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代是在衰落中成长的一代。
这其中,赵氏兄弟又是非典型的怪人。
赵家的祖上,据说是“高宗号”飞船的安保队长。到了十三世代这里,赵家依然和着“安保”脱不开关系。赵家第十二世代、赵氏兄弟的父亲赵军,就是新汉安保部队的头头。
当然了,时移世易。原本一个飞船的安保队伍,到了新汉就大不相同了。安保队伍成为了事实上的军队,是新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队伍的头头,也不再是“队长”,而是“将军”。
人的眼界高了,想法也就会变多。在新汉,谈不上追求生活的享受,高级岗能搞定生存就行了。那剩下的需求,就是繁衍。赵军就是个多情的主儿,膨胀的肌肉中也蕴含着巨大的欲望。可在严格的计划制度下,却不能三宫六院。于是,他就把庞大的气力,奇怪地聚焦在了后代的质量上。
也因此,他对自己的后代——赵氏兄弟——期望极大。
在新汉,衡量一个人的成就,主要看其居所蘑菇屋的等级。
在凭借高级岗,换了宽敞的蘑菇屋后,赵军将长子取名为赵新居,次子取名叫赵新迁,希望着他们能再接再厉,让赵氏子孙的蘑菇屋不断鸟枪换炮。
奈何,等着两个儿子长大了些,长子直接说“赵新居”是垃圾名字,次子也言“赵新迁”一点不霸气,硬是给各自起了赵无敌、赵必胜的外号!
这差点没把赵军气死,想着让后代弃武从文,只能无疾而终。
唯一值得宽慰的是,赵氏兄弟互相间关系极好,是真正能背靠背的铁兄弟。虽然小时候叛逆了一些,总爱做些破天荒的囫囵事,像是在废墟上滑梯,在先贤碑上涂鸦,在中心塔撒尿,但好在有赵军擦屁股,也都能草草收场了。
赵军也曾想,如果兄弟俩能生活在那个黄金时代,或许会有更惊人的成就吧。如今的枯竭时代,却更适合守成些的人。那些文生白脸,虽然胆小如鼠,在时代的落潮中毫无作为,却被夸赞着老成持重,身居常委高位。自己都做到将军了,却依然被看作愣子,只是个候补委员。
所以赵军虽然嘴里看不起文生白脸,但也想要自己的孩子去当那些拿笔杆的人,阴险狡诈一点,替他出一口气。
奈何两个孩子都不让他省心,很快也长了一身肌肉疙瘩,脑袋却不见得有进步。还都喜欢美女,还喜欢上了一对姐妹花,小小年纪,也不知道学点好!
赵军也听说了,十三世代有三个美人胚子,打小就像水捏地般润。一个叫朴心坚,声甜体娇软无骨。一个叫高岚,英眸萧飒性如火。最后一个叫高媛,温婉柔美人似玉。
老大赵无敌,喜欢上了高媛。
老二赵必胜,喜欢上了高岚。
而高媛高岚,虽然性情相左,时常拌嘴,却是货真价实一母双胎的姐妹花。
但不出赵军的意外,两个只会动拳头、不会动脑袋的蠢蛋,全都失败了。高岚拒绝了老二的表白,和余家的一个小白脸牵手,在新计委申请了自由成婚。高媛也拒绝了老大,甚至到了适婚年龄,她没有特别喜欢的对象,于是靠计划分配,随缘和一个孙氏小辈组建了家庭。
在新汉,一个世代的结婚,通常分两次,在先贤碑下进行集中婚礼仪式。这是为了节约资源的同时,保证世代传承的仪式感。
高家姐妹的婚礼,也是同一天进行了。婚礼结束那天的晚上,赵军陪着两个眼泪鼻涕哭满脸的儿子,喝光了他珍藏的宝贵高度酒,只可惜两兄弟越哭越大声,赵军实在不甚其烦,终于忍不住放弃了“慈父”的扮相,一左一右两个大巴掌把兄弟二人拍醒。
·
这之后不久,枯竭时代最黑暗的篇章开启——第一次远征的命令传来。
作为安保部队的将军,赵军毛遂自荐,认为自己带队出征义不容辞。赵氏兄弟也毫不含糊,虽然父亲出征,他们可以不参加抽签。但兄弟两个都放弃了不抽签的机会,主动自愿参与远征!
赵氏三父子,本质上其实都是不消停的主,都想着出去看看,喜欢以命搏命,而讨厌被困在资源不断枯竭的大罩子里。枯竭时代最黑暗的篇章,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是等候多时的勇士出山屠龙之乐章。
不过,乐章在离开岛屿后戛然而止。
赵军死于星种的袭击!属于赵军的故事落下帷幕,下面就是赵无敌的奋斗史!
赵无敌很快从丧父的悲痛中走出,将全部愤怒与悲伤都投入到了与星种的搏杀中。虽然也是九死一生,不过恰是那场远征中,让他结识到了后来的兄弟余岁寒。最为最后从远征中活下来的少数人,赵无敌很快发现,原本以为毫无用处的小白脸,脑袋是真的好使,数次带大家逃脱了几乎必死的险境。
赵无敌后来逢人就说:
【当年出征,岁寒最是胆小!刚开始的时候,惜命惜到他那个份上,真真的有如鼠辈!没想到一路上他却变得最多,最后冲锋冲得比我还快!我问他为什么,你猜他说了啥?】
【说了什么?】
【同伴死的太多,杀红眼了!】
等杀红眼的几个年轻人,带着少量物资回到新汉后。当时的常委会几乎是震动的,他们压根没想到十三世代能有人活着回来。甚至有两位垂垂老矣的常委,主动让贤,以外出功勋的名义,将赵无敌和余岁寒扶上了常委的位置。赵必胜本来也有机会的,但他比赵无敌更不喜欢开会,宁愿去将征途中的经验与感悟,教导给后代,成了专职的体能生存课老师。
如果赵军泉下有知,老大成了常委,老二成了老师,不知道会不会高兴地蹦起来。
不过让赵无敌更兴奋的,是从余岁寒嘴里得知,远征军中的一个死者,正是高媛的丈夫。他二话不说,当晚就去找到了高媛,尝试着去安慰她,虽然嘴笨,但坚持不懈半年后,终于和她结合在了一起。美中不足的是,余岁寒后来有了新的发现,导致紧急冻结了他们的生育权,所以赵无敌和高媛一直没有孩子,本来是医生岗的高媛,为了缓解无子之苦,才申请兼职了教师岗,想多看看孩子们。
那之后,赵无敌的心思也安稳了下来,对他而言,过好和高媛的小日子就行,然后维护好他的那方小世界,偶尔和老弟、老余喝喝酒,也算一辈子就过去了。
他就是这样的人,虽然算不得一身正气,但也是直来直去。没有多大的花心眼,就是不喜欢受到束缚。
但他非常珍惜自己的家人和伙伴,总把感情放到第一位!
所以赵必胜的死亡,给予了赵无敌沉痛的一击!
谋杀案……
几乎被全体新汉人所忘却的词语。
三大律将它从定居点抹去,但终究再次现出了踪影。
赵无敌当时看着田地里,弟弟开始腐烂的尸体,心中被愤怒、悲伤与怀疑所充斥!
全靠着妻子高媛的慰藉与温暖,好兄弟余岁寒压箱底的上好酒肉,才让他从悲伤中走了出来。等到暂且按下心中的愤怒,准备静下心来,与余岁寒一起梳理案件时,灾变却突然降临,打断了所有的节奏。
在危及文明延续的灾难面前,个人恩怨只能暂时压下。
作为安保部队将军,他明白自己的职责,就像老爹赵军曾做的那样,他也积极推动远征的通过,并且义不容辞参加征程,只能将为老弟复仇的火焰压抑在心中。至于徐新年“一定给他一个公道”的承诺,赵无敌其实根本不信,还“我也一直把新迁当弟弟看”,骗鬼呢!真是二人兄弟的,至少都会喊外号,不会喊二人所不喜的绕口真名。
赵无敌明白,徐新年就像老爹当年告诉他的那种人——那种寄居在常委会里的书生白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关键时刻反成拖累……这不,那天开会的时候还不忘喝茶!
不过这都是二话,在常委会讨论的时候,这次领队本来也该赵无敌担当的,毕竟有赵军的传统。但赵无敌却力荐余岁寒,自己只屈居副职。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老余的脑子太好用了,不用可惜了,能少死不少人的!”
远征的事,他晚上回去后告诉了妻子。意想不到的是,得到的不是反对,而是支持,甚至于她自己都要跟队过去。
赵无敌问她:
【为什么?】
高媛只是淡淡的道:
【反正也没有孩子,如果你要出去,我跟着就是了……心累了,不想结第三次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