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除夕都是大家所期盼的一个节日,但是在穷人眼里,喜欢除夕是因为只有在这一天,就算是街边的乞丐,也可以在富贵人家的后门口讨要到很多好吃的。
还有的好心人家,会在这一天将家中旧衣裳和旧被褥送给有需要的人,所以这几天的温饱问题,就不用发愁了。
这也是为什么沈思群会选择在除夕这一天安排义诊和送衣服被褥的原因,他希望能够在这一天,给那些穷苦人家带去一丝温暖。
这一天,天还没亮的时候,沈宁就被紫苏叫醒了,沈宁早早地换好了衣裳,然后便坐在炭炉旁看着紫苏忙来忙去。
沈宁怀里抱着个汤婆子,半眯着眼睛,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打了个哈欠,道:“怎么这么早,桃花村很远吗?”
紫苏将食盒里的清粥小菜端了出来,说道:“还是有些路程的,潇湘院那边已经用过早膳了,怕是待会儿就会派人来催了,姑娘您还是先用膳吧。”
紫苏话音刚落,就见阿奴从外面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姑娘,二姑娘院儿里头派人来催了,说是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问姑娘您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让他们等着吧。”沈宁端起面前的粥,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一副很是享受的样子。
一旁的紫苏见阿奴还没反应过来,便说道:“你就说大姑娘还在用膳,让他们再等等,二姑娘若是等不及,先走便是。”
阿奴点了点头,然后便出去了。
一想起上次沈君瑶阻断她买药材的事情,沈宁就一肚子的火,这口气一定要找个机会好好还给她。
“对了,我爹说要安排一位军医与我一同前去,人可来了?”沈宁正吃着,忽然想起了这件事情,有些后悔当时没有问沈思群,那位军医姓甚名谁,不然到时候她找不到人可怎么办。
紫苏摇了摇头,“并未听说有军医来到府上,不过都这个时辰了,兴许是自个儿直接去桃花村了吧。”
沈宁犹豫片刻,还是将手中的碗放了下来,起身理了理衣裳,“罢了,那位军医既然跟在爹身边多年,想必年纪也不比爹小,既然是来帮忙的,咱们也不好让人家一把年纪还要等咱们,走吧。”
“可是姑娘,您这粥才吃上几口,到时候去了桃花村,忙起来可不一定有时间用膳的。”
沈宁摆了摆手,“无妨,带上些点心便好。”
紫苏无奈,只好跑去厨房装了些点心,知道沈宁向来食量大,还特地多带了一些。
来到侯府的大门口时,沈宁便瞧见沈君瑶的侍女莲心正站在一辆马车旁,见沈宁来了,她皮笑肉不笑地行了一礼,“大姑娘总算是来了,赶紧上马车吧,再不出发可就要晚了时辰了。”
莲心说话的声音提高了三个调,明显是在提醒马车里的沈君瑶,沈宁来了,同时也是在说给其他人听,如果耽误了的时辰,那就是沈宁的责任了。
沈宁懒得理会莲心,只是见只有一辆马车,不由地微微皱起了眉头,悄声问身旁的紫苏,“只有一辆马车吗?”
“侯爷今日去校场交代休沐一事,也是坐马车去的,已经没有其他马车了,要不奴婢再去雇一辆?”紫苏知道,沈宁是不想和沈君瑶坐同一辆马车。
沈宁犹豫片刻,最后还是上了那辆马车,毕竟今日原本就是做好事,她要是大张旗鼓的,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马车缓缓前进着,车里的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谁也不说话。
沈宁用余光瞥了几眼沈君瑶,见她穿了一身白,在心里默默吐槽:整的跟去奔丧一样!
也不知道是不是沈君瑶猜到了沈宁的心中所想,一直没有说话的她突然就开口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姐姐,你看妹妹的这身衣裳如何,是祖母特地派人去素衣堂定做的。”
直到这时,沈宁才用正眼看向沈君瑶,她将沈君瑶上下打量了一番,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像妹妹这种白莲花,最适合穿这种白色衣裳了,好看!非常好看!”
尽管知道沈宁肯定不是真心夸奖自己的,但是听到恭维的话,沈君瑶还是不由地弯起了嘴角,本来她就是想在沈宁的面前炫耀一番,毕竟同是孙女儿,李玉莲只喜欢她,不喜欢沈宁。
“多谢姐姐夸奖,不过,为什么是白莲花啊?”
沈宁轻咳一声,说道:“白莲花,当然指的是妹妹像莲花一样品行高洁,冰清玉洁,妹妹你又穿着一身白,这不是与白莲花的颜色嘛。对了,除了白莲花,还有绿茶……适合你,尤其是像碧螺春这种高级绿茶,最能体现出妹妹的高尚了。”
“婊”字沈宁硬生生的给吞了下去,毕竟当着人家的面,这般明目张胆的骂人,她还是头一次,总觉得沈君瑶能听出来似的。
沈君瑶头一次听沈宁如此夸奖自己,她虽然很是高兴,但心中也在提防着,心想着沈宁一定都是别有用心,“姐姐放心,等到了桃花村,姐姐只管找个暖和地方休息休息,义诊一事,自有妹妹担着。”
沈君瑶以为沈宁这会儿如此恭维她,不过是因为懒惰的性子难改,嘴上说着想来义诊,实际上真的来了,又怕吃苦了。
沈宁笑了笑,“那就有劳妹妹了。”
沈宁心中不由得翻了个白眼:想独自占了风头?门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