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吕布,郭嘉,陈宫都是疑惑。
荀攸说道:“此计虽然不耻,但也能对诸侯造成一定的影响与麻烦,若是成功,说不定会引起不少的诸侯退兵。”
吕布大喜,问道:“公达有何计策?快快与我说来!切莫拐弯抹角。”
荀攸点头道:“嗯,是这样的主公,虽说天下诸侯共讨我中州,可是仍然有小部分诸侯不为所动,我们可以从黑山张燕,青州管亥,徐州臧霸,甚至从泰山贼入手,教唆他们攻打各郡,扰乱天下,如果能说服其投靠主公,那对主公将是百利而无一害也!”
吕布一愣,略微恍然。
郭嘉闻言,摇了摇头道:“此计我也想过,可是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再说成功与否,也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再说了,如今诸侯群聚,就算他们有所影响,他们岂会弃冠冕堂皇于不顾?我以为,此战必战。”
荀攸还想说什么,这时传令兵进来,说是一个文人求见吕布。
吕布点头,让他进来。
众人没有再言,各自思虑。
不过,就在这时,一个半暮中年男人进帐,看了看吕布几人。
“呵呵,看来我来得正是时候。”来者笑道。
几人对眼。
吕布起身相迎,问道:“先生,你是?”
贾诩拜道:“在下贾诩,见过中州牧。”
贾诩?!!
吕布愣了,这可是牛人啊!
在文献里,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之一、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配享魏文帝庙。
董卓原为武威郡守张奂军司马,而贾诩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后投奔同乡段煨,辗转成为同乡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这就是贾诩的一生,丝毫不弱于郭嘉之流,甚至隐隐有超越之势,而且他关键是活得久,其最牛之处就是懂得“明哲保身”。
这家伙是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代表人物,不管怎么说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而且只要涉及自己的生命安全,那被主求荣的事情简直是基操。
吕布十分不解,如今自己与全天下为敌,贾诩竟然不识时务,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这前来投靠自己不是送死吗?
这和传言不一样啊!
……
思虑后,吕布回神。
“文和快快请起!”吕布忙道。
“咦?温侯听说过我?”贾诩有些意外。
“哈哈哈,那可不!我在梦中得知将来会有一个顶级谋士前来助我,知其名为贾诩贾文和,如今真的应验啦!”吕布大笑。
众人无语。
贾诩也是万分疑惑,要知道,自己至今未向任何人献一计,吕布怎知他?
不过,贾诩没有点破,而是道:“呵呵,多谢温侯赏识,贾诩自当恭敬不如从命,不过,在下只是觉得西凉之地堪忧,听说洛阳四海升平,所以早些日子举家迁徙进了洛阳。”
“哦?竟然如此!不过,洛阳似乎即将发生战乱,何来四海升平?!”吕布闻言,有些意外贾诩到底想干嘛?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我已观洛阳数月,发现民生富足,纵然有百姓担心战乱,可是中州牧却能稳定民心,强军富民,由此可见,中州牧非常人也,故,这才搬迁而来。”
吕布摇了摇头,问道:“当真如此?”
贾诩点点头。
吕布又问:“那此行文和可是来认我为主?既然如此,为何不拜?”
贾诩一愣,尴尬笑道:“这倒不是,不过,此行是想来献计的,如今温侯大战在即,想必可能在谋略方面捉襟见肘,特来相助。”
吕布一愣,有些警惕,但也没多说,只是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文和兄有何计策,若是能破敌于狂澜,文和于我大恩也。”
贾诩点头,笑道:“这有何难?如今各地诸侯根基未稳,可以从其他未响应的诸侯们如手,令他们为了利益而战,如此一来,联军渐渐瓦解,温侯也有了强兵时间。”
众人无语,这不是跟荀攸说的一样吗?
吕布不动声色,说道:“这想法不错,可是,收效甚微啊,此计不一定能成。”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这只是其计之初,若是收效甚微,温侯可以从匈奴,羌族,乌桓,山越,南异等族入手,想必效果绝对超乎想象,诸侯自危,反而为温侯抵挡外敌,届时蚕而食之,天下自然可得。”
什么?!
众人吃惊无比!
吕布也是变了脸色,不在和颜悦色,而是转身不悦说道:“多谢文和美意!可是这样尽失民心,我所之依仗岂不是全无?”
这一刻,吕布知道为何贾诩号称毒士。
贾诩立刻说道:“非也!此事暗地进行,再说有诸侯进行抵挡,祸不及百姓,反而会因此为温侯争取强兵时间,届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谁能知道此计为温侯所行?再者,若是收服天下,那时温侯实力,谁能挡起锋?温侯所做的一切,不是都是为了万世基业吗?虽然有所牺牲,可是此计一出,温侯必定横扫天下!”
“不必多言!”吕布抬手。
随即,吕布不屑道:“此计我心已知,可我吕布生当豪杰,死亦鬼雄,岂能做出那害我东华的汉奸之事?多谢文和献计,不过此计虽好,但休要再次提及,就算是身陨,我也绝不可能让异族趁机害我东华!”
贾诩脸色有些不自然,但欲言又止。
郭嘉见此,欲言又止,说道:“主公,其实文和说的此计亦无不可,因为诸侯人人自危,届时只求自保,哪还有时间攻打我们?再者,若是诸侯们回防,百姓亦无侵害,何来主公害我东华一说?望主公三思。”
荀攸,陈宫思虑后附议。
“够了!!”
吕布冷哼一声,打断众人。
随后,吕布冷眼众人:“实不相瞒,区区诸侯,在我眼里不过土鸡瓦狗!我之志向乃是成就万古功名,岂能做那害我汉人之事?莫说损失亦小,就算是因为此计害若一人,我亦为耻!诸位不必多言,破敌我已有定计!”
说完,吕布挥袖而走。
四位顶级谋士面面相觑,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吕布为何生气。
离开后的吕布,自然知道四位谋士的念想,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若如此,或许在十年之内就能轻易获得天下,不过,吕布痛恨异族,绝不可能越过自己的底线,要知道,著名的五胡乱华,杀得我汉人卑微至极。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中原汉族在祖逖、桓温等名将的带领下绝地反击,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迁居南方的爱国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土为己任,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要知道,前世吕布特地去了解了这一惨状的历史文献,因为那时的胡人肆虐汉地,视百姓不如猪狗,视汉人砍标。屠城,玩乐,奴役,这种事情简直是最基本的了。
更有甚之,异族之乱,北方全部沦陷,汉人因此人口锐减一千万!!虽说是传说,可是其可信度也是非常恐怖的。
如此一来,吕布痛恨异族到了极点,将来若是他有幸统一,必将四海全力出兵,将这些该死的异族全部教化。
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可若是传教汉化,虽然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努力之下还是可以翻过去的,只要有了汉化知识的观念,那就就能将其聚拢成一族。
毕竟大家都是黄皮肤。
现代亦然如此,五十六个名族,皆是一家,吕布只是想提前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