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一个小小的失眠,外加做噩梦,要是治不了,姜婵玉还报个屁仇啊,直接回去洗洗睡得了。
但太后之前想要杀掉她,现在却提出来让她医治失眠,凭什么?
还是说这是试探,或者新的手段?
姜婵玉心中十分警惕。
她也没有把话说绝了,只道:“宫中能人辈出,妾不敢在太后娘娘面前丢人现眼。”
“什么叫丢人现眼?哀家只问你能不能治!”太后皱着眉头道:“老二把你吹嘘的那么厉害,都能给他解毒疗伤了,会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还是说你有本事,但是不愿意给哀家治?“
说着,眼底闪现出一抹幽光。
“太后,这都是误会。”
姜婵玉一听这话,立刻正色道:“二殿下之前中毒,妾只是在一旁服侍罢了,真正为他解毒的还是太医们,太后娘娘这样说,可真是羞愧死我了。”
“呵呵,谅你也不会。”
太后听了这话,一下就相信了,轻蔑的笑了。
萧云卓在一旁目光闪了闪,却是什么话都没说。
太后埋汰了姜婵玉半天,最后却还是问她能不能有办法,让她不再失眠。
姜婵玉当然说有,甚至让人取来纸笔来,当场写了几个膳食方子,道:“太后,失眠加梦魇这件事,其实不必吃药,因为是药三分毒,倒是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这是妾祖父当年曾经用过的几个食疗方子,妾写了下来,太后娘娘若是不信任,可以请太医看过之后,再行使用。”
是药三分毒,这话倒是新鲜。
“这药膳方子……是你祖父当年用过的?”太后的关注点在这上头,闻言脸上涌出一抹复杂的情绪。
姜婵玉点头:“是的,不过保险期间,还是建议太后娘娘请太医看过了,再让宫人使用……”
她这也是避嫌。
“不必了。”
没有想到太后直接就拒绝了,让身边的金嬷嬷取过药膳方子,自己低头看了起来。
大殿内很是安静,谁也没有打搅太后。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开口:“这方子哀家收下了,你……”
“皇祖母。”
萧云卓闻言立刻开口道:“如果没有其他吩咐,孙儿就带婵儿先回去了。”
太后:“……”
她有些恼怒的道:“哀家本来也没打算做什么!只是听说她做的一手好糕点,林太夫人都很喜欢,想要她做来尝尝罢了!如今你既阻拦,哀家就非留她不可!”
“皇祖母,您想吃糕点,早说啊。”
萧云卓闻言寸步不让:“孙儿每日都会进宫来请安,给您带来就是了,婵儿是本宫的侧妃,如今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替孙儿开枝散叶,让皇祖母您早早抱上重孙儿,她留在宫里不太好吧?”
这人为了怼太后,就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姜婵玉站在一旁,不由的脸色一红。
太后娘娘却是被怼的有些哑口无言,的确,王府侧妃最重要的就是开枝散叶,萧云卓倒是没说错。
“就算是开枝散叶,你府里那么多人,少她一个不算什么吧?”
太后冷哼道。
“皇祖母,这不一样。”萧云卓正色道:“婵儿是孙儿最满意的一个侧妃,没她不行,就请祖母您高抬贵手,让她跟孙儿回去吧!”
说完,跪下来磕头。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似乎强行挽留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太后心中虽然不高兴,却也只能挥挥手,让他们退下了。
“多谢皇祖母开恩,孙儿告辞。”
萧云卓半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带着姜婵玉就离开了太后的寝宫。
太后目光幽幽的望着两人背影。
金嬷嬷在一旁低声道:“娘娘,看二殿下对您提防的样子,那日的事情,想必他已经知道真相……”
“知道又如何?”
太后冷笑:“他最多也就是护着姜氏罢了,还能跟哀家撕破脸皮?哀家连他这个孙儿都未必看在眼里,更何况一个姜氏!”
金嬷嬷闻言不吭声了。
太后这才道:“姜氏应该是没告诉他,她要是说了,卓儿到未必这么宠爱她了。”
啊?这是什么原因?金嬷嬷想不明白。
太后也没有要解释的意思,只幽幽的道:“这姜氏看着倒也没有像之前那样讨厌了,算了,就让她待在卓儿身边吧,若是能够生下一儿半女的,放在嘉怡县主膝下抚养,就让她当这个侧妃也无妨……“
太后这是,改变主意了?
金嬷嬷闻言有些惊讶。
……
从太后的永寿宫出来,萧云卓又带着姜婵玉去给容妃请安。
在容华宫的门口,姜婵玉看到了大宫女卿红。
她穿了一身淡紫色绣垂枝海棠花的直襟坎肩,鬓发上插戴着一支鎏金菊/花形的金钗,手腕上一条虾须镯,端着个托盘从内殿里走出来。
迎面看见姜婵玉与萧云卓,她愣了一下,连忙上前请安:“参见二殿下,参见侧妃。”
姜婵玉一看见她,立刻就想起了太后中毒之时,卿红做的那些事情了,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
还记得萧云卓答应过她,会替她讨回公道。
没有想到,卿红什么事情都没有,依旧是高高在上,风光无比的大宫女啊。
姜婵玉脸上的表情就有些讽刺。
“本宫这两日有些忙,给忘记了。”
萧云卓压低了声音道,说着,歉疚的看了她一眼。
呵呵,忙?
忙着宠幸刘侧妃呗?
当着卿红的面儿,姜婵玉什么都没说,只挤出笑容来,与萧云卓一起进殿向容妃请安。
容妃看到萧云卓身边跟着的姜婵玉,便没什么好脸色,只匆匆说了几句话,便把他们打发出来了。
这样正合姜婵玉的意,她也不喜欢见容妃。
互不打搅,多好。
从宫里出来,姜婵玉回了洛云居,萧云卓又匆匆忙忙的出府去了。
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姜婵玉正在房间里坐着看书,就听小英禀报道:“刘侧妃来了。”
刘月姗?她来做什么?
到底是第一次上门,姜婵玉不好拒绝,便合上书,整理了一下发髻,道道:“让她进来吧。”
很快的,刘侧妃便从外头款款走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