐在这里强。”
因为没有雇佣下人,所以这些事情都是他们自给自足。
洛凤梧知道司风的能力,“照顾好你主子。”
“放心。”司风慵懒的打了个哈欠,率先走了出去,季若云披上了狐裘斗篷,也跟着走了出去。
二人一出门,正好看到钱嬷嬷出来倒水,看到他们竟然还冷哼一身。
季若云也不在意,走出了院子,直奔集市而去。
哪怕这么大的雪,小商贩依旧在出摊,季若云买了一些肉,如今的菜只有萝卜白菜这些好存放的,若说格外的菜,大概应该是豆腐之类的了。
季若云一样买了一点,然后就拉着司风到馄饨摊吃馄饨,
刚坐下,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老板,快点!”
季若云转过头,那个人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也回过头来,四目相对,“季若云!”
“褚善?”季若云十分惊喜。
他打扮得还算低调,并没有带他的狼皮帽子,只是如同常人一样,束起发冠,身上披着披风,身上也穿了绸缎的衣服,如同哪家的富贵公子。
季若云依稀记得他之前抚摸自己的绸缎衣服的场景。
“你怎么在这边了?这身装扮还挺好看的。”季若云说道。
褚善笑了笑,“我们因为跟夷国交好,所以时常也可以大方的路过夷国,来到大周的赤木城,这里的皮毛很贵,我们在这里贩卖得了不少钱,不只穿上了绸缎的衣服,现在还能吃起白面馒头了。”
他很激动,眼睛亮晶晶的,全是笑容,足以看出他对现在的生活有多满意。
“那真的是太好了,等来年春天,你们就可以种地了吧?到时候就更富裕了。”季若云说道。
“就是呢,对了,你最近怎么样了,也不去看看我。”他说道。
季若云笑着说道,“我嫁人了,所以就一直没时间去看你。”
褚善的眼中闪过失落,“嫁人了啊,哎。”他叹了一口气。
“你也赶紧找个媳妇吧。”季若云说道。
他眼中尽显落寞,但还是很文雅的说道,“这是自然,对了,我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平时能找你吗?”
“好啊,我就住在前面的胡同,往左走,然后再直走,大概一刻钟就到,门口上写着的是季家。”
季若云说道。
虽然是洛凤梧买的宅子,却写的季家。
“好,我记下了。”褚善说道。
紧接着,季若云就开始吃馄饨,吃完也就离开了。
本来是打算减肥的,结果这样一下来,反而又多吃了不少。
回到家里的时候,他们还在做各自的事情,很是惬意。
没过几天,也收到了韩喻的回信,说现在天气太冷了,建议他们等来年开春再成亲。
反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大家也就都没有异议。
季若林也不着急,反正这两个人天天都能看到。
本来季若云以为这样惬意的日子会一直过去,但是很快就出事了。
又是大雪的日子,季若云坐在椅子上,翻看着书本,然后听周氏和韩秋念聊天,听着听着,就觉得也有些困意。
这时,正在打盹的司风突然开口,“有人来了。”
果然,大门被敲响。
随后,有开大门的时候,然后是急切的脚步声,那人在门口徘徊了一阵,才敲门,“老大,在家吗?”
“进来吧。”季若云一听是宁祖的声音,急忙说道。
紧接着,宁祖推门,看到这么多人,他愣了一下,然后低头行礼,紧接着对季若云说道,“老大,你听说了吗?夷国出事了!”
“夷国出什么事了?”季若云问道。
宁祖脸上冻得通红,他搓了搓自己的手,“是雪贵妃,联合夷国的宁王谋反。”
“什么!”季若云惊呼出声,所有人都停止了说话。
宁祖说道,“古今夷国分为两派,而宁王和雪贵妃的军队就在咱们的城门外,我们担心他们攻城。”
季若云想了一下,“他们不怕前后受敌,咱们又何必害怕他们进攻?因为就算进攻,他们也没有胜算。”
洛凤梧说道,“他们没有根据地,很容易攻打赤木城,而且,雪贵妃联合宁王,并且是跟皇权正面为敌,你觉得他们能一点把握都没有就敢这样?”
“那你的意思是……”季若云问道。
季书仁反应很快,“很简单,宁王和雪贵妃现在是胜利方,他们想要攻打赤木城也是极有可能的,并且,夷国皇帝估计也没有什么办法。”
季若云和季若林对视一眼,“如此说来,赤木城岂不是岌岌可危。”
“也不一定,他们一定会先礼后兵,咱们先看他们怎么说,然后再做决定。”洛凤梧说道,“不过,这件事情不能让百姓知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