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影子急忙收掌后退。
“你这时做什么?”
影子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愤怒。
刚才如果不是宫雨薇为朱尤简挡了一下。
朱尤简此时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这一幕发生的十分戏剧性。
谁也没有想到刚才还和魏忠贤打生打死的白莲教圣女会在关键时刻反水。
眼见着魏忠贤和老马赶到,将朱尤简胡在身后。
宫雨薇也负伤退到了远处,明显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
少了宫雨薇的牵制,影子根本不可能是魏忠贤和老马的对手。
至于那名巫师,修为稍逊一筹不说。
种种施加在朱尤简身上的咒术竟然都失效了。
并且还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噬。
继续打下去也毫无意义。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阵整齐的马蹄声。
京都内的驻军终于姗姗来迟。
“撤!”
影子看了一眼,转身便走。
但魏忠贤显然不想这般轻易让对方离开。
留下一道残影追了上去。
黑袍人浑身浴血,前胸后背有多处刀伤,十分惨烈。
不甘心的看了一眼朱尤简所在的方向。
带着损失了一半的黑衣人迅速突围。
老僧一掌震退中年道士,飘然离去。
只是谁都没有看到,老僧原本苦大仇深的脸更难看了几分。
至于那名巫师,发觉情况不对,已经在第一时间离开了。
可以说把审时度势演绎到了极致。
御林军和锦衣卫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一时间喊杀震天,士气高涨。
老马和中年道士并没有离去,而是守在朱尤简身侧。
以免敌人杀个回马枪。
“走。”
陆文渊和状元郎等人奋力杀出重重包围,来到了宫雨薇身边。
“圣女殿下,您刚才为何替那信王挡下那一掌。”
陆文渊左臂中了一刀,鲜血染红了半边衣服。
对于宫雨薇刚才的行为很是不解。
“先离开这里再说。”
宫雨薇脸色煞白,望着冲过来的数十个锦衣卫说道。
其余人也知道现在不是交谈的时候。
纷纷冲进了黑沉沉的夜色。
“殿下,您没事吧?”
夏春和冬花一脸煞白的跑了过来。
刚才的一场大战,二女虽然没有受伤。
但着实被吓得不轻。
朱尤简摇了摇头。
不等朱尤简开口说话。
一个披坚执锐的中年将军拍马而来。
“末将陈冲护驾来迟,还望王爷恕罪!”
陈冲到了近前,下马便拜。
“陈将军请起,”
朱尤简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陈冲虽然表面上表现的诚惶诚恐。
但眼中却没有多少畏惧。
显然背后有人。
不过也没有暗中动手的意思。
显然与那些黑衣人不是疑惑的。
料想陈冲背后之人打算坐山观虎斗,从而渔翁得利。
但这样的人对于刚到京都的朱尤简而言,更加的可靠。
不会随便给自己的主子招惹麻烦。
由此可见,这位明熹宗拳术有多么炉火纯青。
“有劳陈将军命人打扫战场,救治伤员。”
“末将领命!”
陈冲抱拳行礼,开始让人清扫战场。
百丈之内横七竖八的倒着数百具尸体。
鲜血染红了地面,可见刚才的大战有多么惨烈。
夜色渐浓,不远处的京都成内确实灯火通明。
隐隐的还能听到嬉闹之声。
宛如两个世界。
“我这算是活着到了京城了,接下来也不知道还有怎样的凶险等着我。”
朱尤简脸色更加辰凝。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
衣袍上染着斑斑血迹的魏忠贤回来了。
刚来到朱尤简身前,不带魏忠贤开口。
朱尤简便厉声喝道:“魏忠贤,你可知罪?”
魏忠贤脸色一变,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奴,奴婢不知,还请殿下明示!”
陈冲和老马等人站在不远处,饶有兴趣的看着。
“这京都本是你们锦衣卫管辖之地,本王在这京都城外被歹人伏击,你们锦衣卫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情报不说,刚才更是险些死在你们锦衣卫手中。哼,你还敢在本王面前大言不惭,来啊,把魏忠贤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等明日见了皇兄,本王定要让皇兄撤了你这厂公之职!”
“请殿下三思。”
话音落下,一众锦衣卫跪地求情。
“殿下,魏公共一路保护,此番更是受了伤,还请殿下收回成命。”
夏春也在一旁求情。
朱尤简眉头一皱,冷声道:“本王说话,哪有你一个婢女开口的份儿,还不退下。”
夏春怎么也没有想到朱尤简会是这个态度。
眼圈不禁一下子就红了。
好在一旁的冬花还算机灵。
悄悄地拉了夏春一下。
眼见着没有人动手。
朱尤简的脸色更冷了几分。
“怎么?还要本王亲自动手?”
魏忠贤看了朱尤简一眼。
咬着牙,对周围的锦衣卫喝道:“你们没有听到信王的话吗?打!”
当下,这才有两名锦衣卫副指挥使红着眼睛,不情不愿的站了起来。
提着两根杀威棒打在了魏忠贤背上。
“你们这是没有吃饱饭吗?给本王用力的打!”
闻言,那两名锦衣卫副指挥使咬着牙加重了力道。
直打的砰砰作响。
看到这一幕,不少锦衣卫都握紧了拳头。
不管旁人是如何评价魏忠贤的。
但魏忠贤对手下的锦衣卫是没话说的,赏罚分明。
明熹宗的寝殿。
相比几天前,明熹宗的脸色更差了,身形消瘦,面如金纸。
显然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龙床之前跪着两名专属于大明皇帝的暗卫。
这暗卫行踪十分神秘,除了历任大明皇帝,嫌少有人知道。
“你们的意思是白莲教的圣女突然出手,救了朕那皇弟?”
“是!”
一个清冷的女声响起。
“有意思,原本朕以为某些人会按耐不住出手,看来朕是多虑了。”
说着,明熹宗脸上闪过一抹惋惜。
然后取出了一个锦盒,递到了刚才出声的暗卫手中。
“朕为大明争来了一线生机,如果将来信王用得上,你便交给他,如果用不上,说明我大明气数已尽。”
说到这里,明熹宗怅然一叹。
望着窗外的夜色,眼中满是不舍。
“传旨,让信王进宫见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