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声音说:“官官相护,明明是太子派人杀的姜碧,你们却非要把罪名安在姜泰昌头上,你们这些当官的才更可恨。”
这个声音一出,宣炡就听见了。
虽然百姓们的声音很闹很吵,但因为这个人的声音更大,宣炡又耳力惊人,所以那个声音一出,他立马听见了。
他冷眸眯起危险的弧度,直直的往百姓人群中看过去。
那些他安排的穿着百姓服装的暗卫们也往那个人靠拢。
但他们没惊动那个人,只是记住了他的样子,又将他围住。
那个声音一出,百姓们叽叽喳喳的声音停了一瞬。
后有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当真是太子干的,但太子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就让王爷出面,说这事是姜泰昌干的?”
“才不会呢,太子为人正直,怎么可能会干这样的事情。再者王爷是什么人你不知道?”
“王爷为我大离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了保百姓们安居乐业,常驻雷州,还收服了大月国,如此人物,会为了区区一个姑娘,去陷害别人?”
“这倒也是,看来是我们冤枉了王爷,也冤枉了太子啊。”
“就是。”
所有百姓都去看刚刚说话的那个人,见他心虚一般逃开了,都指着他大骂。
“这个人是不是对太子有意见?先前街头巷尾传的那些太子杀人的话,也是他传的吧?他是谁啊?”
“不知道,肯定不是好东西。”
百姓们不关注那个人,只觉得他对太子有偏见。
但宣炡却知道,那个人绝对有问题。
好在他派了很多人混在人群中,不怕他跑掉。
事实上,那人前脚跑开,后脚就被穿着百姓服装的暗卫们尾随了。
然后在一个无人的巷子里,将他抓了。
宣炡公开审问姜泰昌,一是让百姓们知道真相,还霍沉清白。
二就是为了引幕后之人出现。
如今幕后之人出现了,姜泰昌也认了罪,宣炡就判了姜泰昌死刑,不必秋后问斩了,因为现在就是秋后。
姜泰昌的死刑是两天后,姜鼎去了一次牢房,但没见到姜泰昌。
他请韩羽诗帮忙,让她父亲出面,通融通融,但她父亲出面了,刑部那边却不给通融。
姜鼎实在没办法了,去摄政王府求姜濡。
姜濡没见他,只差人递了一句话:“王爷办案,绝无冤案,她身为王妃,也不能拖王爷的后腿。”
姜鼎表示自己不是来为姜泰昌求情的,他就是想看姜泰昌一面,问问他,姜碧是不是真的是他杀的。
姜濡让人传话,说姜泰昌亲口承认了,谁也没冤枉他。
姜鼎见不到姜濡,灰心丧气的回去了。
而姜府因为姜泰昌杀害姜碧一事,人人自危。
刘刚因为指认了姜泰昌,老早就卷铺盖走人了,他怕姜鼎报复他。
剩下的人每天活在提心吊胆里。
姜泰昌在的时候,姜府被姜鼎把控,姜泰昌可有可无,但跟现在不一样。
现在是姜泰昌死了,而且是因为杀害了二姑娘而死了。
下人们哪里不惊慌呢?
最慌的就是周姨娘了。
周姨娘万万没想到,害死姜碧的人,会是姜泰昌。
周姨娘跟姜馨说:“他能杀害姜碧,也能杀害你我,一旦我们对他无用了,或者妨碍到他了,我们就会死。”
姜馨也后怕,知道姜碧是姜泰昌杀的后,姜泰昌在她心中的父亲形象一下子就倒塌了。
原来的父亲,高大伟岸,现在的父亲,面目可憎。
姜馨说道:“姨娘,父亲被判了死刑,两日后问斩,我们要怎么办啊?”
周姨娘说道:“别慌别急,你父亲不在了,还有你大哥呢,他不会……”
忽然想到刘氏的死,想到汤姨娘的死,周姨娘要说的话就死死的卡在了嗓眼儿里。
当年都说刘氏是汤姨娘害死的,后来汤姨娘又死在牢里。
说汤姨娘是畏罪自杀。
当时周姨娘也信了的,可如今,她却不信了。
她抬头看四周,觉得周围都是妖魔鬼怪。
这姜府里的人,个个都是人,但人皮之下是什么,那就不知道了。
周姨娘无端的打个哆嗦。
她抓紧姜馨的手,说道:“馨儿,你愿意跟姨娘走吗?”
姜馨问道:“姨娘,我们去哪儿?”
周姨娘说:“姨娘也有老家的,你跟姨娘回姨娘的老家吧?”
“这里太可怕了,你是斗不过她们的,姜碧堂堂嫡女,都这样无声无息的死掉了,更何况你我了?”
“馨儿,我知道你想嫁个高门,姨娘也盼着你能嫁高门,可如今这情况,咱们还是要保命要紧啊!”
姜馨说道:“父亲处斩之后,府里就是大哥跟大嫂做主了,我们不用怕的。”
周姨娘摇头:“不是的,你父亲再不堪,那也是你的父亲,只要你乖乖的,就不会出事。”
“可你大哥毕竟不是亲大哥,他是刘氏的儿子,不是姨娘的,再者,你嫂子还是韩家人,跟你更不是一家人,他们都不会为你着想的。”
“馨儿,留在这里,我担心你也没有好下场啊。”
姜馨皱了皱眉,却没反驳周姨娘。
周姨娘见她不吭声,咬了咬牙,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
姜馨震惊:“姨娘,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周姨娘小声说:“姨娘当然知道,馨儿,你嫂子也不是好东西,咱还是不要在这里了,姨娘真的很担心。”
周姨娘跟姜馨说,当年刘氏跟汤姨娘的死,很可能也跟韩羽诗有关系。
姜馨有些不相信,但看她姨娘惊怕的样子,她也没说什么。
她确实想嫁高门,可自从那天被太子赶出太子府后,她就知道没什么可能了。
她当然可以讨好姜濡,从姜濡入手,让姜濡为她寻一门好亲事。
可她也知道,这成功的可能也不大。
姜濡一直不喜欢她,不故意害她就不错了,断不会帮她的。
姜馨叹气,说道:“那等父亲问斩后,我随姨娘回姨娘的老家。”
周姨娘连连点头,当晚就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了摄政王府,给了姜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