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一边拽着来弟的手往出走一边笑着对叶子衿说:“子衿啊,真不巧,我要送来弟去上学,你别人家坐一会儿吧。”
来弟却忽然说:“奶奶,你从来不送我上学啊,我自己就去了,学校又不远。”
“别瞎说,谁说我没送你上学?走!”王婆赶紧呵斥来弟。
叶子衿怎么不懂王婆的意思?
这分明是逐客啊,她不明白王婆为什么突然对她这态度,但也没多想,也就跟着往出走。
尽管心中纳闷,但看见来弟穿得干干净净背着书包上学啦,她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夏天的时候,来弟还拎着大桶摘枸杞呢,摘不满一大桶王婆都不给饭吃。现在,来弟也能穿得干干净净去上学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
确切地说,来弟是今年初秋上学的。
山里没有幼儿园,她上的是学前班。
有叶子衿在,来弟很开心,挣脱王婆的手,跑过来拉住叶子衿的手,仰着脸问:“子衿姐姐,你送我去学校吧?”
叶子衿还没说话,王婆就呵斥来弟:“瞎说什么,你子衿姐姐很忙呢。”
叶子衿笑着说:“不忙,我顺路去李家小卖店买点东西。”
村里唯一的一家小卖店在村东头。
叶家湾的小学校也在村东头。
王婆无奈,只得和叶子衿一道走。
但她走得很快,似乎怕叶子衿问什么。
问肯定是要问的,叶子衿一大早来找王婆,就是来问当年的事情的。
然而,对于林璎珞的来历,王婆的回答也是很含糊,说词几乎和张大妈一样。
叶子衿就有些失望,王婆曾经是村里出名的“是非精”,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她比谁都清楚,如果连王婆都不知道,那么,村里其他人知道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同时,不知是错觉还是怎么的,叶子衿隐约感觉到,王婆和张大妈一样,也好像是有意回避着什么。
这更让叶子衿疑心。
王婆似乎很怕叶子衿再问什么,故意把话头岔到一边去,东拉西扯地说着村里的事情。
王婆的态度让叶子衿更觉得可疑。
越是这样,越是有问题。
但是,这问题好像不容易弄清楚,就连张大妈和王婆都不愿意说,还有谁愿意说?
说话间,三个人就来到村东头的小学校。
看见了教室,王婆松了一口气,对叶子衿说:“子衿啊,我今天去赵庄有事情,就不请你到家里坐了。”
说着就转身匆匆走了。
王婆走后,来弟就拉着叶子衿的手说:“子衿姐姐,我们一起去上课吧,教室里有很多空座位呢。”
小孩子的心天真烂漫,来弟不知道叶子衿心中苦闷,还一个劲地拽着她的手往教室里走:“子衿姐姐,我们去上课吧,我们老师可好了。”
叶子衿已经被拽到了教室门口。
教室门开着,望着黑板和讲台,叶子衿不免心中一动,想想自己虽然在叶家湾长大,却从来没有在这个教室里上过课。
再一个,她也想见见许老师,也就由着来弟牵着手走进了教室。
我们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小学校。
这个小学校真的很小,全校总共只有一间教室,学前班到五年级共用。
而且,学生也很少,整个学校也就十几个学生,所以,即便全校学生都坐在里面,教室里还空着一大半。
为了不妨碍学生们上课,叶子衿在教室最后一排坐下来。
她一坐下去,板凳就吱吱呀呀地响起来,因为地面高低不平。
这幢教室不知道是什么年代建的,墙上的白灰掉了许多,窗框上好几处没有玻璃,好在已经糊上了洁白的纸,为学生们挡去了屋外北风的寒冷。
教室中间支着一只小小的铁皮炉子,散发着微弱的热量。
坐在这间教室里,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很久远的年代。
讲桌课桌板凳都很旧了,教室也很老旧了。
叶子衿以为上课的依然是许老师。
因为,十几年来,叶家湾只有一名姓许的老师,他身兼数职,既是老师也是校长,既教语文也教数学,既教体育也教音乐,而且,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他一个人教。
许老师本人就是叶家湾本地人,他妻子是农民,在家务农。
也正因为徐老师的家在这儿,所以,他能坚持在这艰苦的环境下教书这么多年。
尽管如此,叶子衿还是很佩服许老师。
虽然每年就那么十几个学生,有时候甚至只有几个学生,但许老师却一直兢兢业业地教书,连一堂课都不懈怠,哪怕只有两个学生的一年级的课,他也认真地一节课一节课地讲。
更让叶子衿感动的是,当年她因为要照顾林璎珞,没办法上学,这位许老师在冬天闲的时候,都会过来教她一些知识。她有不懂的地方,也常去问许老师,许老师也是无所不答,没有收过她一分钱的补课费。
尽管叶子衿从没有在叶家湾的这所小学校上过学,但在心底,许老师就是她的老师。
所以,此刻,叶子衿很是期待地等待着许老师。
上次见面还是她离开叶家湾去江北上学之前,当时,她买了礼物去许老师家里拜辞恩师,但许老师不但没有收她的礼物,还给了她两百块钱红包,说是庆祝她考上了大学。许老师还说了,说子衿啊,你现在不是给老师买礼物的时候,等你大学毕业了,能挣钱了,你给老师买多少礼物,老师都收。叶子衿感动不已,她明白,许老师是知道她经济困难,不想让她花钱。
尽管命运很坎坷,但很多时候,叶子衿很感谢生活,感谢她的生命中出现的这些温暖的人,比如徐老师,比如张大妈一家,比如赵所长,还有很多很多对她好的人呢。
想到那些对她好的人,叶子衿的心就像这教室里的火炉,渐渐温暖起来,她相信她一定能熬过这段艰难的日子,一定能找到自己真正的身世,一定能找到当年的真相。
她甚至想到了登报找林璎珞的家人——她自己的外祖父家,或许,找到林璎珞的亲人,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们陆续到了教室,他们看见了叶子衿,都围拢了过来,很是热情——
“子衿姐姐!”
“子衿姐姐!你是怎么考上大学的啊?”
“我妈说要向你学习呢!说你又会干活又会学习!”
“子衿姐姐,你太厉害了!”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着问题。
他们兴奋的模样如同一道阳光洒进了叶子衿的心中。
她微笑着同他们一一打了招呼,对孩子们说:“只要好好努力,你们都可以考上大学的,都去背课文吧。”
如同听了圣旨一般,孩子们都很听话地坐回了座位,很快,教室里就响起了郎朗地读书声。
这熟悉的读书声,又让叶子衿回忆起了过去。
她在山坡上干活的时候,常常听见这种读书声,多少年过去了,这读书的声音却从来没有变化过。
尽管小时候非常艰苦,可此时此刻,此情此境,她竟然怀念起了那段时光。
至少,那个时候,虽然穷,虽然苦,但没有现在这般绝望啊,虽然经常听见叶紫嫣说她的爸爸已经死了,但她的心里还是有着小小的希冀,希望有一天爸爸会回来的。
心中有希望,生活就不会苦。
可此刻,希望破灭了。叶麟根本不是她的亲生父亲,更可怕的是,她的母亲竟然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小三,而那个别人的家庭里的孩子,竟然是她的未婚夫。
“老师来了!”有学生喊了一声,将叶子衿的思绪拉回了现实。
她站起身来,将殷切的目光投向教室门口,等候着许老师。
但让她意外的是,来的竟然不是许老师,而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
看到男教师的那一刻,叶子衿心中一惊。
小时候叶子衿曾经在山里看到过鹰眼,至今那双鹰眼时不时地出现在她的噩梦中,然而,这位男教师的眼睛,比那鹰眼还要锐利千百倍,让人一对上他的目光就心生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