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庆败回白狼关,刚走到城门口已经坚持不住,吐出一口鲜血,摔下战马。迎面过来的小将急忙跳下战马,把刘天庆抱在怀里,连声呼喊:“爹,爹,您醒醒,快醒醒!”
小将正是刘天庆之子,刘宝林。刘宝林奉了刘天庆的命令去都城崔粮,刚一回来就听副将说父亲去打仗了。刘宝林不放心,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前来助阵,没想到刚到城门口就遇上了败回来的刘天庆。
刘宝林抱着刘天庆叫了半天,刘天庆也没苏醒,只好抱着他往帅府跑,同时命人去请郎中。
回到帅府,仆人帮忙把刘天庆的盔甲卸掉,这才发现在刘天庆的后背有一条紫琳子,红肿高大。不一会儿郎中来了一看也是一皱眉,先给刘天庆吃下止疼的丹药,然后进行手术。
郎中让刘宝林把刘天庆紧紧抱住,让他拿一把尖刀,在酒精灯上消毒之后,割开刘天庆后背的紫琳子。用刀割一疼,刘天庆就醒了,刘宝林怕他疼的乱动,紧紧抱住。
刘天庆疼得牙关紧要,额头上的汗水噼里啪啦往下掉,但是一声不吭,算是条汉子。紫琳子被割开,把里边的淤血挤出来,然后上上刀创药,把伤口包扎。随后郎中又给开了外服的汤药,这才离去。
身为大将难耐受伤,刘天庆休息了一阵,就不觉得那么疼了,可以侧卧在床上。刘宝林这才问:“爹,是谁把您打成这样?”
“哎,都怪我!我没有把唐军放在眼里,趁着他们远道而来,行军疲劳就带兵讨战。对方派来了鄂国公尉迟恭和鲁国公程咬金,别看尉迟恭上了岁数,但是真有本事,连挑雷明和樊岭两员大将。为父上阵跟他打了个平手,后来他用枪里加鞭把我打的抱鞍吐血,败回城中。”
刘宝林挺完气的手指唐军方向破口大骂,“尉迟恭老匹夫!你敢打伤我爹,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爹,您安心养伤,待明日孩儿我出马将尉迟恭生擒活捉,给您老报仇!”
“好,不过我儿可要多加小心啊!”
“料也无妨!”
第二天早上,刘宝林吃完饭,向刘天庆请令出征,刘天庆给他派了三千兵马去会战尉迟恭。刘宝林带领人马到了疆场之上,让骂阵官讨阵专要鄂国公尉迟恭。
昨天尉迟恭打了升帐,罗通大喜,给尉迟恭记下了首攻,夸赞他老当益壮,同时摆宴庆贺。今天,罗通升帐刚刚点卯已毕,正准备商量着怎么攻下白狼关,营门小校来报:“启禀元帅,疆场上来了一员小将,口口声声要尉迟老千岁出马一战,说什么要替父报仇!”
罗通点了点头,摆手让小校退下,然后转脸看向尉迟恭:“老伯父,您看怎么办?”
“贤侄,既然他要我出战我就去呗。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窝囊儿笨蛋,他老子都不是我的对手,他有什么本事!”
“好,那就辛苦伯父再打一战!还让我四伯父给你压阵!”
“好嘞!”
老哥俩又点了五千兵马,尉迟恭说:“老程啊,今天只要我一打了胜仗,你就指挥人马往前冲杀趁机取下白狼关。”
“放心吧,我知道!”
人马来到疆场排开阵势,尉迟恭和程咬金勒住坐骑往对阵观看。只看对面是一员小将,不过十八九岁,身高在九尺开外,肩宽背厚,虎体熊腰。面如乌金,黑似锅底。两道浓眉,一双阔目,高鼻梁,当海口,光嘴巴,没胡须。
小将头戴乌金狮子荷叶盔,身穿乌金大叶甲,外罩紫罗袍,背后背五杆护背旗。胯下马名叫墨麒麟,手中使独龙战杆,皮套离装着一直打将紫金鞭。
尉迟恭看罢没觉得什么,程咬金看的直发愣,看完小将刘宝林又看尉迟恭,看完尉迟恭又看刘宝林。
尉迟恭被程咬金也看得发毛,“哎,我说老程,你看什么呢?”
“嘿嘿,大老黑你除了宝庆和宝怀还有儿子吗?”
“没有啊?怎么了?”
“你没有发现,对面那员小将特别像你年轻的时候,我怎么觉得那是你的儿子?”
“是吗?”尉迟恭不相信,仔细又看了看,“嘿,你别说还真像我,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他们正想着呢,小将刘宝林提马上前,用手中独龙战杆点指,“对面哪位是尉迟恭?”
尉迟恭一挺胸脯,“我就是,你是何人?”
“我乃是白狼关的少帅,我叫刘宝林!昨天你用紫金鞭打伤了我的父帅,今天我要替他报仇!看枪!”
刘宝林用的兵器叫独龙战杆,跟枪类似,但是枪的枪尖后面有一个鎏金结,上面挂着枪缨。独龙战杆没有鎏金结,前面只有一个枪尖,好像铅笔一样,但是它的招数跟枪是一样的
刘宝林先发制人,抖动独龙战杆,霎时间独龙战杆出现了六个枪尖,足见刘宝林的力量。尉迟恭也不含糊,把皂缨枪一颤,两个人各显其能打在一起。
刘宝林年轻力胜,枪法娴熟,尉迟恭老当益壮,经验丰富。都说尉迟恭是个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但是打仗可不粗。当面秦叔宝号称胯下黄骠马踏遍黄河两岸,掌中熟铜锏打遍山东三州六府半边天。尉迟恭年轻的时候能和秦琼打成平手,不分胜负,足见他的本领。
另外呢,经过刚才程咬金一说,让尉迟恭想起了一桩心事,觉得和刘宝林有些亲切,所以这能耐就稍微逊色了一点。
刘宝林呢,一心要为父亲刘天庆报仇,使出了十二分的能耐。虽然他年轻,力气大,但是实战经验不如尉迟恭,所以想要取胜也不容易。
打着打着,刘宝林就有些着急了,心想:我自幼跟着老喇嘛活佛普风长老学艺,在北国小辈英雄中也是头排好汉。之前见到元帅左车轮,元帅也夸奖我的本领,怎么对待一个尉迟恭就这么费劲,看来中原真是能人辈出啊!
二人一口气打了一百个回合,没分胜负。毕竟尉迟恭上了岁数,时间一长招数就显得有些迟缓,刘宝林虽然也有些累,但是年轻力壮可以坚持。后面观阵的程咬金一看,不行,不能再打了,再打恐怕大老黑要吃亏。
程咬金急忙传令:“鸣金!”“堂郎郎”鸣金罗一响,尉迟恭急忙虚晃一招,拨马出圈,“娃娃,不是老夫怕你,我方鸣金,带我看过再战!”
尉迟恭说着拨马归队,“老程,你怎么鸣金呢?”
“废话,我看你们已经打了一百个回合了,这个娃娃十分了得,我怕你有闪失,所以鸣金。咱们先收兵回营,明天再战。”
“好吧!”说实话,尉迟恭也有些累了。
尉迟恭回来见刘宝林,“刘宝林,今日天色已晚,我们明日再战!”
刘宝林一想,我想胜尉迟恭真不容易,还不如先收兵回去,我想一个赢他的办法,明天再战,所以也就同意。
双方各自收兵,刘宝林回到白狼关,到帅府去见刘天庆。刘天庆今天已经可以做起来办公了,一看儿子回来了,连忙问道:“宝林啊,今天战事如何?”
“哎……”刘宝林叹了一口气,“我愿意自己的能耐不含糊,到了战场上三下五除二就把尉迟恭给打败了,没想到我们两个打了一百个回合没分胜负。今天天已经晚了,我们双方收兵,约定明日再战。”
“我儿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
“谢父帅!”
刘宝林退出帅虎堂回后宅,他文武双全还是个孝子,以前不打仗的时候,他每天都要给父母请安。这几日他去崔粮,昨天回来又照顾刘天庆的伤势,没给母亲请安。今天打完仗,想去见见母亲。
刘宝林先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卸去盔甲,还上一身便装,带到母亲的院子里。刘宝林的母亲姓梅叫梅月英,老太太知书达理,十分贤惠。
刘宝林一进院子就喊:“娘,娘,我回来了!”梅月英一听儿子回来了,喜出望外,这几天见不到儿子她总是提心吊胆的,现在看儿子回来了,一颗心才放到肚子里。
刘宝林进屋跟母亲磕了头,然后一旁落座,梅月英就问:“宝林啊,我听说你昨天就回来了,怎么今天才来看为娘呀?”
“哎,娘您不知道,昨天我爹出去打仗了,被大唐的什鄂国公尉迟恭打伤了。我回来以后在照顾我爹所以没来看您。今天我跟我爹报仇,去两军疆场打仗了,打完仗回来就来给您请安了!”
“你去打仗了?跟谁打的?”
“跟尉迟恭啊,娘啊,这个老匹夫还真有能耐,儿子我这么大的本事,跟她打了一百个回合,也没分胜负,所以我们就各自收兵,约定明天再打。明天我一定要去了他的老命,给我爹报仇!”
“住口!”梅月英怒吼一声,“啪”一巴掌打在了刘宝林的脸上,吓得刘宝林“噗通”跪下了:“娘,您怎么打我呢?”