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从幽州城中不断的有鸽子飞出,向着自由的天空自由翱翔。
一日之后,大梁,皇宫之内。
朱温看着手中的迷信,整个手都颤抖起来。
“李亚子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一大早上,自从朱温看见了这封迷信之后,整个人都是处在一种即将要爆发的状态,以至于身边的所有宦官们都不敢过于靠近,每一个人都是如过独木桥一般,颤颤赫赫,惶惶不可终日。
宦官们每一个人在刚刚进入到宫殿之中的时候被教导的第一句话就是“伴君如伴虎”
意思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记住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有个不好,很可能就会引来杀生之祸,这在宦官中是一条铁律。
是先辈们血淋淋走出来的铁律。
赵德双手颤抖这位朱温披上龙袍,不知该怎么回答,此时的他已经满额都是汗水,生怕皇帝一个不高兴就把他给处死掉。
朱温生着气,焦急的问道:“赵德,渤王他们还有多久能够回来?”
朱温此时十分的头疼,幽州如此重要的地界竟然让晋国李亚子先给占领了,自己本以为最十拿九稳的位置一下子就成为了晋国的地方,李亚子啊李亚子,你真是处处让我吃惊。
赵德听到了皇帝的话,心中发苦,大概也只有皇帝敢这么说晋国晋国李存勖吧!
没错,李亚子正是晋国国王李存勖的小名,只是这名字已经很多人不敢叫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晋王曾经的小名,而赵德不同,他是随着朱温一起成长起来的老人,自然知道当年朱温还跟李存勖有过一番的交集,所以,双方目前虽是敌国,可对彼此的君王秉性来说都无比的熟悉。
不仅晋王熟悉朱温,就连朱温也十分的熟悉李存勖,只是让朱温万万没想到的却是,什么时候李存勖竟然已经用兵入神到这种境界了,幽州之地竟在悄无声息之间就已经易手了晋国,这叫朱温怎么能够受得了。
朱温之所以一直没动刘仁恭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的仁慈或者是善念什么的,他只不过是想先留着那个家伙替他看门而已。
他却完全想不到,这刘仁恭是怎么守护自己的城池的,竟然这么快就被攻陷掉。
“启禀皇上,据前方探马回报,再有一日,渤王殿下就能够赶回,想来,应该也是快了。”赵德张着鸭嗓门恭敬地说道,同时暗暗擦了擦自己额上的冷汗。
听到了赵德的话,朱温却是等不及了,马上怒道:“让郢王前来,顺便把镇北候大将军王景仁也叫来,朕有事要与他们商议。”
赵德领命马上下去传唤,当走出大殿之后,这才觉得像是捡回来一条命一样。
近来皇帝老儿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些,赵德估计着应该是马家军这根刺悬的太久了一些,让皇帝都开始急躁了起来。
赵德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差马赶到郢王府下。
那郢王府中的下人们本来是不认识赵德的,可当他明示了身份之后,那下人立刻上面前去把郢王朱友珪找了出来。
“殿下,殿下,不好了,宫中有大人在前堂求见,说是皇上要见您!”
此时的朱友珪还在抄着经书,这一断时间以来,他都是在这样平淡的日子中度过了,上回因为太得意忘形了些而被朱温罚抄经书,为此他也很无奈,虽然心中极度不愿,可是,也无可奈何。
却在这个时候听到了父王的召见,心中没有来由的一喜,紧忙理了理身上的装束,向厅中行去。
一见到真的是父王身边的赵德赵大人,郢王表现的极为恭敬,他这段时间算是看明白了,要想得皇位,皇帝身边的这位就必须要拉拢过来,上回的埋伏出现了纰漏,他急需想要在朝中能够有一人为他说话,而如果能够将此人收为账下,那将最好不过。
“朱友珪拜见赵德公公,敢问公公吃了吗,要不要先吃一口再说事?”
赵德完全想不到郢王竟会如此大礼的朝他拜首,顿时吓得连忙说道:“郢王不可,你这是折煞小奴啊!担不起,担不起!”
“赵公公别这么说,担得起,你一直都是我最尊敬的人,还希望公公今后能够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才好。”朱友珪可谓是将身段放得极低,都差点要跪下了。
赵德活了这么大的岁数早就已经是个人精,看见了郢王这个样子相待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于是好声的答应着说道:“郢王放心,赵德一定为殿下美言。”
听到了公公的承诺,朱友珪这才放下心来,听说是皇帝为了找他和王景仁商议幽州被占领之地的时候,朱友珪欣喜若狂。
难得父亲在这等关头会想到他这个儿子,自小熟读兵书的朱友珪自认为自己也是一个能够行军打仗的好将军,只不过却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展示而已,这次的机会,朱友珪认为绝对是个好机会,连忙带着赵公公一起朝宫中而去。
两人才到不久,那镇北将军也已赶到,三人带着踌躇 的步伐快速的朝着宫内行去。
不久就有宫中的懿旨传出:晋国小儿太猖獗,大梁军要代表天子意志讨伐这么趁火打劫的家伙们,镇北大将军王景仁将帅大军五十万讨伐,监军为郢王朱友珪当任,十万马家军为先锋军将一起前往。
这道军令就像是飓风一般迅速下落,一层一层的通知了下去。
很快朝中的所有人都收到了这样的消息,有很多的大臣们站出来阻止,可却有不敢。
大梁才创国不久,这时候再度发起战争实属不智之举。
但纵使有很多的大臣们反对,朱温也丝毫没有收回自己意思的时候,那李亚子小儿敢这么干就要有腹背受敌的思想准备,此时,自己更是有理由让马家军那帮碍眼的家伙去给自己当替死鬼,这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